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有效教学”:一种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2014-11-28顾正理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钟面时针分针

顾正理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近些年来深受教育专家、教育部门及一线教师的关注。然而,笔者在各类数学公开课中仍不免发现一些“非有效教学”——即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现象的存在。事实上,这些“非有效教学”现象无疑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学资源,也是一本重要的“教材”,对其进行解读,有利于教师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为了“非有效教学”的价值回归——走向“有效”,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教学中的非有效教学行为进行追问,并作出对策上的思考。

现象一:“要想时针指着‘8,除非敲掉钟面才能做到”

一位教师执教《认识时分》,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先让学生各自在钟上拨一拨8时10分,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拨出时间,接下来教师便拿着台上的钟反馈:显然时针稍微超过了“8”,而分针正好指着“2”。

师:拨的对吗?

生1(迫不及待,大声):不对!时针应正好指着“8”。

师(有点吃惊、反感):是吗?

生2:不是!时针应超过“8”一点。

师(面露喜色):为什么时针不是正好指着“8”?

生2:因为8时,时针正好指着“8”,分针指着“12”,所以8时10分时,时针应超过“8”一些,分针应指着“2”。

师(高兴):说得真好!所以(8时10分)要想时针指着“8”,除非敲掉钟面才能做到……

案例之所以引发笔者的思考,正因为教师对学生1的草率、不耐烦的态度。其实,对几时几分时的时针位置判断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之一,原因可能是分针转到“2”动作比较明显,而时针的转动不明显——可能由学生观察不仔细造成;也可能由学生的想当然造成——“8时10分”时针当然指着“8”了。本来学生1的错误认知应当是自然生成的可有效利用的重要课堂教学资源,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所在,而教师却对“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并不欢迎,相反,很不耐烦地让他人给予纠正,并对符合自己心意的学生2进行了表扬,同时“粗暴”地认为只有敲掉钟面才能让时针指着“8”。其实,敲掉钟面就能办到吗?显然,如果指针不坏,内部的转动功能无损害,时针仍然不会指着“8”,何况教师也只是说说而已,并非真地要敲掉钟面来证明一下,这就意味着这样的言辞没有说服力,这样的教学行为是负效的。

笔者认为,这里的明智之举是“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学生的内需出发,让学生1再次拨动指针,在动手中充分地感知到时针转动虽“慢”,但它的行动与分针始终是同步的。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中暂时遇到了障碍或者困难时,教师不是急着让他人去告知他,而是智慧地引领他自己走出困境,使得他重获成功,重树自信,这也符合数学课标倡导的“推迟判断”的评价要求。

现象二:“到底成不成立,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研究”

一位教师在区级借班公开课上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时,教师先让学生1带着学案在展示台上边汇报边展示■、■、■、■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然后教师要求台下的学生向台上学生1质疑。

师:还有问题吗?

生2:如果分子、分母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还不变吗?

生1:分子、分母只有同时乘除同一个非0的数,分数的大小才不变。

师(对着生2):他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2:不满意。我认为加减同一个数有时也能行。

生3:我也认为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迟疑了一会):对于加减问题,我们先放一放。

……

师(课尾):刚才有同学提到分子、分母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如(师板书)■=■到底成不成立,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研究。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好,能让学生在自学、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汇报,同时让台下的学生向其质疑。可贵的是,学生2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惜的是,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虽然在课尾执教者提到了这个问题,但可能因为时间不足或是教育观念问题——有意识留到课后让学生研究,使得这个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方式成为无效的教学行为。其实,这种“既问之,又弃之”的教育想象不是偶然的,在不少公开课教学案例中都有这种“留待课后解决”的现象。表面看,很有道理,实际上这种“课后研究”往往流于形式,是无效的,也使得问题的解决错过了最佳时机。

在上述案例中,当学生2提出问题之后,同学们虽然有分歧,但执教者完全可以利用一点时间让学生及时讨论或让学生举出反例,相信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学生就会很快明白“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的道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另一个层面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这远比滞后解答或留到课后研究要有效得多。诚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看他对于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不能草率弃之,而应当力争在本节课内解决。

