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生产布局与区位选择*

2014-12-16郭正模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西藏基地农产品

郭正模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将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目前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调查研究、规划制定、项目实施等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一些建设项目建设已取得初步的成效。实践证明,在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诸多环节中,对基地的生产布局和基地区位选择的市场指向的科学决策,是建设成功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的多年实践,同时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国际机构的概念界定,“农产品基地”是指以农户、企业、社区组织和政府为基本利益主体,依托绝对或比较优势的农业资源和经济社会等条件,围绕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长期性需求,建立在生产适宜区域范围、具有一定土地规模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产品集中产地。农产品基地原则上可以区分为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层面,在本研究中主要讨论中观层面的产业带布局与微观层面的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区位选择问题。

一、农业生产布局理论及在农业中的应用

农业生产活动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统一体。农业生产的立地条件对农产品生产的效益往往起决定性作用。针对农业生产的立地条件,基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生产的效率最大化实现,系统、科学的农业生产布局学理论得以产生。出于对欧洲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的实践需要,19世纪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Thunen,又译为屠能)创立了著名的“农业圈层”理论。该理论率先系统的提出了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模式,即农业生产布局以城市为核心,客观上具有不同的农产品按照生产集约度由密集到粗放的空间分布结构与特征。在“农业圈层”理论中,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自然资源条件,还取决于消费需求、生产距离、运输成本、地租等影响因素。农业经营的集约化程度最终由生产该产品的农业区位边际收益决定。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D.Ricardo)创立的商品交换的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从整个国家甚至全世界农业布局的角度,提出了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的经济学原理。该理论强调宏观层面上的农产品的区域分工趋势和国际分工的趋势。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各国农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相对集中布局的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大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活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学界创立了以现代商品性大农场生产为背景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该理论进一步综合了其他一些影响农业布局的条件和因素(如全国性的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大规模物流和农产品国际贸易)来指导生产布局。许多国家依据这些条件和因素划分出农业专业化的集中产区(产业带),建立起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农业生产分工体系,并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和流通,建立起国家层面的为满足全球性市场需求的超级农产品市场。“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还强调多种产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农业生产的高度社会化服务业支撑。实践证明农业生产专业化布局有利于农业的规模效益实现,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形成大规模的地区性市场甚至全球性市场;对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进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20世纪后期,以克鲁格曼(P.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派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是受经济系统中内生和外生力量的综合作用影响与因果循环累积机制而形成的。消费者和厂商为各自的福利最大化来选择与决定具体的生产区位,并且随着经济资源扩散(离心力)和集聚(向心力)的大小变化而动态地调整生产区位。由于财富与人口密集的城市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城市的规模愈大,城市的集聚力就愈强。加工业等产业布局就倾向于城市布局;但由于城市的土地成本和交通、环境成本等增大,又会迫使产业向郊区的空间发展。“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虽然主要用于解释和指导城市发展与加工制造业的生产布局,但也可以用来解释与指导中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农业生产布局活动,尤其是一些需要深加工后才供应市场的农产品的生产布局。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农业发展也客观上对生产布局理论及其应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由政府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区划的工作,即按照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条件等的空间类似性和差异性来聚类划分出不同性质的农业区域,以及划分综合性的农业区域,以便对农业生产进行因地制宜的分类指导。通过其中的农业部门区划和主要农产品区划,科学的界定出了一些农产品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和“次佳适宜区”的具体空间范围,从作物的立地条件角度保证了该产品的生产具有实现效率的预期。21世纪初,中国政府又进一步在“十一五”期间开展了全国与各地的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与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和基地建设规划工作。与此同时,国家还开展了农业功能区划的工作,即按照农业的市场供给功能、生活保障功能、生态调节功能和文化传承与休闲功能的综合效应,通过排序划分出不同地域的农业主体功能区,以便充分发挥地域农业要素、条件的综合功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满足社会的多种类、多层次的需求。以上工作都是对农业生产布局理论的具体运用,也是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市场指向进行区位决策的基本科学依据。

