APP下载

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解析“中国梦”的传播策略

2015-01-31沈丽君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概念隐喻传播策略中国梦

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解析“中国梦”的传播策略

沈丽君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机制和认知方式,在理解、认知“中国梦”这个概念时也涉及隐喻认知机制。在对福州市230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概念隐喻理论视角分析了“中国梦”的传播策略,认为应该从细分目标受众、拓宽传播渠道、多采用叙事手法、更新传播内容等方面改进传播效果。

关键词:中国梦;概念隐喻;传播策略

“中国梦”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概念和话语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响应,它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期待;它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梦想,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提出“中国梦”的目的就是要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投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中国,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梦”,让人们听得懂、愿意听,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梦”的影响力取决于传播策略。自2012年底,每个地方、每个行业都运用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媒体不遗余力地宣传报道“中国梦”,截至2014年12月30日,百度新闻中关于“中国梦”的各类报道就有119万条,“中国梦”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流话语。但是“中国梦”宣传效果如何,是否真正为老百姓接受,走进他们心中?历经两年多的宣传,现在有必要了解“中国梦”的话语传播效果,分析原因,制定更加完善的传播策略。正确的传播策略必须符合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本文拟从概念隐喻角度剖析“中国梦”的传播策略。

一、隐喻认知理论和“中国梦”

Lakoff 和 Johnson 在 1980 年合著出版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一书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机制和认知方式,是跨概念域的映射,是在主体的认知和推理作用下, 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涉及两个概念域,即具体、有形以及比较熟悉的源域和抽象、模糊和不熟悉的目标域[1]。隐喻认知机制在两个貌似没有明显关联的事物和概念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有机联系,从而使人类得以不断认识周围的世界和新事物。隐喻可用以解释人们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2]。隐喻认知理论的革命性观点使隐喻摆脱了传统的修辞束缚,上升到了思维和认知层面。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概念隐喻分为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及实体隐喻这三类。方位隐喻将上下、前后、里外、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的空间方位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上。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用谈论一种概念的词语谈论另一概念。实体隐喻是指把事件、活动、情感、思想等具有连续性质的、抽象的经验看作是不连续的、有统一形体的实体或物质的隐喻方式。拟人常常被看作是一种实体隐喻[3]。

隐喻无处不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话语中也充满了隐喻,从毛泽东时期的“纸老虎”到奥巴马的“无赖国家”,无不是隐喻的绽放。“中国梦”这一政治话语的深入人心同样也离不开隐喻。

二、当前“中国梦”传播效果的调查

为了解“中国梦”的传播效果,2014年10-11月,我们在福州市区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福州几个大超市门前随机对237位顾客发放了问卷,共回收230份,回收率97%。被调查对象中男性103人,女性127人;年龄13岁以下33人, 14~17岁40人,18~30岁48人,31~40岁44人,41岁以上65人。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职业等)、个人梦想、对“中国梦”的认同。从调查结果来看,13岁以下的儿童和14~17岁的青少年对“中国梦”缺乏感性认识,认为“中国梦”与个人有(很大)关系的比例是36%和43%,但是希望通过一定的途径更多地了解“中国梦”的比例也达到了91%和88%。他们了解“中国梦”的途径主要有城市公益宣传画、新闻和学校活动,对“中国梦”的信心指数是61%和65%。18~30岁的青年中,65%的人对“中国梦”感兴趣,62%认为个人梦想的实现与“中国梦”有(很大)关系,71%对“中国梦”的实现有(很有)信心,他们主要通过网络的渠道,如QQ、微信、微博、论坛、博客、贴吧来了解。31~40岁的中青年中,73%的人认为“中国梦”与个人有(很大)关系,了解的途径主要有网络、电视新闻、报纸和城市宣传画。40岁以上的中老年对“中国梦”的认同度最高,86%的人认为“中国梦”与个人有(很大)关系,认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有个人幸福,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有电视新闻、报纸和公益宣传画和标语。

在“中国梦”传播内容上,有57%的人认为报道内容离自己太远,46%的人认为报道内容不实用,43%的人认为报道缺乏时代性、没有新鲜感。在传播形式上,51%的人认为传播形式偏于口号式,缺乏说服力;39%的人认为宣传形象过于枯燥单一,缺乏多样性;43%的人认为宣传形象一成不变,缺乏新意。

在个人梦想上,13岁以下儿童的梦想很丰富,有当画家、教师、大老板,游遍全世界各个国家等;14~17岁青少年的梦想主要是考上好大学;18~30岁青年的梦想主要有找到好工作、找个心仪的女朋友结婚、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自己创业等;31~40岁中青年的梦想主要是职位得到提升、家人健康、改善住房条件、自己创业等;40岁以上中老年人希望子女学业有成、家人健康平安、社保医保得到保障、社会安定等。这些梦想绝大部分与自己的生活和家人息息相关,具体而现实。70%的人认为个人梦想的实现与“中国梦”有(很大)关系。64%的人对实现自己的梦想有(很有)信心。实现个人梦想的主要障碍有个人能力资质不够、缺乏公平竞争机制、经济条件制约、个人努力不够等。

