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龄女性性病患者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

2015-01-31沈悦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19期
关键词:皮肤性病性病低龄

沈悦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皮肤性病科,江苏徐州 221009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患者是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传播的主流人群[1]。性行为年龄的越来越低龄化是导致低龄女性感染ST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2]。因此,为了解低龄女性性病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识情况,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对低龄女性STD患者的艾滋病预防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徐州市妇幼保健院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22岁及以下的STD患者220例,其中包括了患有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生殖器念珠菌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传统及非传统的性病患者。

1.2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皮肤性病科门诊就诊的低龄STD患者,在自愿的情况下填写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参照《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3]设计。

1.3 调查内容

调查表中的问题有:①你知道使用避孕套会降低艾滋病毒的传播概率吗?②你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吗?分别是什么?③你知道艾滋病的临床病症是什么吗?④你知道如何检查艾滋病吗?⑤艾滋病的病理是什么?⑥与艾滋病患者(病毒携带者)同桌吃饭会被传染艾滋病吗?⑦与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的人发生性行为就能降低患病风险吗?⑧母亲患了艾滋病所生下的孩子就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吗?[4]⑨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被感染吗?⑩得了艾滋病之后会引发什么并发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对上述10个问题,答对8个以上为知晓,未达对的为不知晓,知晓率计算方法为答对8题的人数/答题总人数×100%。

2 结果

该次共调查了220例低龄女性STD患者,其中农村居民 96例(43.64%),城市居民 63例(28.64%),在校学生14例(6.36%),公共娱乐会所服务员9例(4.10%),校外青年 15例(6.82%),其他 23例(10.45%)。

在220例患者中,知道艾滋病知识的96例,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3.64%,在这96例中城市居民44例(69.84%),农村居民27例(28.13%),在校学生6例(42.86%),公共娱乐会所服务员4例(44.44%),校外青年4例(26.67%)例,其他 11例(47.83%),见表1。

调查患者中,对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中知晓率最高的是血液传播,其次是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2.27%、80.45%、75.00%。说明低龄女性STD患者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认识还不够全面,见表2。

表1 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n(%)]

表2 患者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认知率[n(%)]

在关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问题方面少答或者不答的概率偏高,例如“得了艾滋病之后会引发什么并发症?”仅有47人回答,答题率为21.36%,在回答的患者中,答案也比较片面,对于艾滋病的并发症的深层次不理解;“与艾滋病患者(病毒携带者)同桌吃饭会被传染艾滋病吗?”该题中错误率和不答率较高,为22.27%(49/220)和18.64%(41/220)。这些数据说明在低龄女性STD患者对艾滋病的致病因素、非传播途径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在艾滋病治愈和预防方面,44.55%(98/220)的患者认为艾滋病不可能治愈;33.18%(73/220)的患者认为艾滋病可以治愈;22.27%(49/220)的患者不知道艾滋病可否治愈。认为艾滋病可以通过打预防针预防的23.18%(51/220),认为不可预防的39.10%(86/220),不知道的37.73%(83/220)。这些数据表明低龄女性STD患者对艾滋病的治愈和预防方面缺乏相应的认知,容易造成对艾滋病的误解,见表3。

表3 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治愈和预防的认知情况[n(%)]

3 讨论

当今社会,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因丧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而病发死亡[5]。换句话说,艾滋病并不是直接导致人死亡的原因,而是患者因艾滋病引发的其他并发症致使患者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一般为12~13年,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外表看上去与常人无异,也没有任何的发病症状[5]。

艾滋病患者大多消瘦、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白细胞、血小板等数量锐减[6]。艾滋病患者的并发症有很多,其中包括了:①因心血管系统被破坏,引起心动过速、心力衰竭等并发症;②因肾功能被破坏,引起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坏死,导致肾功能衰竭;③因肌肉骨骼系统受损,引发关节炎、关节疼痛、多发性肌炎等症状;④因内分泌系统受损,引发糖尿病、肾上腺功能不全、肾上腺危象等症状,时刻威胁患者的生命[7]。

根据调查显示,低龄女性STD患者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知晓率的差异,表现了艾滋病宣传的低与不平衡性。在该次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低龄女性STD患者对于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知晓率均达到70%以上,但是对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上知晓度偏低,这就表明低龄女性STD患者在对艾滋病的认知上具有不全面性。近几年,我国艾滋病传播途径中由性传播传播感染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因而要加强对低龄女性STD患者的性教育,增强她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伦理修养。

根据调查显示,在校学生的艾滋病认知率还没有校外青年高,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校外青年比在校学生更早接触性行为[8],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虽然学校每学期都开设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课程,但极少提及有关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学生更加不会主动了解艾滋病知识[9]。所以,为了提高低龄女性STD患者中在校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学校可以开设相关专业讲座,结合图片和案例,为学生阐明艾滋病的病因、并发症以及相关预防知识。

综上所述,目前女性艾滋病患者越来越向低龄化发展,低龄女性性病患者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不理想,与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目标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该市皮肤性病科门诊的工作人员加强知识宣讲,提高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1]宋秀华,陈会波,周兰英,等.低龄女性性病患者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2):122-123,133.

[2]姜宏伟,郭影,王毅,等.2001-2010年禹州市艾滋病疫情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2(3):228-229.

[3]邵周平,张正勇 女性性服务者STD/AIDS检测及安全套使用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8):618-620.

[4]刘慧君,李树茁,马克·费尔德曼.性别失衡下的人口流动与艾滋病传播风险—基于风险选择的元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6):16-24.

[5]张美贞,施新颜.关于妇科病低龄化问题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13):109-112.

[6]孙茂利,司虹,刘大鹏,等.2012—2013年大连市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结果分析[J].中国校医,2015(1):8-11.

[7]陶凤,陈任,马颖,等.我国暗娼人群艾滋病行为干预前后安全套使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69-74.

[8]Bing Shao,Yi Li,Lan Yu,et al.The HIV/AID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in a northeast province of China—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have made a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the HIV epidemic[J].Journal of Infection,2013.

[9]Dana L,Alden,John Friend,et al.Cultural targeting and tailoring of shared decision making technology: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tient decision aids in culturally diverse groups[J].Social Science&Medicine,2014:105.

猜你喜欢

皮肤性病性病低龄
借助传统节日培养低龄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互联网+背景下低龄儿童英语阅读实践探究
皮肤性病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思考与探讨
A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问题研究
低龄老年人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与对策研究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简介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欢迎订阅《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