二、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生产布局现状与规划设想

历史上的西藏农业曾经长期处于发展停滞与原始粗放的状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农业发展有了长足的推进,但是受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西藏的农业发展迄今还处于由传统半自给结构向市场化结构转变的过渡阶段。西藏农业从整体上考察,农业经营单位的规模偏小,农业技术含量有限,主要农产品的商品率偏低,粮食等农产品以农牧民家庭自给自足消费为主。迄今为止,西藏的粮食、肉类和蔬菜等农产品的区内供给不足状况非常明显。其中:青稞主要是供区内消费;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品种在提高区内自给能力的基础上,需要依靠青藏铁路所形成的大宗产品运输能力来进行区际调剂与补充。随着西藏常住人口的增多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上旅游流动人口的不断增长,西藏对鲜活农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继续仅靠内地调运的方式难以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本地农产品基地来加以满足。西藏农业发展的相对落后状况,较大程度归咎于自然经济背景所形成的农业不合理生产布局和缺乏集约化、商品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因此,中央提出建设西藏重要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的目标,除了通过基地建设来增加粮食、蔬菜和肉类等产品的生产能力外,还应当致力于对西藏的特殊优势农产品生产布局进行优化调整,通过科学合理的基地区位选择来提高西藏农产品生产的综合效益,依托土地生产能力和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提升,实现西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

西藏自治区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域与核心区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西藏高原拥有全世界最为独特的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系统和农业环境系统;西藏高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河流的发源地;西藏高原的存在对全球大气环流与气候区域分布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西藏农业环境系统的任何变化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都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因此,西藏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农业的发展对生产布局的科学性的要求尤其迫切。

2011年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农业功能区划研究》成果将西藏农业综合功能划分为3大区域、12个特色产业发展带。《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为“7区7带”(见图1)。

图1 西藏7大农牧业生产区分布

按照《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观层面的西藏重要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设想:

1.优质青稞、油菜、玉米生产基地。青稞是西藏高原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农牧民的基本主食。目前西藏的青稞生产主要集中在拉萨市、山南、日喀则地区的“一江两河”流域与昌都地区。基地建设的目标是在稳定青稞面积的基础上,主攻青稞单位面积产量,提高青稞品质以及青稞加工制成品发展。重点是以主要粮油生产大县为核心,建立标准化青稞生产基地、标准高原油菜生产基地、饲用玉米生产基地,提高粮油总产量与商品粮,增加种粮农牧民收入。保障藏区民众基本青稞需求的前提下,增加高原油菜、玉米、苜蓿的种植面积;利用青稞与油菜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较大规模和加工营销能力的重点龙头企业。

2.城郊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蔬菜是西藏民众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基地建设主要布局在拉萨市,日喀则,山南,林芝地区。主要建设目标是加强标准蔬菜大棚、蔬菜保鲜库等基础设施及农药残留检测体系的建设,加快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步伐,在提高区内蔬菜自给率的同时,加大西藏无公害蔬菜的宣传营销力度,提高西藏无公害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套种、轮作等技术推广,提高蔬菜质量安全和复种指数;进一步增加高标准温房、大棚等设施,建立“农超对接”销售点。

3.藏西北白绒山羊基地建设。藏西北山羊绒为西藏高原特有的优质产品和高档奢侈品原料,在国际市场上畅销。基地建设主要布局在那曲、日喀则、阿里地区。主要建设目标是进一步提升绒山羊品质与产量,以草畜平衡为原则,适度增加白绒山羊数量,压缩杂色山羊和控制绵羊数量,抓好品种选育,扩大良种覆盖率,提高适龄母羊比例、产绒性能和绒毛质量,发展羊绒分梳加工,以优质羊绒为主导产品,形成稳定的白绒山羊生产规模。

