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2015-01-20宋海民张成龙徐一凡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微媒体运用高校

宋海民 张成龙 徐一凡

【摘 要】分析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现状及微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微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措施。

【关键词】微媒体 高校 大学生安全教育 运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17-02

根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与传统即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相比,以社交为基础的综合平台不仅拥有更强的通信功能,还增加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并为用户提供了诸如支付、金融等内容的综合服务,最大限度地增加了用户粘性,保证了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由此可见,随着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运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网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其中,大学生群体是应用微媒体的主力军,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状态等深受微媒体的影响,这给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微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发挥微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把握当代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特点,顺应安全教育工作规律,更好、更有效地开展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媒介传播途径多样化,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微媒体应运而生。“微信”、“微博”为主流的微媒体出现,以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改变着大学生的“三观”和意识形态,这给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现今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的责任日益重大,高校安全工作在教育功能的发挥、教育效果及实现途径也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高校安全教育功能发挥现状

教育的功能分为两大类:一是本体功能,即直接作用于教育对象,使之发生符合社会需要和促进人的身心和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功能;二是社会功能,即通过教育对象的成长发展与社会实践而转换为促进其他社会变化的功能。从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看待大学生所掌握的安全知识,大学生尚不足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一方面,大学生安全意识欠缺,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防范能力不足,遭受人身财产侵害事件不断。大学生应有效提高自身防范能力,树立自我防范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自己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就需要接受安全教育,提高基础安全知识。

(二)高校安全教育效果现状

现今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但教育效果欠佳。主要体现在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和安全教育体系的不完整性上。目前高校往往是在发生安全事故时,高校安全机制才会起作用,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会得到关注,所以导致高校安全教育只是在特定时间、就特定的主题进行突击性的教育和预防工作。但在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安全教育往往被一些刚性的工作或是显性的工作而取代或弱化,没有形成常抓不懈的局面,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未能形成,系统的、全面的安全教育就无从谈起,安全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微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微媒体受众面决定了其在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可能

大学生作为微媒体的主力军,是接触微媒体的稳定受众。

1.大学生是积极主动的信息寻受者。大学生能借助微媒体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第一时间寻求各种信息和知识,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这种自我获取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和学习方法,他们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理解和记忆,拓宽了关注世界的视野。

2.大学生自我学习、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微媒体带来的方便快捷,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通过搜索链接、积极关注、即时软件的使用等途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形成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新途径。学习方式的转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潜移默化随之调整。

3.大学生自我意识明显,诉求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微媒体的包容性、开放性、多元化等特点,改变着大学生关心事情和问题的切入点,她们依赖并享受微媒体带来的便利,并充分利用微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表达自己,收获情感上的满足,实现表达与参与的欲望。

(二)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决定了向系统的、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模式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校普遍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对学生进行考评,同时也制定相关的安全教育规定,分学期、分季度、分季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以集中、定时、高密度的开展形式传达给学生,努力使安全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但是在微媒体环境的冲击下,学生不再被动或依赖以课堂的灌输教学方式所束缚,冲破教学单向传播的途径,借助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手机和电脑获取信息。这样的情况往往出现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早已熟悉,学生已提不起对学习的兴趣,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排斥和麻痹的心理。因而,高校安全教育的模式并未能适时符合形势的需要,凸显出形式单一、方法笼统、收效不佳的情况。与此相对应,微媒体的出现和运用,以它交互性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改变了大学生获取安全知识从形式到内涵的变化,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教育变化的需要,增强安全教育形式的互动性、立体性。

(三)高校危机状态决定微媒体在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必要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高校承载的责任日益加重,处在危机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高校势必提高危机管理意识以保证自身健康发展。因而,高校应顺应时代赋予教育发展的新需要,主动迎接微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三、微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一)利用微媒体优化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容与形式

1.建立开放性的安全教育微媒体平台。平台整合校园安全教育信息渠道,共享信息,并利用微信、微媒体等微媒介,结合二维码、信息链接、手机客户端等途径,构架多级别、多层次的微媒体平台,形成一对多、一对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与学生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关系,直接与学生进行图文、音频的交流,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搭建起便捷、有效、可靠的安全教育微媒体平台。

2.多媒体联手、多方联动,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安全教育服务。微媒体在高校的广泛使用,逐渐形成高校教书育人的新方式。高校应充分利用微媒体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有益尝试和实践。开辟校级、学院、班级、学生四个维度的“微系统”,建设完善契合学生安全需求,突出安全教育重点,集参与性、互动性、针对性为一体的高校安全教育服务网络。

(二)注重微媒体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作用中的发挥

转变观念、主动出击,高校应当担任起微媒体引领者的角色。高校应牢牢把握微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动权,从思想上重视,政策上落实,从而形成“微意识”。一方面,高校应自上而下充分认识微媒体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应以校宣传部门牵头,构建多元的微媒体平台,并主要负责整体的运作和管理。另一方面,应该对高校微媒体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以构建和谐校园为落脚点,充分把握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规律及时代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口味的安全教育微媒体。

(三)强化微媒体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管理

应组建一支新型的高校安全教育队伍。微媒体建设在高校安全教育发展日趋专业和规范化,建立一支专业的微媒体运营队伍,对微媒体承担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宣传、教育、引领作用等进行整体规划和推进,具体负责微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维护和运营。同时,应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利用微媒体扬长避短。微媒体使用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大学生思想意识易受其冲击,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要防止微媒体的反噬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4-03-05)[2014-05-05].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305_46240.htm

[2]李发民.高校安全教育的功能、现状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3]吴美娜.高校危机传播管理的媒体策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系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立项研究课题(广西教育厅B类课题)

【作者简介】宋海民(1988- ),男,广西贵港人,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微媒体运用高校
浅析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微媒体推广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