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药配合针刺治疗赫依瘫

2015-01-23旭日嘎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闭目巴达赫依

旭日嘎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赫依瘫是萨病的一种,又名面瘫。是由白脉损伤引起的脸嘴唇等面部歪斜的突发型临床症状。蒙医认为“赫依、希日、巴达干”三根失衡,气血失调导致经脉淤滞,痰凝气滞,经脉失于濡养而发病。《医决补记》曰:“赫依瘫,即病头部。”主因受风侵袭,巴达干赫依偏盛入面部白脉,脉道堵塞,气滞血瘀所致[1]。多发于夜间,晨起时发现口眼歪斜,不能闭目,流泪,唇歪向一侧,流涏,吐字不清,失眠,患侧面部肌肉松弛,皮肤皱纹消失等。笔者应用蒙药配合针刺治疗赫依瘫30 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赫依瘫30 例,蒙药配合针刺治疗组20 例,单纯蒙药治疗组6 例,单纯针刺治疗组4 例;其中男性17 例、女性13例,年龄26 ~67 岁,左侧瘫者19 例,右侧瘫者11 例,病程2d ~1年。

2 治疗方法

2.1 蒙药:主剂:额日敦乌日乐,13 ~15 丸/次,温开水送服;扎冲-13 味,9 ~11 丸/次,晚睡前温开水送服。赫依型用阿嘎日-35 味,13 ~15 丸/次,晚餐后温开水送服或反复给药;希日型用乌兰-13 味,3g/次,中午餐后温开水送服;巴达干型用通拉嘎-5 味,13 ~15 丸/次,温开水送服;聚集型用汤钦-25 味,13 ~15 丸/次,温开水送服。[2]以上药剂均为1 次/d。

2.2 针刺治疗:患者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额肌瘫痪);眼裂增大和眼脸不能闭合(眼轮匝肌瘫痪);患侧面部肌肉松弛,鼻唇沟平坦(颊肌瘫痪);口角下垂或歪斜(口轮匝肌瘫痪);举鼻翼向上及向内消失(鼻肌瘫痪)。据其5 个特点,可酌情选用以下4 个穴位:阳白穴(相当于额肌运动点),太阳穴(相当于眼轮匝肌运动点),迎香穴(相当于鼻肌运动点),地仓穴(相当于口轮匝肌运动点)。

3 疗效标准

治愈:额纹、闭目、示齿3 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未留后遗症;好转:额纹、闭目、示齿3 项指标中部分恢复正常或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蒙药配合针刺组全部获效,治愈15 例,好转5 例;单纯蒙药治疗组治愈1 例,好转4 例,无效1 例;单纯针刺治疗组治愈1 例,好转2 例,无效1 例。蒙药配合针刺组1 个疗程明显见效,治愈或好转,2 个疗程即可痊愈,最多3 个疗程。单纯蒙药治疗组和单纯针刺治疗组1 个疗程好转,2个疗程半数好转,3 个疗程有未愈者。

5 讨论

治疗30 例赫依萨病临床观察可看出,蒙医配合针刺治疗治愈率高于单纯蒙药治疗和单纯针刺治疗。两种治疗配合起来治疗赫依萨病程短而且疗效显著。无论是那一型的赫依萨病都可以治疗。蒙药可调整“赫依、希日、巴达干”的失衡,温经散寒,针刺疏通经络,止痛,活血化瘀。两种治疗配合起来优势互补,疗程短,疗效显著。

参考文摘

[1]医学卷编辑委员会.蒙古学百科全书医学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227.

[2]策·苏荣扎布.蒙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44.

猜你喜欢

闭目巴达赫依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金玉教授治疗妇赫依症学术思想整理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黄鹤楼
尘封千年的古城纳巴达
饭后闭目静坐最养肝
闭目养生法
养目两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