4.藏东牦牛基地建设。牦牛是高寒地区草地资源转化为肉、乳等绿色营养食品特有动物之一。牦牛在暖季具有较强长势和强度育肥性能,能充分利用很短的牧草生长期,把海拔3500米以上其他畜种难以利用的光、水、草地等资源转化为乳、肉、皮等畜产品。基地建设应针对牦牛品种原始,个体生产性能低,畜群结构不合理,繁育技术落后,饲养管理粗放,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牦牛本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和适龄母牛比例,改善饲养管理方式,采取集中育肥的方式,开发以肉、绒、酥油等为主的系列牦牛产品。

5.藏中北绵羊生产基地。藏系绵羊属于粗毛羊中的一个地方原始品种,是绵羊中的重要品种资源。高原型藏系绵羊主要分布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藏北高原。基地布局应依托已经初具规模的那曲中部、拉萨市北部、日喀则西部产业带,扩大出口活羊基地建设;扶持绵羊养殖户,提高圈养建设标准,增强防灾抗灾能力,通过人工种草及跨区域调配等方式解决饲草料短缺问题,做好良种扩繁工作,提高绵羊的产肉性能。

6.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西藏沙性土壤分布范围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其中艾玛土豆以“个体大、皮薄、口感好,淀粉含量高”等特点而著称。基地建设应依托南木林艾玛岗发展若干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生产基地面积。建设脱毒马铃薯繁殖基地,建设马铃薯良种扩繁培育中心;建设马铃薯贮藏库,配套建设马铃薯淀粉生产出口基地。

7.藏药材生产基地。西藏是全国药用植物大宝库,野生药用植物达千余种以上。现已开发成藏药、临床运用的有300余种。全区有20家生产企业,产品400余种。基地建设应当按照规划以GAP规范建立藏药材种植集中产区和企业化生产组织,实现标准化种植与粗加工;分区域建立多种藏药资源的保护、种植、繁育、研究基地。

8.藏鸡藏猪生产基地。藏鸡藏猪作为西藏特有物种,实施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坚持适度发展原则,发展高端肉制品,占领国内高端肉制品市场。基地建设的重点是不断完善藏猪藏鸡养殖的社区经营基础,合理提高藏猪藏鸡养殖规模,完成藏猪藏鸡系列产品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藏猪藏鸡系列产品。通过市场竞争,形成1-2个拳头品牌产品。逐步实现藏猪藏鸡产品生产加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西藏自治区的农业环境在国内外具有十分显著的独有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西藏的许多特色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区域性生产特征,其中“高原特色”和“绿色生态”的特征尤其突出。据考察,目前西藏重点发展的农牧业产品既有绝对优势产品,又有一些虽然不完全是西藏所独有,但是在品质和效用上特色显著、有明显的相对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有的产品的开发对填补当地城乡市场空白和满足区域性市场供给都有重要价值。随着西藏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与跨区域人员流动范围的扩大,西藏农产品的区间交流的数量与范围将逐步扩大,西藏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特征将日趋突出。因此,在当地和国内外具有市场价格优势或自然垄断地位的农产品,无疑是西藏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农产品发展的主攻方向。利用2003-2007年的农业统计数据计算,西藏重要农产品中的小麦、薯类和豆类的生产具有效率比较优势。小麦、油菜的种植具有规模比较优势。而青稞为青藏高原的特产,只能够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在国内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西藏高原粮食生产的露地栽培的大田作物首选为青稞与小麦;油料作物首选为油菜。此外,西藏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及“世界最后一块净土”的优势使生产出的农产品的外形和内在本质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在发展安全、卫生、无公害农产品方面,奠定了西藏高原农产品的区外市场基础与市场竞争优势。目前,西藏优势农产品已逐渐成为区外高端农产品市场的新宠,藏鸡与藏猪肉制品、牦牛肉、藏鸡蛋等在西藏本地市场已鲜有供应,大部分是供应一线城市高端农产品超市。青稞啤酒也开发成功并销往内地市场,目前已经建立的农产品基地几乎全部布局在农业区划确定的最佳适宜区范围,以西藏的绝对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为主。从农业生产效率目标实现的角度,可以认为具有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农产品在生产布局上必然是具备最佳适宜区或次佳适宜区的区位条件。目前西藏自治区规划的农产品产业带和基地原则上属于中观层面的生产布局范畴。

