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2015-01-03王桃王莉冯银解文春光岑结容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障碍实验组

王桃 王莉 冯银解 文春光 岑结容

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广东江门 529000

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王桃 王莉 冯银解 文春光 岑结容

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科,广东江门 529000

目的研究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干预后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及PSQI总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AD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强化护理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睡眠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多发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主要症状为情感障碍、性格变化、记忆障碍等,严重者甚至出现错觉与其他精神症状[2]。调查显示,AD相关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3%~82%,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功能,使痴呆的进展加速以及照料者的心理及经济负担加重[3],因此,有关AD睡眠障碍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影响AD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有日间活动的减少、不良的心理、陌生的环境等[4],本研究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A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AD临床诊断标准,且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state examination,MMSE)精神状态检查[5]。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71.3±2.1)岁,平均受教育年限(5.9±3.7)年,平均病程(3.7±2.3)年。实验组: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70.8±2.2)岁,平均受教育年限(5.8±4.1)年,平均病程(3.6±2.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讲解AD的常规知识,引导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呵护。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强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在病房附近贴上“禁止喧哗”等标语,做好清洁、定期检查并及时维修各项设施,确保患者有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6]。在窗帘、床单的设计上采用淡粉色、蓝色等温馨柔和的颜色。睡前病房通风,将夜间的大灯关闭,使用柔和光线的壁灯,护士在夜间进行查房时要动作轻柔,并且使用手电筒照明,达到降低夜间灯光刺激的效果。②护理睡眠习惯:帮助患者分析不良睡眠习惯产生的原因,例如睡前饮用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患者日常睡眠时间没有规律、睡前进行兴奋性的活动的,应用科学方式进行纠正。对于日间过度嗜睡、早睡、日落激越、夜间游荡的患者,增加其白天的活动量以调整其睡眠规律;对于夜间出现失眠的患者,可让其服用适量的安眠药[7],建议患者入睡前不看刺激性的电视,用热水泡脚。帮助睡眠-觉醒节律出现紊乱的患者制订活动时间规律表,督促其定时进行活动,定时开始睡觉,形成正常良好的生物钟。③安全用药护理:许多患者出现服药错误、无法记起自己是否吃过药、甚至忘记吃药等,护士须将口服药妥善保管,在正确的吃药时间指导患者吃药,并观察患者在吃药过程中出现的用药反应,若有不良反应发生,及时告知医生。患者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服用适量的镇静剂、催眠药或少量的抗抑郁、焦虑药。④心理护理:对于无法正确表达自身意愿的患者,要认真倾听患者的不适感及焦虑原因,针对其原因进行合理引导,向患者简单介绍睡眠障碍的发生原因,以亲切的语气、平易近人的态度安慰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帮助其释放负面情绪,宣泄内心的压力,保持稳定的情绪、舒畅的心情。睡前进行一些简单的放松练习,使患者放松身心,避免焦虑情绪的产生,提高患者对自身睡眠质量的自信度。⑤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通过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宣讲睡眠健康知识,播放VCD专题宣教片,进行护士-患者一对一的指导,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AD疾病的认知度,增加AD相关知识的普及率,积极鼓励患者踊跃参加白天的娱乐休闲活动,增加人际交往,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家属多陪伴患者,消除其孤独寂寞感,进而改善其睡眠。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和资料收集时,主管护士协助患者完成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干预后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的问卷调查。

1.3 评价标准

①PSQI评价标准:计算19个项目的得分和为总分,主要由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7部分组成,每部分按照0、1、2、3分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的质量越差。②ESS评价标准:ESS评分<7分为无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7~9分为可疑EDS,≥10分为EDS。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及PSQI总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PSQI评分的比较(分,±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指标 实验组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前 干预后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总分1.6±0.3 1.7±0.7 1.5±0.8 1.0±0.2 1.5±0.9 1.8±0.5 2.7±0.6 11.6±0.5 1.3±0.4*#1.1±0.3*#1.1±0.3*#1.0±0.1 0.7±0.5*#1.3±0.4*#2.0±0.5*#8.5±0.6*#1.6±0.8 1.7±0.8 1.5±0.6 0.9±0.6 1.6±0.9 1.7±0.7 2.7±0.3 11.7±0.6 1.5±0.8 1.6±0.7 1.4±1.3 0.8±0.6 1.6±0.4 1.6±0.8 2.6±0.9 11.1±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ESS评分的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E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ESS评分的比较[n(%)]

