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全国16 省(区、市)规模奶牛场生鲜乳销售状况调查报告

2014-12-21聂迎利

中国乳业 2014年11期
关键词:收购价格乳脂奶牛场

文/ 聂迎利

20 14年2~6月,《中国乳业》杂志社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对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山西、宁夏、甘肃、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湖南、四川、重庆、广州等地区188 家规模奶牛场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了调研。本文根据调研数据,对调研奶牛场的生鲜乳生产与销售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生鲜乳总产量变化情况,成母牛单产,生鲜乳营养指标、卫生指标,生鲜乳交售对象与收购价格及第三方检测机制执行情况等。具体报告如下。

1 生鲜乳生产情况

1.1 总产量

从数量来看,由于此次调研奶牛场泌乳牛存栏数和单产的差异,生鲜乳年总产量也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各调研牛场生鲜乳年总产量在800吨/年至63 015.6吨/年之间。

从变化情况来看,2013各调研牛场生鲜乳总产量与2012年相比较,增加的有71.34%,其中涨幅在5%~10%之间的占比相对较高,为12.87%;下降的有23.98%,其中下降幅度在10%~15%的占比相对较高,为5.85%;持平的有4.68%。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地区5家规模奶牛场2013年生鲜乳产量均比2012年下降,降幅最低1.58%,最高9.28%(表1)。

表1 2013 年规模奶牛场生鲜乳总产量及变化情况

1.2 单产水平

奶牛场成母牛年均单产是衡量奶牛场饲养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牛场的平均管理水平,包括配种牛群遗传水平、繁殖管理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等综合生产指标。所以本报告以奶牛场成母牛年均单产作为分析指标。

从全国总体水平来看,2013年调研奶牛场成母牛年均单产为6 726.15 千克/年•头,比全国平均水平5 500 千克/年•头高1 266.15 千克/年•头(22.29%);其中,最高的为12 358.9 千克/年•头,最低的仅为2 500千克/年•头。2013年调研奶牛场成母牛年均单产数值区间的分布如图1所示。

同时,调研规模奶牛场近两年成母牛年均单产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成母牛年均单产分别比2011年(6 197.45 千克/年•头)和2012年(6 447.55 千克/年•头),增长了528.7和278.6 千克/年•头,增长幅度分别为8.53%和4.32%。

从不同地区来看,2011~2013年,调研各主要省份奶牛场成母牛单产总体不断上升(个别省份略有小幅下降),北京地区成母牛单产水平最高,均超过了10 000千克/年•头,其次为上海和天津,而黑龙江、四川相对较低(图2)。

图1 2013 年调研奶牛场成母牛年均单产分布

图2 2011~2013 年调研奶牛场成母牛年均单产情况

在成母牛年均单产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各地调研奶牛场单产超过10 000 千克/年•头的奶牛数量和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013年,有3 家奶牛场单产10 000 千克/年•头以上的成母牛在成母牛总存栏数中的比重超过80%(奶牛总存栏在900~2 000 头之间),有4 家这一比重在70%~80%之间。

1.3 质量水平

本报告通过生鲜乳的营养指标和卫生指标对调研奶牛场生鲜乳质量水平进行分析。

1.3.1 营养指标

生鲜乳的营养指标主要包括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干物质含量,本次调研采集了2011~2013年各奶牛场1月和8月上述指标的情况。

2013年,调研奶牛场1月平均乳脂率为3.817%(最低为3.0%,最高为5.4%),8月为3.659%(最低为2.8%,最高为4.9%);1月平均乳蛋白率为3.166%(最低为2.31%,最高为4.10%,8月为3.079%(最低为2.07%,最高为3.80%);1月平均干物质含量为12.298%(最低为8.2%,最高为14.6%),8月为11.988%(最低为8.1%,最高为14.2%)。

图3 2011~2013 年调研奶牛场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情况

图4 2011~2013 年调研奶牛场平均干物质含量情况

图3和图4为2011~2013年1月和8月调研奶牛场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干物质含量情况。可以看出,上述3 个指标,各年8月数值均略低于1月数值;乳脂率逐年上升,而乳蛋白率和干物质含量2013年与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

调研中还发现,有个别奶牛场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达不到《生乳》(GB19301—2010)中乳蛋白率2.8%和乳脂率3.1%的标准,如2013年1月和8月各有5 家奶牛场乳蛋白率达不到标准,1月最低仅为2.31%,8月仅为2.07%。乳脂率方面,2013年8月有3 家奶牛场达不到标准,在2.8%~3.0%之间。这些奶牛场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

