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精神心理卫生问题漫谈

2017-03-04吴震卿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2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摘 要:随着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日趋完善,众多高校每学年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在普查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对自身存在的一些情况询问参与普查的专业老师,以了解其情况的具体性质及可能的处置方法;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也会对需要开展工作的学生的精神心理卫生情况征询学校心理健康机构专业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在此,笔者将常见的一些精神心理卫生问题做了类比,以期更好地开展精神心理卫生工作。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心理卫生

1 失眠与失眠障碍

人体是一种复杂的有机体,人体的新陈代谢因其内在节律的调节而呈现出规律性和稳定性。大学新生初到校园,需要适应学校的环境,尤其在面对自主时间管理时会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适应过程。这个适应过程是对学生以往内在生物节律的重新调适,一些新生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身心不适的情况,其中以失眠最為常见。所谓失眠是指对自身睡眠数量或质量的不满,并可能给失眠者带来痛苦感或影响次日正常学习和生活,包括1入睡困难;2入睡后频繁地觉醒或醒后再入睡困难;3早醒且不能再入睡。基于人群的估计表明,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有失眠的症状,其中只有10%-15%的个体表现出有关的功能损害,而只有6%-10%的个体符合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失眠障碍除了有前述失眠的症状外,还要满足如下条件:1睡眠紊乱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教育、学业、行为或其他重要功能损害;2每周至少出现3次睡眠困难;3至少3个月存在睡眠困难;4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仍出现睡眠困难;5排除其它躯体或精神问题导致的失眠。

失眠一般仅需要注意睡眠卫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即可;如对照失眠障碍诊断标准,疑似存在失眠障碍者需要专科医师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失眠也经常与抑郁、焦虑、行为和认知改变等问题同时存在,甚至互为因果,从而对自我功能造成明显的损害。

2 抑郁、抑郁状态与抑郁症

抑郁(情绪)即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加上对某件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后对结果无法进行补救。常人的抑郁情绪存在现实基础,病理性抑郁则缺乏相应现实基础。抑郁状态是指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中,具体表现有:忧心忡忡,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重则悲观沮丧,兴趣丧失等。抑郁状态可以是正常的情绪反应状态,也可以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之一。抑郁症通常是指重性抑郁障碍,是抑郁障碍这一组精神疾病的典型代表。核心表现为精神活动的全面抑制,如认知层面思维迟缓,情感层面情绪低落,意志行为层面言语及动作减少;或丧失兴趣/愉悦感。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也涵盖了: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标准和排除标准。

人类精神状态的评估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复杂工作,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本人不能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病情,或完全不能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从而不能很好配合或完全拒绝治疗。这种情况符合强制住院或在监护人密切陪伴下进行药物或心理治疗的相关法律规定。

3 焦虑与焦虑症

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佛洛依德认为焦虑是自我系统的信号,表示内在的痛苦,它不像痛苦的婴儿大哭大闹是为了向别人表明需要,而是传达给自我系统本身的信息,以动员所有的资源,试图恢复有秩序的状态。焦虑(情绪)由情感(不愉快的感受)和认识(认为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两个层面构成,在焦虑带给人们痛苦的同时,也促使去发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范于未然的作用。焦虑障碍是一组共享过度害怕和焦虑以及有关行为紊乱的精神障碍,包括分离焦虑,选择性缄默,恐怖症,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等。通常所说的焦虑症是指广泛性焦虑障碍,其基本特征是对于诸多事件或活动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担心(焦虑性期待)。患者很难控制担心的情绪,难以令担心的想法不打扰注意力,无法专注于手头上的任务,成年患者经常担心常规的生活情况。

精神分析及其相关理论认为,焦虑来源于理想、现实与超我(内化了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心理咨询与治疗对于解决相关问题有确切疗效。

4 强迫型人格与强迫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甚至锱铢必较,他们可能是能言善辩的律师、思维缜密的医生、逻辑严密的思想家或政治家。他们的心理活动主要受理性思维和行动支配,逻辑思维能力与非理性、发散性思维能力(如直觉、艺术创造力等)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心理学界将这类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定义为强迫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只是众多人格特质中的一种,具有强迫型人格特质的人并不都是强迫症患者在部分外显行为方面易与强迫症症状相混淆。比如护理专业的某位学生为了准备职业护师资格考试而反复练习某一操作,就与强迫症常见的反复检查、反复洗手等在外显行为上较难区分。即使上升到行为背后的认知层面(即动机),对两者加以区别也具有相当的困难,如前者表示是为了顺利通过考试,后者可以说是为了确保家人的安全反复检查门锁或为了卫生而反复洗手。病态与否的要点在于两者的情感反应是截然不同的。人们在所思、所做中表现出强迫型人格特质时,其情绪反应与其所处的外界及内心环境相协调,如该学生在反复练习时过程中的情绪是中性或正性的,即保有一颗平常心或越练越起劲,其思维及行为活动并无病理性成分参与。如果其在反复练习中出现明显的焦虑、抵触情绪,脑子里有两种对立的思想在不停斗争,一种思想认为必须再练几遍以掌握地更好(强迫),另一种思想认为已经练了成百上千遍了也掌握的很好了,再练根本是不必要的(反强迫),而行为层面根本无法自控,那么其属于病理性精神活动。强迫与反强迫是强迫症的试金石。