3 讨论

AD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几率很高,大多是由社会、生理、心理等多种原因综合作用导致的[8],如进入陌生的环境、有不良的心理、日间活动量减少等。若长期睡眠障碍无法得到有效地调整,会导致患者各方面机体功能的下降,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照料人的负担也加重[9]。传统的常规护理无法有效改善AD患者的睡眠障碍,近年来,强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AD患者初次进入新环境时很容易产生一些焦虑、躁动等负面情绪,因此,在护理中应为患者提前布置一个较为清洁、安全、宁静、光线充足、温度及湿度较为适宜的环境[10],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宜人的病室氛围,改善客观环境,降低患者因焦虑感引起的睡眠不适。良好充分的睡眠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睡眠的减少会使体内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减少、抵抗力下降[11],因此,护理过程中帮助AD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制订规律的活动-睡眠时间表,形成正常良好的生物钟[12]。AD患者在用药方面易出现少服、漏服、过量用药甚至中毒等状况[13],因此,用药护理中应给予特别的指导和照顾,在正确的吃药时间指导患者服药,发药时由护士亲自喂药,待患者把药物服下方可离开,保证服药到肚,确保疗效,防止用药不当加重睡眠障碍。AD患者在智力、理解力方面有着严重的障碍[14],无法正确地向外界表达内心的想法,很容易出现自卑、沮丧、焦虑等情绪,影响夜间的睡眠。因此,护理过程中须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理需求,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15],在患者面前保持亲切温和的态度,循循善诱地做好一个倾听者,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帮助奇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提高其睡眠质量。

本研究中,干预后实验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及PSQI总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ESS平均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睡眠障碍问题,促进其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D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春凤,王文祥,张春华.14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住院护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312-314.

[2]何金莲,张美兰,董春玲,等.中老年干部体检人群睡眠质量、心理健康水平与血压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4):4600-4601.

[3]何迎雪,丛琳,杜怡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29 (2):1-7.

[4]徐欣.住院老年荣军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4):1773-1775.

[5]叶琛,黄丽英,黄惠芳.老年痴呆照顾者的健康教育[J].福建中医药,2011,42(2):61-62.

[6]魏淑芬,宋红霞.物理疗法联合强化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5):90-91.

[7]慈书平,高义,张希龙,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关系20年随访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1):13-16.

[8]熊康平,李洁,毛成洁,等.帕金森病客观睡眠障碍研究[A]//第四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1.

[9]刘振宇,张照环,赵忠新.睡眠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交互作用机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13(6):481-486.

[10]胡雁,李晓玲.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447.

[11]张素平,李彩玲,吴建芳.护理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7):1758-1760.

[12]王宏哲.护理干预在阿尔茨海默病伴睡眠障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0(28):135-136.

[13]周巧玲.浅谈对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8):251-252.

[14]徐止浩,金海英,李凤芹,等.精神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观察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 1951-1952.

[15]李明秋,黄海华,江皋轩,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0):3699-3701.

Influence of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

WANG Tao WANG li FENG Yin-jie WEN Chun-guang CEN Jie-rong
Geriatric Department,the Third People Hospital of Jiangmen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Jiangmen 529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 disease(AD).Methods120 cases of A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random,each group had 6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routine care.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dded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core of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score after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sleep time,sleep quality,sleeping time,sleep efficiency,sleep disorders,daytime dysfunction and PSQI total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ES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ameliorate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with AD,improve sleep quality,which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Int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Alzheimer disease;sleep disorders

R473.74

A

1674-4721(2015)09(c)-0177-03

2015-04-17 本文编辑:李秋愿)

猜你喜欢

阿尔茨海默障碍实验组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跨越障碍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