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部队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浅谈

2015-01-22岳成松中国人民解放军77223部队57分队卫生队云南昆明650212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官兵

岳成松 (中国人民解放军77223部队57分队卫生队,云南昆明650212)

·医学教育·

基层部队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法浅谈

岳成松(中国人民解放军77223部队57分队卫生队,云南昆明650212)

近年来,随着军队建设逐渐正规化、系统化,部队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更加全面.目前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不仅需要解决官兵的身体健康问题,还需在解决官兵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关注官兵的心理问题.本研究分析了我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并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基层部队;心理健康;重要性

1 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新形势下,我军建设的社会环境、军事环境、任务使命、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均有了深刻的变化.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多样化,军事训练高标准化,部队日常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对青年官兵的心理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1].

作为基层部队的主体人员,不论是逐年更新的干部还是战士,平均年龄20岁,一部分人员处在由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虽然生理和心理均处于高度发展的阶段,但是仍不完善.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原有社会支持系统,面对全新的军队环境和枯燥艰苦的军营生活,都会使官兵们产生不安全感、不确定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人际敏感和强迫症状[2].更有甚者,在人际关系不良的情况下会产生敌对和偏执的情况,部分人员甚至出现躯体化情况.张景兰等[3]在对野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官兵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6.2%,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敌对、躯体化和偏执等症状.另有研究发现[4],现阶段我军基层官兵的症状自评量表除了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选项均明显低于中国正常成人常模.张小战[5]和刘俊丽等[6]对同样的研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军人心理问题发生率分别为31.6%和16.5%,造成数据差异的原因可能为人员地域组成、环境等差异.姜文等[7]对不同军龄应激官兵和不同兵种应激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观点与本研究基本一致.数据均显示,基层官兵发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

2 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2.1对心理卫生服务认知存在误区官兵往往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不到位,多数官兵将需要进行心理卫生服务等同于“精神病患者”和“心理有毛病”,由于对心理服务概念的误解,不少人不敢寻求心理服务[8].带兵骨干对心理问题认知不足,往往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均可以经过制度和规则进行压制,采用“严管理、一刀切”的方法进行教育带兵,缺乏“心贴心”的沟通交流,以“教育”和“诉说”为主,以“倾听”和“理解”为次,所以不能实际有效的解决战士们的心理问题[9].

2.2心理服务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目前,随着基层临床医生参加短期心理培训次数不断增多,基层心理卫生服务水平逐步上升,但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数量较少,且存在较多兼职心理医生[9].虽然,有些兼职心理医生已经取得心理咨询师相关资格证书,但是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心理团体训练能力匮乏,无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导致基层心理卫生服务虽然表面看起来有了大幅度进步,实际上可操作性不强.

2.3心理卫生服务专业设施不足目前,许多基层单位都已经配备有专业或兼职心理医生,但是尚未完善心理咨询服务的相关配套设施.心理咨询服务具有独特的特点,并不能采用“一刀切”或者“大锅饭”的方法,比如有些单位将多个人的咨询服务同时、同一地点进行,使得咨询人员产生内心被别人窥视的感觉,极度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这种信任感是有效进行心理咨询的基础.咨询者不对咨询师进行全面和深层次的倾诉,使得咨询师无法真正把握咨询者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咨询效果不明显[10].基层单位的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相关教材普遍缺乏,咨询人员对新信息的学习、新技术的掌握不及时,使用滞后的知识指导工作.部分单位仅使用量表测试开展群体心理情况测评,对数据进行人工分析,往往造成心理测评效果偏差大、不真实的结果,失去了心理测评的意义.

3 实施部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3.1选择多样的教育方法制定全面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认真考虑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落实好计划中的教课内容.通过课堂教育的方式,反复研讨授课的内容.以贴近官兵实际,贴近部队生活,贴近形势任务需要为要求,进行专项的心理健康教育调适官兵心态,帮助其应对挫折,使其能够平和积极地应对困难,改变消极的心态,不让负面情绪影响到生活[11].将心理咨询和政治教育结合到一起,开展“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优良的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启迪其心灵、健全其性格的自我塑造.同时,为咨询人员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学习进修机会,通过不断充电,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保证心理卫生服务更专业.

采用组织阅读书籍、讲故事、看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卫生的宣传教育,其内容可选择官兵自己提供的素材,最大程度地迎合官兵的兴趣[12].与各营连的文艺骨干联合,以官兵们喜闻乐见的小品、快板、相声等表演形式在舞台上展现出来,增加心理教育宣传的趣味性.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用报刊专栏的形式,在单位内部刊物中增加心理健康知识的专栏,并对心理卫生骨干队伍进行宣传.

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采用轮班制的方法令各个具备资格的心理咨询师轮流通过电话热线的方法解决官兵的心理问题,并在各个营连对各心理咨询师的特点加以宣传说明,使官兵在选择心理咨询师的时候做到心中有底,愿意主动与咨询师进行思想的交流[13].利用网络平台,在部队内部网站开设心理咨询专栏,官兵可以在论坛上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烦恼,由广大官兵共同商讨,增加参与性,起到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作用.官兵也可以使用内部邮箱单独联系心理医生,保证了战士心理问题的私密性,医生通过详细了解情况作出是否需要就医的判断,并对咨询者进行指导.