三、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区位选择的市场指向

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与指向性理论最初来自于工业生产布局理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Weber)在他1909年创立的“工业区位”理论中,首先提出单独企业的选定生产地点的立地决策问题。该理论认为工业企业建设的决策者应当依据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原则,按照资源条件、劳动力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条件等,综合性地选择出一个最佳的空间区位。韦伯借用物理学的引力概念,提出了工业生产布局理论的所谓“指向”的概念。生产布局的指向即指生产地点(厂区、基地)在各种制约生产成本和收益(利润)因素、条件下的最佳区位选择的方向,在企业空间地点的确定上带有动态的矢量特征。

微观层面上的农产品基地建设是指在广袤的农业产区(面)、产业带(线)上的“点”的空间构成单元,原则上以村级社区(合作社)、农业企业为经营载体,集约种植面积和生产设施占地面积多为数百亩以下。其中蔬菜、瓜果栽培的大棚温房“设施农业”和生猪、奶牛、禽蛋等养殖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类似于工业布局中的厂区区位“点”的基本特征。同时,由于农业生产布局中的基地建设区位选择已经考虑了资源环境条件和当地劳动力供给条件,加之地租因素在西藏现阶段还不突出,所以在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区位选择时,主要是在农业区划的最佳适宜区空间范围约束、无地租费用与劳动力充分供给的假设前提下,以与市场密切相关的要素为核心来对基地区位选择的指向进行判断。这里将农产品基地区位选择的市场指向具体分解为以下3个方面:

1.农产品基地区位的市场有效需求(消费能力)指向

西藏地处边疆,交通封闭,人口以农牧民为主,消费购买能力有限。但随着西藏城乡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拉萨、日喀则等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与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西藏农产品市场的有效需求有了明显增进。近年来,西藏农业结构调整,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在拉萨、日喀则、林芝等城镇附近试点推广,农产品品种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使时令蔬菜水果乃至花卉实现了就地生产与就地供应,不仅极大地丰富拉萨市民的餐桌,还拉动了拉萨近郊“农家乐”等形式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此外,由于西藏城镇居民的食物结构的改变,使生猪、肉鸡、鲜奶、鸡蛋等生产与供应大幅度增加,带动了相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产品也基本实现本地化供给,并逐渐成为调节与稳定本地农产品市场价格的重要参与者。

近年来,西藏的对外开放和边境贸易的扩大,也增加了西藏农产品的市场有效需求。目前西藏自治区级外贸企业300多家,各地(市)、大部分县也具有数量不等、规模不齐的外贸企业。西藏还是全国夏秋旅游胜地,“雪域高原”对内地与境外游客有着神奇魅力,每年有大量游客到西藏旅游。西藏的林下产品(如蕨菜、食用菌)为重要的出口、外销农产品,生产主要集中在昌都、林芝地区,通过公路、航空方式销往内地或向国外出口。藏药材(如虫草)等产品主要由产地流入拉萨等城镇,销售到内地或以旅游产品方式通过游客携带出西藏。日喀则地区利用毗邻尼泊尔的地域优势,目前在该地区发展的马铃薯种植和淀粉加工生产,开辟了大宗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途径。目前的西藏农产品基地主要分布在城镇有效需求人口集聚的城镇郊区和流动人口、国内外游客集中的干线公路沿线的农产品生产适宜区。