从不同地区看,北方省份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干物质含量普遍高于南方省份。图5为2013年1月主要调研省份生鲜乳营养指标情况。可以看出,乳脂率排在前三位的省份为河北(4.131%)、辽宁(4.115%)和山西(4.100%);乳蛋白率排在前三位的省份为河北(3.377%)、甘肃(3.371%)和山西(3.248%);干物质含量排在前三位的省份为甘肃(12.860%)、山西(12.798%)和黑龙江(12.700%)。

图5 2013 年1 月主要调研省份生鲜乳营养指标情况

1.3.2 卫生指标

本次调研的卫生指标主要包括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两项。

2013 年,各调研奶牛场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差异较大。细菌总数方面,1月时,平均为26.705 万CFU/mL(最低为0.2 万CFU/mL,最高为200 万CFU/mL);8月时,平均为35.204 万CFU/mL(最低为0.2 万CFU/mL,最高为200 万CFU/mL)。体细胞数方面,1月时,平均为31.011 万个/mL(最低为0.24 万个/mL,最高为60 万个/mL);8月时,平均为35.331 万个/mL(最低为0.36 万个/mL,最高为80 万个/mL)。

2011~2013年调研奶牛场生鲜乳卫生指标情况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013年1月和8月生鲜乳细菌总数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13.82%和7.93%;体细胞数1月和8月分别比2011年下降了12.3%和11.96%。另外,各年生鲜乳8月卫生指标数值均高于1月数值,如2013年8月的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分别比1月的高32.30%和13.52%。

图6 2011~2013 年生鲜乳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情况

从不同地区看,在细菌总数方面,广州、上海、河北、北京、辽宁、天津相对较低,山西、四川、黑龙江、内蒙古相对较高(图7);在体细胞数方面,甘肃、上海、江苏相对较低,内蒙古、重庆、黑龙江、四川和北京相对较高(图8)。因此,生鲜乳卫生指标的高低并没有显著的地区特征。

图7 2011~2013 年各年8 月不同地区细菌总数情况

图8 2011~2013 年各年8 月不同地区体细胞数情况

2 生鲜乳销售情况

2.1 销售对象

调研显示,奶牛场生鲜乳的销售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与奶牛场实现了一体化经营、隶属于同一集团的乳品企业,如北京三元,天津海河,黑龙江完达山、飞鹤、雀巢,四川菊乐,重庆天友,上海光明,江苏卫岗,新疆天润等;二是通过签订合同形成销售关系的乳品企业,如蒙牛、伊利。上述已实现一体化经营的乳品企业也会通过合同收购集团外奶牛场的生鲜乳。另外,2012年之后,还出现了新的销售对象——鲜奶吧。

调研还发现,四川、重庆、上海、江苏、湖南、广州等南方地区的奶牛场,生鲜乳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当地的乳品企业;黑龙江、天津、河北、新疆、宁夏、甘肃、山西等地的奶牛场,生鲜乳交售对象除当地的乳品企业外,还有伊利和蒙牛;内蒙古的奶牛场则主要销售给伊利和蒙牛。

奶牛场与乳品企业(鲜奶吧)之间的购销关系在调研期间(2011年至2014年6月)比较稳定。在调研的奶牛场中,只有16 家调整过生鲜乳销售企业,占调研奶牛场总数(188家)的8.51%。其中有10 家由蒙牛、伊利等全国性企业调整为当地企业,有2 家由当地企业调整为全国企业,有3 家在全国性企业之间调整,有1 家调整为鲜奶吧。除此之外,还有1 家奶牛场在将生鲜乳交售给全国性乳品企业外,又增加了1 家当地企业作为销售对象。这17家奶牛场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山西、新疆、甘肃、黑龙江。

2013年8月,我国生鲜乳收购价格出现异常上涨,为保证生鲜乳收购量,许多乳品企业高价抢奶;2014年2月后,生鲜乳的收购价格开始回落,企业也开始限收和拒收。为了解生鲜乳收购价格和企业行为对奶牛场选择生鲜乳销售对象的影响,此次调研了2013年8月前后和2014年2月这3 个时间段奶牛场调整生鲜乳交售对象的情况。调研结果显示,上述17 家奶牛场有11家在2013年8月调整了生鲜乳销售对象;有2 家在2014年2月调整了销售对象;有1 家在2013年8月和2014年2月分别调整了销售对象;有3 家在2012年调整了销售对象。

2.2 收购价格

调研发现,从全国总体情况看,2011年到2014年2月,全国平均生鲜乳收购价格持续上升。2014年2月为4 936.63 元/吨,比2011年的3 700.50 元/吨提高了1 236.13 元/吨,提高了33.40%(表2)。从表2还可以看出,2013年8月后生鲜乳平均收购价格上涨幅度最大,达到11.49%,2014年2月涨幅开始回落。

