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疗法辅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4-12-16任凤英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测血压指腹拇指

任凤英

多数高血压病人单纯服用降压药效果不理想,我们在用降压药的基础上进行手法推拿按摩法,坚持治疗8周,不仅取得了显著降压、稳压效果,而且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集高血压来院疗养的59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25岁~70岁。高血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判断标准:凡成年人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且舒张压<90 mmHg为正常血压,如在一天中测血压3次均超过正常标准为高血压[1]。继发性高血压及合并有心、脑、肾严重损害、糖尿病、精神病病人以及70岁以上病人未纳入。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按摩组。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等均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口服洛丁新,每日1次,每次10mg;适度运动,温泉水浴,每天1次或2次,每次20min;合理膳食。按摩组在此基础上加手法推拿、按摩治疗。

1.2.1 按摩头部 病人保持端坐姿势,首先用双手拇指指腹来回推擦额头约10次;接着由前额分别推向太阳穴3次或4次,由太阳穴推至两侧耳后降压沟,如此5次~7次;梳头,用5指指腹自前额发髻开始推摩到后发髻,早、中、晚各1次,每次2 min~3min。叩头:半握拳,用五指指腹轻轻敲打头部,从前到后为1次,每天12次;另用拇指指腹按揉百会、风池、曲池、内关、神门穴。

1.2.2 推背 病人俯卧裸背,先对脊柱两侧做3次~5次按摩.然后由上背向腰部自上而下做10多次推拿,直到病人背部皮肤微红为准。

1.2.3 捏脊 病人俯卧裸背,术者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夹住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前捻动,拇指向前推移,自尾骶部开始,直推到颈枕部为止,力度适中。

1.2.4 敲胆经 攥紧拳头,在大腿外侧稍微用力敲打胆经,每天200下,每秒2下为节奏,同时按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穴。

1.2.5 按压涌泉穴 从脚中部向脚趾方向用拇指指腹用力推擦病人足底部,并按揉涌泉穴100次,若病人感觉到头部轻松,可使血压降低10mmHg~20mmHg。

1.2.6 按压高血压穴 两手大拇指按压两脚大脚趾根横纹中央的“高血压”点,6s为1次,每日10次,同时按揉太冲、太溪两穴。

1.2.7 转脚腕 以脚尖为中心,脚腕由内向外,再由外向内,各转动100次,早晚各1次,左右脚交替进行。

1.3 效果评价 入院后3d测血压为初始血压,每位病人每天测血压3次,07:00~09:00,17:00~20:00,20:00~22:00,取平均值,做详细记录。干预前3d及出院前分别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填写高血压病人生活质量量表。此量表包含13个方面的内容,由护理人员向住院病人解释填写方法,病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血压测定:安静休息15min,用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量右臂坐位血压。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 mmHg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s) mmHg

组别 时间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按摩组 治疗前30 150.37±11.64 93.73±12.03治疗后 30 126.07±7.741)2) 83.03±6.121)2)对照组 治疗前 29 149.90±9.94 93.31±7.04治疗后 29 134.72±6.541) 87.07±5.391)1)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P<0.01;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项目 对照组(n=29)按摩组(n=30)干预前 出院前生理症状 56.09±6.77 59.73±6.051) 56.27±7.94 67.55±5.821)2)干预前 出院前躯体化症状 17.82±2.48 19.82±2.141) 18.09±2.02 22.91±2.121)2)性功能失调 4.09±1.04 4.55±0.82 3.64±1.21 5.27±1.271)睡眠状况 6.91±1.58 8.27±1.621) 6.36±1.50 9.73±1.621)2)生气或活力 2.45±0.82 2.82±0.601) 2.45±1.04 3.09±0.831)焦虑 6.73±1.85 7.73±1.621) 7.09±1.38 9.18±0.981)2)压抑 8.82±1.60 9.45±1.63 8.45±1.86 9.91±2.30强迫状况 7.00±1.18 7.27±1.10 7.55±1.63 9.91±1.511)2)人际关系敏感 8.36±1.43 8.82±1.33 8.36±1.91 11.27±1.951)2)工作状况 4.36±0.92 4.73±1.011) 4.27±1.42 5.45±0.691)敌对 8.73±1.19 9.64±1.29 8.00±2.00 10.36±1.29日常生活能力 98.64±2.34 99.55±1.51 97.73±3.44 99.55±0.451)认知能力 58.00±8.72 67.45±6.981) 57.09±10.79 75.45±10.251)2)1)与组内干预前比较,P<0.05;2)与对照组出院前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引起病人心、脑、肾严重疾病的重要因素,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按摩手法,不仅有助于降低血压,而且在改善病人的生理症状(如下肢水肿、胸痛、胸闷、面红目赤、盗汗自汗、皮肤瘙痒、视觉模糊、眼干、耳鸣、口干、脱发、颈项强直、嗜睡等)、躯体化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呼吸困难、肢体疲乏、手脚发重等)、性功能失调、睡眠状况、焦虑、强迫状况、工作状况、认知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按摩疗法,不仅更好地控制了血压,而且大幅度提升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常见有5种: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痰湿壅盛,女性冲任失调[2]。百会为督脉与太阳经交会穴,曲池为手阳明经合穴,均具平肝潜阳、定眩降压之功;太冲属肝经之原穴,具有疏肝理气、平肝潜阳之功;涌泉、太溪为肾经;足三里及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运脾、化痰、养血之效。胆经运行在大腿外侧,敲打大腿外侧一方面刺激胆经促使胆汁分泌,另一方面活络整个经络,使气血通畅,同时有助于减少臀部和大腿外侧脂肪。通过按摩体表穴位经络,并反复不断的刺激,起到阴阳兼顾、泻补兼施的作用,既可平上亢之肝阳,降上扰之相火,又能健脾袪湿、化生气血、输布水津,故能得以切中病机,标本同治。本法疗效确切,简便易行,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1] 刘平.高血压病人康复宜忌[J].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226.

[2] 杜建,陈立.中西医结合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93.

猜你喜欢

测血压指腹拇指
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降落伞(翻绳)
绿拇指
先排小便再测血压
爱焦虑的人别自测血压
测血压时别憋尿
有趣的拇偶
焕“发”光彩
改良Moberg岛状皮瓣修复远节指腹缺损
自测血压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