三、“中国梦”的概念隐喻

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梦”的传播受众差异性大,不同的传播媒介有不同的受众和不同效果,但有一个共性的地方,即形象生动的带有明显隐喻特征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给他们留下的印象都比较深刻。笔者在即将发表的一篇题为《从隐喻角度看“中国梦”》文章中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稿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中国梦”三个常见的概念隐喻,即旅途隐喻、建筑隐喻和战争隐喻。从福州市街头巷尾的“中国梦”宣传画和标语中,也处处可以看到这三个概念隐喻的运用。

如图2所示,获得X1,X2,X3…Xn碎片信息。知识库依据数据训练而生成的预测模型进行推理聚类,计算出知识目标变量,也就是最后的分类结果。碎片信息根据自身的特征确定权重Q,代表对最后输出结果的影响程度。机器学习根据经验、规则和反馈来为不同的信息赋权重。输出结果中M和W分别代表不同的类别,同类别降序排列越靠前的越重要。这里机器学习根据不同的规则来处理碎片信息,同一个碎片信息经过处理以后可能出现在不同类别中。

(一)旅途隐喻

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人类进行了无数的旅行,有个体也有集体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概念。人们常常用这种熟悉的通过身体力行形成的概念去理解和体验其他相对陌生或抽象的事物和概念。“中国梦”刚开始提出来时,有一部分人认为这只是简单地模仿美国梦的一个口号而已,然而“中国梦”的提出是有其历史渊源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曾经走在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许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开始了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历经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家还是没能摆脱受屈辱被剥削的命运。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国家才真正独立,民族才找到复兴的希望。实现“中国梦”坎坷的历程与个体旅途的经历是何其相似,正因如此,用旅途概念来理解“中国梦”更能唤起公众的心灵感应。福州市许多中心位置的宣传画上的标语让人们印象深刻,如:

奔梦路上,喜事多

奔梦路上,不畏艰难

肩挑希望奔梦

我们奔梦人,日子多甜美

圆梦路上

圆梦启航

圆梦扬帆

共享人生出彩机会是通往“中国梦”的坦途

(二)建筑隐喻

人们每天穿行于各种建筑物中,对其结构和建筑过程已是刻在脑海,知道大厦都是由地基、支柱、顶层等组成的,从一砖一瓦打好基础开始。“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做好每件事,不断积累,夯实国家复兴、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所需要的物质文化基础。“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规划就是建设蓝图,牢固的大厦离不开“支柱”,中国工会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就如支柱对于大厦的作用。用人们熟知的建筑概念来理解认知相对遥远陌生的概念,更能凝聚起全国人民的力量和决心,为建设祖国大厦添砖加瓦。福州市随处可见到体现建筑隐喻的标语,如:

齐心协力共筑“中国梦”

聚焦和谐盛世情,青春共筑“中国梦”

齐心协力共建“美丽中国”,为“中国梦”而努力

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

加强基层基础,共筑“中国梦”

(三)战争隐喻

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到现代的电子网络战争,人类总是与战争相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与战争有关联的概念经常作为源域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理解其他抽象、陌生的事物和概念。战争这个源域里的每个要素都一一投射到目标域“中国梦”中,在两个认知域中建立起了对应关系。在战争中.士兵是否勇猛、是否充满“斗志”决定了战争的成败,实现“中国梦”同样需要全国人民充满激情,全身心地奉献;战争中与敌人的“战斗”是难免的,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过程中也要与各种困难做“斗争”;战争中会因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不同条件实施不同的“战略战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也会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战争隐喻能够激起人们的斗志和热情,鼓舞人们万众一心,努力拼搏,夺取最后的胜利。令人振奋的“中国梦”宣传标语也很多,如:

学风新规为“中国梦”吹响“冲锋号”

青春就是为了梦想冲锋

甩开膀子抓招商,攻坚克难托起“中国梦”

除上述三个主要概念隐喻之外,福州市的宣传标语还运用了其他概念隐喻:灯光隐喻,如“中国梦”点亮“幸福路”/“中国梦”照耀复兴之路/让“中国梦”照进现实;实体隐喻,如焕发青春光彩,放飞“中国梦”/众志同心托起“中国梦”/践行青春使命 共擎“中国梦”;方位隐喻,如“中国梦”在前头等。