表2 2011 年至2014 年2 月生鲜乳收购平均价格及增长幅度

从不同地区看,广州一直是我国生鲜乳收购价格较高的地区,且在2011年至2014年2月期间持续上升,并成为唯一一个平均价格达到6 000 元/吨的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是我国生鲜乳收购价格较低的地区(图9)。2011年和2012年生鲜乳收购价格最低的为内蒙古,不足广州的60%(分别为56.73%和58.19%);2013年及以后黑龙江省为最低,价格仅为最高的广州地区的71%。

图9 2011 年到2014 年2 月调研奶牛场生鲜乳收购价格

从表3可以看出,从2012年开始,各地生鲜乳收购价格普遍出现上涨,特别是2013年8月后,有6 个地区1 个月涨幅就达到了近年来最高。而2014年2月,除四川和上海外,其它省份生鲜乳收购价格涨幅均出现回落,其中有5 个省份出现下降,降幅最高达11.54%。

2.3 收购标准与第三方检测机制执行情况

2.3.1 收购标准

调研结果显示,乳品企业均以2010年3月26日颁布的《生乳》(GB 19301—2010)为基础收购生鲜乳。同时,由于生鲜乳交售对象不同和生鲜乳的用途不同,部分企业还制定了相对严格的企业标准,如乳脂率为3.3%,乳蛋白率为2.95%,细菌总数低于50 万CFU/mL等;有的企业则采用欧盟标准。

表3 2012 年至2014 年2 月调研地区生鲜乳收购价格涨幅情况 单位:%

2.3.2 第三方检测机制执行情况

在生鲜乳收购过程中发生争议时,2013年有72.66%的奶牛场表示会通过第三方进行检验,比2012年的71%提高了1.66 个百分点。

3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主要结论

3.1.1 2013年各调研奶牛场生鲜乳总产量与2012年相比,有71.34%的牛场增加,涨幅在5%~10%之间的牛场所占比例最高;有23.98%的牛场下降,降幅在10%~15%之间的牛场所占比例最高。

3.1.2 2011~2013年,调研奶牛场成母牛单产不断提高,2013年为6 726.15 千克/年•头,分别比2011年和2012年增长了8.53%和4.3 2%,比全国平均水平(5 500 千克/年•头)高22.29%。

3.1.3 2013年1月、8月,生鲜乳乳脂率、乳蛋白率、干物质含量分别为3.817%、3.659%;3.166%、3.079%;12.298%、11.988%。其中乳脂率比2011年提高,乳蛋白率和干物质含量有所下降。北方各省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干物质含量普遍高于南方各省。但黑龙江省有个别奶牛场乳脂率、乳蛋白率达不到《生乳》(GB 19301—2010)规定的有关标准。

3.1.4 2013年1月、8月,调研奶牛场生鲜乳平均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分别为26.705 万、35.204 万CFU/mL,31.011万、35.331万个/mL。调研奶牛场生鲜乳细菌总数全部符合《生乳》(GB 19301—2010)的有关标准。生鲜乳细菌总数和体细胞数高低没有显著的地区特征。

3.1.5 2011年至2014年2月,调研奶牛场与生鲜乳交售对象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只有16 家奶牛场调整了交奶对象,占调研总数的8.51%,调整时间主要在2013年8月和2014年2月。

3.1.6 2011年至2014年2月,生鲜乳收购价格持续上涨,2014年2月为4 936.63 元/吨,比2011提高了1 236.13 元/吨。2013年8月,生鲜乳收购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2014年2月涨幅回落,并有5 个省份出现下降。

3.2 主要对策建议

3.2.1 推进奶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2013年我国100 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例达到了37.2%,比2008年提高了17.7 个百分点。规模养殖有利于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应加大对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建设以及奶牛养殖小区转型升级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推广机械挤奶、TMR饲喂技术、信息化管理等奶牛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扩大DHI测定实施范围,提升奶牛场的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奶牛单产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

3.2.2 完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实施和推广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管理机制,建立生鲜乳最低保护价格机制,调动奶牛养殖者生产积极性,鼓励其扩大生产,保障生鲜乳的稳定供给。

3.2.3 推进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的一体化经营。鼓励乳品企业自建奶源基地,或者参股、控股奶牛场,奶牛场也要探索新的生鲜乳销售和加工形式,如鲜奶吧,从而促进产加销的利益联结,加快推进奶业生产加工一体化经营。

猜你喜欢

收购价格乳脂奶牛场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河北省唐山地区生鲜乳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研究
粮食收购价格市场化后企业发展对策思考
同步荧光法监控人乳脂质替代品氧化过程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几方面措施
荷兰奶牛场管理软件传感器系统的调查分析
2012年上海市规模奶牛场生产管理状况调查报告
提高奶牛乳脂率的措施和途径
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规模奶牛场生产管理状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