2.农产品基地区位的交通、流通条件指向

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原则上包括商业贸易流通组织机构、交通运输条件和物流产业三个方面。其中交通运输条件对流通的制约作用在西藏这类高寒边远地区尤其明显。长期以来,西藏经济建设一直以交通建设为先导,国家始终是建设西藏政府投资的主体。西藏的交通运输业以公路为主,但是高原公路运输的能耗高、运输能力低、劳动力占用多,经济效益差。西藏高原进入雨季后,容易出现公路塌方等问题,对一些鲜活农产品及时供给市场有一定的风险性。近年来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铁路运输对扩大农产品物质的区际流通起到了增进作用,尤其是对大宗的玉米等饲料粮和化肥、农用柴油等产品的运输由西北地区进入西藏,有运输成本等方面的优势。西藏航空主要以客运为主,但对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航空运输方式的优势也日益凸显。目前西藏拉萨城区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与国内其他地区大城市的零售价格基本相当或略高,但外地输入的蔬菜等价格要高出20%左右,水果价格高出30%左右,均属于正常的区域市场价格的范围。目前西藏农产品基地建设在选址方面主要选择靠近农产品消费点或集散地,这一指向对降低销售流通的运输成本十分有利。在保证生产者的正常收益和流通组织的合理利润率的前提下,西藏农产品基地建设所供应的农产品价格可以控制在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基本满意的区间。目前西藏已经建立的农产品基地绝大多数分布在川藏公路等交通干线两侧和拉萨、日喀则、林芝等重点城镇附近。

3.农产品基地区位的加工原材料批量需求和附加值指向

西藏自治区的粮食、牦牛肉等农产品商品率偏低,交通等市场流通与区际贸易的条件差。从理论上讲,西藏的大宗农产品的市场具有突出的封闭性,西藏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主要由区内市场的供需关系来决定。农产品市场几乎与国内其他大区的市场之间缺乏价格传导的联系。西藏重要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所形成的产品以区内流通消费为主,其附加值形成有限,利润水平也不会太高。所以支持西藏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长远手段,是对部分有价格增值潜力的农产品继续深加工,销售到广大内地市场和国际市场。目前可以进行价格增值的农产品主要有青稞、牦牛肉、油菜籽、马铃薯、山羊绒等,西藏的牦牛肉仅少数通过加工销往内地市场。牦牛乳除了拉萨等少数城镇附近以鲜奶形式供应市场外,绝大多数牦牛乳都就地生产成传统的酥油产品在区内市场销售。西藏的牦牛皮、毛、绒制品主要由牧区流入昌都、拉曲、拉萨、日喀则等城镇,粗加工后销往青海、四川、甘肃等周边省。西藏绒山羊的肉、皮、毛大多数为牧民自用,而绒则大部分作为原材料以订单方式销售到内蒙古、河北、新疆等羊绒加工企业;少数出口到英国、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西藏农产品加工落后,除了技术因素外,主要是缺乏大宗原材料供给,原材料不仅价格偏高,质量也普遍达不到工业化加工的要求。农产品价格的原材料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水平低,生产商利润率达不到平均水平,不愿意投资建厂和建立原材料市场基地。由于西藏从事农业的自然环境条件明显比内地差,其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偏低,因此在统一市场价格体系的背景下,农牧民的产品收益偏低。据调查,西藏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依靠对口援助的省市政府扶持建立,需要建立大宗原材料生产基地来保障原材料批量供给,通过适度的规模经营,达到正常的利润率和加工过程附加价值。为了降低加工成本和增加加工品的附加值,形成与外地产品的竞争优势,西藏目前在加工原材料的农产品基地的区位选择上,主要倾向于在“一江两河”核心农区的交通干线附近与拉萨等城镇郊区,其厂区位置都要求在加工企业原材料的合理运输半径之内。

四、完善西藏高原农产品基地生产布局与区位选择的对策措施

1.在满足资源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实现从核心农业区率先突破

在西藏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中,为了扩大基地建设的成效,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可以通过若干成功的试点单位,在农业生产区域分工和比较利益的基础上,由“点”到“面”的在农业适宜区范围内建立若干基地,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品生产集中区或产业带。西藏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布局上,要考虑充分利用相类似的气候带、交通线和城镇居民点,相对集中分布和形成优势产品的集中产地或产业带。要突出拉萨、日喀则、林芝等中心城镇近郊的基地建设,突出西藏的“一江两河”核心农业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圈层结构,配套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加强水利、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通过采取“中心突破,逐次推移”的农产品基地建设的生产布局战略,有序推进和实现西藏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和商品化生产。

