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肝片吸虫病的诊治措施

2014-12-21郭素风马淑英张丽明

中国乳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吸虫病肝片每千克

文∕郭素风 马淑英 张丽明

(1山西省和顺县畜牧兽医局;2山西省晋中市畜牧兽医局)

肝片吸虫病是奶牛、肉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主要消化道寄生虫病,俗称“水腮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

肝片吸虫的成虫寄生在牛、羊及其它哺乳动物的胆道内,中间宿主为锥实螺类,在中国以截口土蜗为最重要。虫卵随终宿主胆汁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在适宜湿度的水中,卵内发育为毛蚴。毛蚴逸出后进入中间宿主,经过一代胞蚴及两代雷蚴发育后,逸出的尾蚴在水草等物体表面结囊,囊蚴被终宿主吞食后,后尾蚴穿过肠壁,经腹腔侵入肝,也可经肠系膜静脉或淋巴管进入胆道。整个生活史过程10~15 周。

1 发病情况

2010年6月后,和顺县气温升高,多雨,在沿河的水草、水沟、洼地池塘边常蓄满积水,某村中的部分奶牛就饮用这种水。进入8月上旬至9月中旬,饮用这种水的奶牛中有11头奶牛表现出逐渐消瘦,背毛粗乱,腹泻等症状,并有3 头体质弱的6月龄以上小奶牛死亡。笔者与几位兽医前往观察,确诊后用硝氯酚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

2 临床症状

患病的11 头奶牛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衰弱。体温升高至40~41 ℃,营养障碍,贫血,消瘦,肝区压痛明显,怀孕奶牛流产。其中有5 头奶牛腹泻严重,水腮肿大明显。

3 剖检变化

剖检2 头死亡小奶牛,主要病理变化在肝脏,无急性肝炎,肝肿大,出血等病灶,但有长达2~5 mm的暗红色索状物,质软,挤压切面时,有粘稠的污黄色液体流出,其中有未成熟的幼龄虫体。腹腔内有白色液体和腹膜炎病变。被破坏的肝组织形成短痕性的淡灰白色条索。肝实质萎缩,退色,变硬,边缘钝圆,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肥厚,扩张成绳索样突出肝表面。胆管内壁粗糙而坚实,内含大量血性黏液和虫体以及黑褐色或黄褐色的粒状或块状磷酸盐结石。

4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症状,用水洗沉淀法检查粪便虫卵,再结合病例剖检进行整合判断,不难确诊。

4.1 水洗沉淀法

水洗沉淀的方法:采取3 头奶牛的新鲜粪便,每头奶牛取10 g粪便放于容器内,加5~10 倍体积淡水搅匀后,经40~60 孔铜筛,过滤大块物质后,让其自然沉淀约20 min,后将上清液倒掉,再加入清水搅匀再沉淀,如次反复进行2~3 次,至上清液清亮为止。后用胶帽吸管吸取沉渣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检查,便会观察到大小(133~157)µm×(74~91)µm,呈长卵圆形,前端较窄,后端较钝,卵盖明显的虫卵,即为肝片吸虫虫卵。

4.2 比较鉴别

肝片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和创伤性心包炎、肝性疾病等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定要从多方面鉴别诊断,以便确诊疾病对症治疗(表1)。

表1 奶牛肝片吸虫病的鉴别要点

5 治疗措施

治疗肝片吸虫病时,不仅要进行驱虫,而且应对症治疗。尤其对体弱的重症患畜,绝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使病情加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要选择适宜方案进行治疗。

5.1 对体质好的成母牛,可用10 mL的石蜡油和10 mL的四氯化碳混匀,一次性肌注,隔7 日1次,连续2 次。

5.2 对于体质弱或者怀孕的奶牛要加补营养,加喂含蛋白质的饲料。脱水的奶牛要补糖,补盐,对于腹泻及水肿严重的奶牛,应用补液抗菌素,并配合灌服中药健胃散等治疗。

5.3 碘醚柳胺,奶牛每千克体重12 mg灌服;溴酚磷每千克体重12 mg,一次口服,对童虫及成虫均有效。

5.4 5%氯氰碘柳胺钠悬浮液,皮下或肌肉注射时,奶牛每千克体重2.5 mg;口服时,奶牛每千克体重5 mg。

5.5 丙硫苯咪唑,奶牛每千克体重20 mg,口服,对成虫有效。

6 预防

6.1 定期驱虫。每年进行2 次驱虫。一次在秋末冬初,主要是预防动物冬季发病。另一次在冬末春初,可以减少动物在放牧时散播病原。如果夏季再驱虫1次,可使锥实螺无感染毛蚴的机会。

6.2 奶牛粪便应发酵处理,以杀死虫卵。

6.3 放牧尽可能地选择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

6.4 要注意饲草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6.5 消灭中间宿主。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和草地改良,填平无用的低洼水潭,使锥实螺无法孳生。

猜你喜欢

吸虫病肝片每千克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藏羊肝片吸虫病治疗与预防探索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临床效果研究
未标明每千克体质量用量时应如何换算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藏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卖 葱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散养土鸡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活鱼当成死鱼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