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2014-12-16

护理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儿科医护人员入院

成 娟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临床上人们对护理质量及其护理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儿科疾病护理中,由于患儿在家庭中占据重要地位,患儿一旦患病,父母难免会焦虑、紧张,甚至怀疑、不信任医护人员,造成不积极配合护理治疗现象。而个性化护理是在儿科疾病中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1]。为了探讨医护人员对儿科疾病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8 0例患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患儿治疗时间(单日、双日)将接受治疗的80例儿科疾病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6岁~14岁(11.4岁±1.5岁)。患儿来我院检查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恶心、头痛等症状。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入院时间、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患儿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如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儿采用口头方式进行宣教及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①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首先向患儿家长耐心讲解患儿目前疾病的诱因、饮食卫生、病情观察和即将采取的治疗方案简介、护理措施,向家属讲解配合治疗程度决定病情康复时间。并希望得到家属同意和支持。②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如静脉穿刺时),医护人员可以与患儿进行交流,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患儿的疼痛,对于病情严重患儿可以采用静脉留置针,并介绍优缺点和注意事项。③医护人员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相关疾病知识,通过分发卡通小卡片等方法[2,3],让他们对这些疾病有所了解,从而有利于与患儿以及家长拉近距离。向患儿提供一些安全、益智、轻便的玩具。护士在工作期间保持心情愉悦,热情积极的工作,倾听患儿及家长的所需,及时解决相关问题。④患儿出院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让患儿食用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引导患儿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力[4],减少疾病的复发率。⑤定期回访家长,进一步了解患儿的生活饮食、体格差异及经济条件不同所出现的各类问题,针对问题及时处理此病的诱因,提高意识,加强预防,使患儿与家长在出院后也能感受到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医院的满意度,为医疗卫生行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1.3 疗效标准 护理15d后进行疗效评价。痊愈:患儿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儿能够自理生活。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能够进行简单运动。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温不稳定,需卧床休息。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3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t检验。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儿复发率、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

3 讨论

儿科疾病,如感冒、手足口病、肺炎等,诱因较多,患儿发病时多伴随着发热、恶心、头痛等症状,给患儿带来很大痛苦。而个性化护理是针对不同疾病的患儿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模式,能够为患儿提供温馨、舒适、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5]。①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要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环境,拉近护患距离。同时在患儿视线能及的范围内张贴各种儿童画、卡通画等,为患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②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在护理过程中他们就是患儿的母亲、姐姐、老师等多种角色。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尽量以微笑、热情、耐心护理,让患儿能够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爱,从而让患儿积极配合治疗。③医护人员应用个性化护理对患儿进行干预,如音乐疗法、分心法等转移患儿注意力,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儿心理护理,从而减轻患儿痛苦。④患儿出院时,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儿饮食和运动指导[6]。本研究中,医护人员对两组患儿护理15d,观察组中有15例患儿护理效果较好,患儿基本痊愈;20例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3例患儿与入院前相比有所改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患儿(85%);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且患儿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儿。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儿进行个性化护理时,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准确把握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和体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能够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饮食习惯等制定适合患儿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

综上所述,临床上医护人员对儿科疾病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患儿满意度、减少疾病复发、缩短住院时间。

[1] 陈碧珠,王秀玲.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84-86.

[2] 邓寿建,廖永生,刘慧.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5C):1412-1413.

[3] 张巧权.人性化照护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0B):2644-2645.

[4] 张苏兰.个性化护理在儿科病人护理中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5):83-84.

[5] 陈凤荣.儿科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172.

[6] 李爱芬,李登敏,凌敏兰,等.探索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0(12):1120-1121.

猜你喜欢

儿科医护人员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