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应珉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

2015-01-24张靖芳,王磊,崔应珉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辨证论治

崔应珉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08)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崔应珉;辨证论治

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指特应性个体吸入变应原后,主要由IgE抗体介导、多种免疫细胞参与的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疑难杂症,发病率高,以反复鼻塞、流涕、喷嚏为主诉,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中医学上有关鼻鼽的记载,最早可见于西周《礼记·月令》:“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

崔应珉教授为河南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从事教学、临床工作40余年,对变应性鼻炎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病因

鼻鼽之病总因正气不足,外邪入侵[1]。外邪可分为风、寒、热三邪。风行数变,而变应性鼻炎时发时止,发则痛苦不堪,不发则如常的症状表现恰合风邪的致病特点[2]。风为六淫之首,不仅可单独害人,亦常与他邪相合,共同侵犯人体为患[3],多与寒、热二邪兼夹。

1.风寒:风寒邪气侵袭卫表,则肺气升降失调,肺在窍为鼻,则鼻塞。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凝滞,则水液从鼻而出则为涕。《圣济总录》曰:“五脏化液,遇热则干燥,遇寒则流衍,鼻流清涕,至于不止,以肺脏感寒,寒气上达,故其液不能收制如此。”《诸病源候论》:“夫津液涕唾,得热干燥,得冷则流溢,不能自收,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随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

2.风热:风热为阳邪,易伤阳位,肺为华盖,故先受邪。鼻为肺窍,伤肺则出现鼻塞、流涕、喷嚏等症状。刘河间指出“言鼽为肺寒者,误也”,提出“热极怫郁”,火热致鼽、致嚏。肺失宣降,则肺火炎上,致鼻窍壅塞。皇甫中《明医指掌》曰:“肺热鼻寒流清水。”张景岳《景岳全书》曰:“鼻涕多者,多由于火。故曰肺热甚则鼻涕出。”

病机

1.肺脾肾三脏虚损:鼻鼽的病机在于卫外不固,外邪侵袭。卫气根于肾,生于脾,发于肺,故鼻鼽离不开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外台秘要》说:“肺脏为风冷所乘,则鼻气不和,津液壅塞。”《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中央土以灌四旁……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2.心火:崔应珉教授强调鼻不仅为肺窍,且为心窍,故鼻鼽之病亦可从心论治。《素问·五脏别论》云:“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素问玄机原病式》曰:“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鼻为肺窍,痒为火化。心火邪热,干于阳明,发于鼻而痒,则嚏也”,是为心火。

辨证论治

1.急性发作期:鼻鼽急性发作时多以鼻塞、流涕、喷嚏和耳目鼻痒为主诉。崔应珉教授自拟鼻鼽效方:生黄芪30 g,土炒白术15 g,防风15 g,桂枝15 g,赤芍、白芍各15 g,生地黄20 g,乌梅15 g,五味子12 g,蝉蜕10 g,地龙30 g,姜3片,枣5枚。患者服用7剂即愈。此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玉屏风散固表,加以乌梅、五味子、蝉蜕、地龙、生地黄五味抗敏止痒效方。若鼻塞、头身疼痛而发热,脉浮弦,加麻黄、苍耳子散;若鼻痒难忍,加僵蚕、徐长卿;若湿热重,舌苔黄而厚腻,加藿香、苏梗、三仁汤。

崔应珉教授曾以止痒鼻鼽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方用:生黄芪30 g,生白术30 g,防风12 g,桂枝15 g,麻黄9 g,赤芍12 g,乌梅15 g,五味子12 g,蝉蜕10 g,滑石30 g,甘草10 g,徐长卿30 g。患者服用7剂之后鼻痒明显减轻,鼻涕减少,收效明显。

2.缓解期:鼻鼽缓解期可如常人,伴轻度或者两鼻孔交替性鼻塞、少量鼻涕、喷嚏等症状。多涕、久嚏易伤肺气,日久损及脾肾,且肺气靠脾肾二气充养。崔应珉教授临证用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治疗。

结语

变应性鼻炎属临床常见疑难杂症,往往遇气候变化、劳累而反复发作。病久更损及脾肾。故本病发时宜宣肺通窍,稳定期宜培补脾肾。崔应珉教授临证还兼顾痰、湿、热等病理因素以及患者体质,上病者,知治下,本病者,知治根,才可取得良好疗效[4]。

·针灸疗法·

通讯作者:张靖芳王磊崔应珉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辨证论治
变应性鼻炎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
从寒郁少阳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不同疗程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儿的疗效观察
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临床疗效分析
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炎症及预后分析
产后风湿病辨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