四、“中国梦”的传播策略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各级各地媒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宣传“中国梦”,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着传播方式与手段单一、传播中的话语内容单调滞后、传播媒介落后、受众难以建立价值认同等问题[4]。因此,根据“中国梦”话语传播受众的认知特点和现时的社会形势,改进传播策略显得意义特别重大。

(一)细化目标受众

人类借由身体在空间上与客观世界互动后形成了最初的原始范畴和概念,通过隐喻、心理空间等认知机制扩展到对其他领域的认识。隐喻认知是建立在经验和身体体验基础上的。经验是指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或者形成的被认为有效的知识,体验则是主体在认识过程和心理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具有主动性和互动性的特点。人类一些基本的生活体验是相似的,人们的隐喻认知存在很多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由于年龄、职业、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会有所不同,对同一个概念的隐喻理解也可能各异,因此针对不同人群要进行特点分析,采取不同的策略。

对于地方宣传来说,可以按照年龄、职业等细分传播受众。针对中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人生体验不够丰富的特点,传播“中国梦”时要用形象生动清新的文字辅以可爱的图画,如可以使用灯光概念隐喻,也可以采用波普式(pop)表达,即用卡通表情符号代替文字。大学生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思想活跃,心态开放,关心国家大事,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未来既满怀憧憬又深感迷茫,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活动,如“中国梦”主题读书活动、征文、人物纪实访谈、摄影、微电影、公益宣传画宣传标语征集活动等,让他们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对“中国梦”的实现树立信心,同时确立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中老年群体生活经验丰富,对周围客观世界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经过解放战争、对越作战、“文化大革命”的那几代人对于战争有切身体验,对他们用战争隐喻宣传“中国梦”,可以燃起他们的激情,积极投身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

(二)拓宽传播渠道

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单一的广播、电视、报纸传媒已经无法满足传播的需求,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大。为了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就应该整合各种资源,全方位多渠道用受众最喜闻乐见、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宣传“中国梦”。除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之外,还要充分利用QQ、博客、微博、微信、BBS、论坛客户端、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发挥他们受众广、即时性强、容量大、效率高、更新速度快、操作便捷等优势。同时线上线下要注意相结合,让“中国梦”更加真实。重庆门户新闻网站龙华网就推出“晒出你的梦想,我们帮你圆梦!”的大型公益互动活动和“‘中国梦’我的梦”大型策划活动,以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新兴媒体多平台多终端晒梦,取得较好的效果[5]。

(三)采取叙事手法,多讲故事

隐喻作为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之一,具有把一个叙述故事映射到另一个叙述故事,通过叙述想象和映射实现对意义的建构和概念的理解。在“中国梦”的传播过程中,一个个具体真实的个人梦想实现故事往往比那些单纯说教的口号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从这些故事中,人们可以看到未来自己通过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道路,看到个体梦的实现与国家大环境息息相关,看到“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因此要采取叙事手法,多讲故事,以弥补单纯口号式说理式传播的枯燥乏味性。新闻媒体在传播“中国梦”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应多从民生的角度,以普通个人梦想的小切口,展示民族复兴的大命题,透彻直观有温度地传播“中国梦”的内涵。

(四)注重宣传内容的更新

人们对某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往往采取近取诸物的原则,用自己身边的比较熟悉、容易感知甚至喜欢的事物去理解它。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不断涌现吸引人们眼球的事物,用这些人们感兴趣的事物去理解“中国梦”这个相对陌生、遥远、抽象的概念会取得更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读图时代、速读时代和景观时代,公众对任何新闻的持续注意力一般不会超过一周,人们往往还来不及消化一个重大新闻事件,其他的新闻就接踵而来了。因此“中国梦”的宣传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保持新鲜力和吸引力。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脸谱式的内容只会让人们远离。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追求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让“中国梦”走进亿万民众的心中,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全民族共识,才能凝聚力量,共筑梦想。概念隐喻认知机制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当务之急是从人类的隐喻认知机制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中国梦”传播策略,拓展传播途径,提升传播实效,切实把“中国梦”传播好,共创一个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的美好国家。

参考文献:

[1]George,L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2-147.

[2]王寅.隐喻认知理论的新发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9):1-5.

[3]苏立昌.从“战争”概念隐喻看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58-62.

[4]吴琼.“中国梦”传播的话语策略探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4):111-115.

[5]吴勇军.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的“中国梦”传播实践[J].对外传播,2013(7):44-45.

DOI:10.13450/j.cnki.jzknu.2015.04.013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5)04-0053-04

作者简介:沈丽君(1977-),女,福建漳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科A类课题 “‘中国梦’的隐喻认知机制和传播策略”(JAS14345 )。

收稿日期:2015-03-10;修回日期:2015-03-16

猜你喜欢

概念隐喻传播策略中国梦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