3.2打造合格心理卫生人才团队着力培养一支“能够发现心理问题、能够疏导心理问题、能够组织心理训练、能够讲解心理知识”的骨干队伍.对各级管理人员(如:政治骨干、思想骨干和士官)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其相关能力[14].在各级培训(如指导员培训、营连长培训、班长培训)中增加心理卫生专题讲座,传授基本的心理知识、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和疏导技巧.对卫生队、卫生所全体人员均要求能够做到“会做心理知识宣传、会发现并识别心理障碍、会进行心理疏导”,干部骨干在此基础上加强“会开展心理咨询、会监护精神疾病病人”的能力[17].

以“心理波动不出连,心理障碍不出营,轻度心理疾病不出部队”为目标,积极建设心理卫生骨干队伍,在官兵中形成想不通找骨干、有问题找医生的自觉寻医行为.充分寻找各种资源,接收地方培养的心理专业人才,聘请地方心理咨询师为官兵的心理顾问和心理卫生辅导员,定期邀请其到部队进行传帮带,传授心理学知识、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的技巧,帮助基层心理医师营造正确的心理咨询室环境,确保部队心理卫生服务工作能够切实的展开.

3.3摒弃“立足自我、自建自用”的习惯前几年,部队心理卫生工作虽然有所开展,但是缺少严格的制度,欠缺科学的流程,没有规范的建设标准,使得各个单位的心理卫生服务工作质量良莠不齐,因此,研究相关工作标准,加大规范化建设指导,提高部队心理卫生保障能力十分必要[15].

3.4心理行为训练和部队训练相结合随着新时期、新特点、新使命、新任务的明确,部队在新阶段对广大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完成强军目标必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必须通过实战化训练的模式进行平时心理行为训练,才能保证官兵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近年,部队多次组织大拉动、大比武、大型实战演习,很多官兵在此过程中暴露出心理问题.我们需要以各种活动为契机,完成在实战条件中可能出现的相关心理障碍的积累,并进行集合整理,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在平时的训练中进行对应解决[16].如:通过大体力训练使官兵不断超越自身生理极限,锻炼其毅力和耐力.在野外驻训和冬季徒步拉练中锻炼官兵的生存能力,使其在遭遇各种可能的恶劣条件仍然能够做到不慌不乱,进退有据.

3.5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把握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通过教育说服、谈心交流的方法,使官兵逐渐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和障碍,避免恐惧和羞愧心理[17].为其提供能够解决自身心理障碍的新思路和方法,帮助并引导其进行心理情绪的疏导,充分发挥“三互”小组的作用,全面关注官兵的实际情况.

3.6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提高官兵的文化生活水平来调节官兵的情绪.基层部队在平时训练之余多开展文体活动,有助于消除心理困惑、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防治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导致的躯体化[18].如篮球赛、唱歌比赛、棋类比赛,活动类型多样、方法灵活,活动内容健康向上,有助于培养官兵的积极向上的心态[18].

[1]余红艳,冯正直,宋新涛.陆军青年军人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92-496.

[2]赵梦雪,杨国愉,贺英,等.野战部队新兵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6):492-497.

[3]张景兰,戴晴晴,李子建,等.野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12):1125-1127.

[4]杨国愉,易红,冯正直,等.野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5);340-343.

[5]张小战,朱爱荣,唐华.某部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21(1):27-29.

[6]刘俊丽,刘云波,冯正直,等.12486名军人SCL⁃90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6):423-427.

[7]姜文,熊俊,李俊强,等.军事训练官兵应激性生活事件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4):133-135.

[8]王艳玲,张理义,陈春霞,等.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在新兵精神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5):519-523.

[9]胡光涛,贺英,崔建新,等.1104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0,28(6):410-414.

[10]赵林,张理义,徐长军.心理干预对军人情景特质应对、社会支持和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1(4):533-537.

[11]刘伟立,武小梅.不同军事应激环境中官兵心理应激反应及中介因素比较研究[J].军事医学,2011,35(9):693-697.

[12]罗显荣,杨璇,王真真,等.关于部队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J].人民军医,2012,55(9):803-805.

[13]高萍,曹春霞,刘华磊,等.基层战士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的 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9):774-776.

[14]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12,38(3):69-75.

[15]杨国愉,于永菊,王立菲,等.野战部队军人与军校学员团体心理素质训练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342-344.

[16]孟新珍,张志斌.中国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1):80-82.

[17]赵林,张理义,徐长军.心理干预对军人情景特质应对、社会支持和心身健康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3):233-236.

[18]王真真,陈文明,郭凯娟,等.心理干预对某导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作用[J].人民军医,2006,49(1):1-2.

R82

A

2095⁃6894(2015)08⁃166⁃03

2015-07-22;接受日期:2015-08-09

岳成松.E⁃mail:312254723@qq.com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官兵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高校女大学生的围经期卫生保健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