2.以政府投资为先导,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增加投入和农牧民参与

西藏自治区的农牧业效益偏低,投资回收慢,风险大。从2009年西藏自治区农村资金投入的结构分析判断,西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已经成为农村投资的主体,其比重已经占到总投资额的61.5%左右。中央财政对西藏的转移支付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和二、三产业,农村地区的生产性投资中地方性投资的比重较高,占到投资总额的64.6%。目前西藏农村投资中交通、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资金比重较大,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性直接的投资比重为6.09%。相关统计数据也反映出目前西藏农村居民的投资自筹能力有限,对农业的贷款规模偏小。近年来当地发展起来的民间资本主要投资于二、三产业,农业投资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往往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出发点,为有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项目提供了相当大比例的无偿资金和低息贴息贷款,或对经营单位实行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来促进和稳定农产品基地的民间资本运作。在农村的政府投资项目中,农户多以投劳、物质折价方式参与有关活动,直接的现金投入很少。据统计,目前西藏农牧民的收入中,有30%-50%来自于政府财政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补贴(如良种、农机等补贴)。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粮食等农产品基地建设项目仍然要保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的模式。但对于生猪、禽蛋、蔬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则可以在进入正常经营阶段后,逐步转变到以民间资本和农户的投入为主的模式。

3.充分依靠“对口援助”机制,在相关省、市提供规划、资金和技术支持下进行

西藏农业发展的资金、技术投入的外部输入性明显,长期主要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加以推动。西藏地处边疆,经济建设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匮乏,尤其是农村地区和农业部门,经济水平有限,资金积累困难;广大农牧民缺乏现代农业的科学技术知识,基层农牧业技术人员尤其缺乏。近年来中央采取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西藏的模式,投入资金、技术和人才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西藏目前已经建设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多数是对口支援的结果。其中山东、福建、北京等省市在西藏发展蔬菜、水果、奶制品加工、生猪等引种、推广、培训、生产方面成效突出。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对口援助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有的项目采取打破自治区内部的行政区划、按单项全面负责的运作模式,成效可能会更加显著。

4.加强政府对农产品市场供给流通和物流服务的支持力度

西藏高原重要农产品基地建设所需要发展的农产品,几乎全部属于西藏自治区区内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一些产品存在长途运输困难和运输成本偏高的问题。如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产品都不同程度存在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消费特点,具有以接近消费地来建立生产基地和储备设施的客观要求。然而同时,假如鲜活农产品一旦出现市场滞销现象,将对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产者形成毁灭性的打击。农产品基地建设所增加的农产品可以直接增加当地的市场供给数量,而且也有利于控制地区性的物价指数的不合理上涨。政府应当采取减少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的政策,如减免农产品流通企业和个体户的税费,完善县界市场的流通信息、中介服务功能;建设农产品贸易场地、仓储等公共设施,调节产品市场供需,调控农产品价格;建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目前西藏的地区、县一级城市已经普遍建立了农畜产品交易市场,与产地的集贸市场、商品交易会等构成了流通网络的基本构架。但大多数边远地区还缺乏现代化流通的基础设施和市场信息、交易监察等机构,参与流通的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匮乏。西藏农产品基地建设后形成的农产品供给能力预期,需要对原有的商品流通产业进行改造和创新发展,形成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产业。

[1]张履鹏.农业区划与布局[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从经济角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政策的探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3]周起业.西方生产布局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陈印军.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四大重点产业[J].中国农业信息,2003,(1).

猜你喜欢

西藏基地农产品
都是西藏的“错”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我的基地我的连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