关于强迫症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已经有了丰富的方法与经验,药物治疗,行为主义或动力学心理治疗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当然要做出强迫症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还要考虑很多排除因素。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科医生。

5 人格特质与人格障碍

人格特质理论学说并不是把人格分为绝对的类型,而是认为存在一些特质维度,每个人在这些特质维度上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开朗是一种特质,每个人都可在不同程度上具备这种特质,成为其人格特质之一,而人与人之间之所以有差异,就在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特质表现程度,形成了不同的特质构型,以此来解释人的行为差异。人格特质作为人心理特征的总结,并没有好坏之分。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的一些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使患者形成了明显偏离其文化背景预期的心理行为模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这种心理行为模式缺乏弹性显得过于僵化(如孤僻退缩),明显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了其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且患者为此感到痛苦不已。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将人格障碍划分成三组,A组人格障碍以“怪异”为主要特征,例如其中的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不渴望也不享受亲近的人际关系,几乎总是独自活动,对与他人发生性行为兴趣很少或不感兴趣,很少或几乎没有活动能令其感到有乐趣,除了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的朋友或知己,对他人的赞扬或批评都显得无所谓,即通常大家认为的“怪人”;B组人格障碍以“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例如其中的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在自己不能成为他人注意的焦点时感到不舒服,情绪表达变换迅速且肤浅,总是利用外表来吸引他人注意,言语风格表现为自我戏剧化、舞台化或过分夸张,易受暗示,即通常大家认为的“性格暴躁”或“像个小孩子(哭笑无常)”;C组人格障碍以“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例如其中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常因为害怕被批评、否定或被排斥(不愉快的感受)而回避人际接触较多的活动,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不愉快的感受)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被拒绝的先占观念(认为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非常不情愿冒风险参加任何新的活动,即通常大家认为的“还没完全长大”或“像个中学生”。

遗传与环境因素被认为在人格的养成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与治疗其中一方面的作用,就是给来访者提供了安全环境,以修复在以往不利环境中造成的适应不良。而目前对于人格障碍,药物治疗作用有限。

6 精神障碍、“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

精神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个体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困难,且已经造成了个体本身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的总称。各国家或国际组织对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也有各自的标准,具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将精神障碍分为十个大类,分别是:0 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1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如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如抑郁症;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如创伤后应激障碍;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如神经性厌食;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如偏执性人格障碍;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如儿童孤独症;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如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如自殺。不同种类的精神障碍对患者本身造成的各种功能损害差异巨大,其中以重性精神疾病对患者本人及他人影响最大。重性精神疾病是指疾病发作时,患者丧失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无自知力)或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长期患病可以造成其社会功能严重损害的一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障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而平常为人提及的“精神病”大多是指精神分裂症或其它重性精神疾病。重性精神疾病的预后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差,经系统治疗约2/3的患者社会功能可以保持相对完好,早发现早治疗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高校不仅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平台,也在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存在重课业成绩轻综合能力的情况,这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大学生在未来发展方向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如果在此期间对其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发展性问题给予有效关注和引导,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目前基础教育中的不足。大学生能有效识别自身所存在的各类精神心理卫生问题并科学的寻求专业帮助是高校良好开展精神心理工作的基础。希望此文在高校精神心理卫生科普工作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夯实此项工作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Robert E. Hales,Stuart C. Yudofsky,Glen O. Gabbard.精神病学教科书(张明园 主译)[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M].第三版.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Shekhar Saxena, Benedetto Saraceno.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范肖冬,等 译)[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5]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V (张道龙 主译) [M].第五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6]Nancy McWilliams.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M](鲁小华 郑诚,等译)[M].第一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吴震卿(1983-),男,江苏无锡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研究方向: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十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通知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考研大学生心理卫生的特征研究
英国皇家海军心理卫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