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4-12-20杨小红

江西教育C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梦价值观高校

杨小红

摘 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需要动员和激励亿万中华儿女不懈 奋斗,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高校作为传播文明、知识的神圣殿堂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本文在阐述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创新。

关键词: 中国梦 高校 价值观 教育

一、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不同的场合,通过讲话、演讲、谈话等不同的方式阐述中国梦。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随着习近平对中国梦的热情阐述,中国梦在国内外引起持续的强烈反响,中国梦业已成为十八大后强劲的中国风。中国梦并不仅仅是一个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口号,而且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社会理想及发展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既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也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同一个伟大事业,中国梦的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国人的一面鲜红的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最新的凝练和概括,提出了“24字”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晶。

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相伴而生的,两者任务相同目标一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需要一整套具有社会广泛共识的立国价值体系。离开了核心价值观的引导,社会必将失去其共同的思想基础,必将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需要动员和激励亿万中华儿女不懈奋斗,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高校作为传播文明、知识的神圣殿堂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使命。

二、实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1.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内改革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日趋多元化,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随着中国经济“硬实力”的迅猛发展,亟待文化“软实力”的提高,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对外开放同样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需要汲取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理念以及价值观建设的经验。

2.社会转型期亟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

处于社会加速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思潮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确带来了不小冲击。就价值观而言,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西方价值观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加之忽视道德伦理教育,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道德水准出现严重失衡。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动摇,面对社会上不良倾向诸如食洋不化的误判、商业的欺诈、诚信的缺失、拜神的热衷无从应对,从而导致理想的动摇,信念的滑坡,他们信奉的是实用主义和个人自由至上;一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把赚钱多少作为衡量人生成功的唯一标准,他们个人私利至上,贪图安逸享受,极欲奢侈浪费;一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自我意识泛滥,唯我独尊,学习应付,消极颓废,玩世不恭,忽视社会公德,目无校规国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社会转型期正是价值观的重新塑造期,上述价值取向显然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的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引导和支撑。

3.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思潮争夺的主战场

高校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培养重任,强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实现中国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今时代,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在西方思潮的夹击下,受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消极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有滋生蔓延势头。高校从来都是西方敌对势力渗透和错误思潮侵蚀的重点。须知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赢得青年就赢得了未来。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核心价值观的殿堂,是竞争的前沿阵地,是影响和塑造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主阵地,高校的历史担当和主体责任决定了高校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思潮争夺大学生的主战场。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创新endprint

1.改革创新教育理念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把握大学生个体价值观多元化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对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安排和积极创新。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变成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践行的习惯。在课程设置上,推进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要像抓专业教学一样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者同等对待,不可偏废。事实上许多高校在师资力量、资源选定、课时安排上往往专业课优先,这种做法实际上向大学生传递着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重要的错误信息,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重专业知识、轻思想理论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传统励志文化;在教学方法上,改传统的课堂灌输为互动式教学。正面教育固然重要,还需联系大学生的实际,除了解决思想问题更要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要注重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注意倾听大学生心声,让他们走上讲台自由发言,启发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引导他们在多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中进行鉴别和选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贴人气,有生气,接地气。

2.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建设过程就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要让大学生们明确中国梦就是个人梦想的集合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积累,从而以小我激发大我,成就伟大的中国梦的实现。环境造就人,校园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表现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感染作用是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在这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强制强迫性。有时候,一条标语口号、一次辩论会、一场知识竞赛、一台演出活动,都可能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长久的影响乃至终身受益。

3.推进教育与新技术融合

网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随着微博、微信等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到微时代,新技术的快捷高效、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人与人之间交流更为便捷,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公众信息交流、知识获取、情感表达的重要渠道。据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微博用户达3亿,微信用户已超过6亿。网络信息传播具有的快捷性、广泛性、渗透性等特点,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形成一定的冲击。近年来,各种网络语言在各高校校园流行甚广,极端民族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情绪在校园内的通行无阻,一些充满自嘲、宣泄不满的网络词汇已成为大学生一种表达方式,折射出一些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毋庸置疑,新技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开辟了新的路径,找到了新的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主动占领网络教育新阵地,只有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对接,与当下新技术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被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和践行。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舞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提高修养、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精心设计社会实践载体,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义务劳动、科技创新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树立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M].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2.

[2].中办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G].2013,12.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11.

[4].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讲话 2014,5,4.

[5].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Z] 人民网2014,5,8.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责任编辑:刘伟林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梦价值观高校
我的价值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