现象三:“即便讲了,学生也不一定懂,还不如不讲”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6页有这样一道连除法习题: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般会列出三种方法:780÷3÷2=130(只);780÷2÷3=130(只);2×3=6,780÷6=130(只)。学生对于前两种计算方法的每步意义的叙述很好,但对于第3种计算方法的意义表达不到位,甚至对第一步2×3结果后的单位都有分歧。后来,笔者通过画线段图(如下图),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第三种方法,理由是:把每只燕子每天吃的害虫只数看作1份,2×3就表示780只里应有这样的6份(因而这步不写单位);780只除以6份就得到1份是多少只害虫(也就是每只燕子每天吃的害虫只数)。

但当笔者和同年级的教师交流时,却发现了与笔者不同的想法和做法。A老师说:“第三种方法,学生难于理解,所以教学中我并未引导学生理解,只要学生会列式就行了。”B老师说:“第三种方法即便讲了,学生也不一定懂,还不如不讲。”C老师说:“教学用书中明确指出,由于第三种方法的意义学生难以叙述清楚,不提倡这种方法,所以教学中我并未注重其意义。”D老师说:“对于2×3的意义我自己都感到模糊,何况学生?”

的确,第三种方法如果光凭口头语言叙述,确实很抽象,很不好懂。但是不能因为学生不好懂,教参不提倡,就不讲了,如若这样显然不合适,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后续学习。因此,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他们带着问号继续学习。

当我们面对那些学生不好懂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讲,更要会讲——因地制宜地运用图解法、列举法、假设法、实验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让学生识得庐山真面目。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谦虚好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要深钻教材、教法、学法,汲取数学专业知识的营养,要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研讨沙龙、会课观摩,在实践与反思中前进。

总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那些非有效教学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涉及到许多方面。个中原因虽然有时与学生有关,但主要是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智慧、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条件等相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更要在实际的教学中精心组织,灵动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即便出现了“非有效教学”现象,教师也能很快地实现其“有效”价值的回归,让课堂更加理性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长娟.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2]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盛大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近些年来深受教育专家、教育部门及一线教师的关注。然而,笔者在各类数学公开课中仍不免发现一些“非有效教学”——即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现象的存在。事实上,这些“非有效教学”现象无疑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学资源,也是一本重要的“教材”,对其进行解读,有利于教师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为了“非有效教学”的价值回归——走向“有效”,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教学中的非有效教学行为进行追问,并作出对策上的思考。

现象一:“要想时针指着‘8,除非敲掉钟面才能做到”

一位教师执教《认识时分》,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先让学生各自在钟上拨一拨8时10分,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拨出时间,接下来教师便拿着台上的钟反馈:显然时针稍微超过了“8”,而分针正好指着“2”。

师:拨的对吗?

生1(迫不及待,大声):不对!时针应正好指着“8”。

师(有点吃惊、反感):是吗?

生2:不是!时针应超过“8”一点。

师(面露喜色):为什么时针不是正好指着“8”?

生2:因为8时,时针正好指着“8”,分针指着“12”,所以8时10分时,时针应超过“8”一些,分针应指着“2”。

师(高兴):说得真好!所以(8时10分)要想时针指着“8”,除非敲掉钟面才能做到……

案例之所以引发笔者的思考,正因为教师对学生1的草率、不耐烦的态度。其实,对几时几分时的时针位置判断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之一,原因可能是分针转到“2”动作比较明显,而时针的转动不明显——可能由学生观察不仔细造成;也可能由学生的想当然造成——“8时10分”时针当然指着“8”了。本来学生1的错误认知应当是自然生成的可有效利用的重要课堂教学资源,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所在,而教师却对“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并不欢迎,相反,很不耐烦地让他人给予纠正,并对符合自己心意的学生2进行了表扬,同时“粗暴”地认为只有敲掉钟面才能让时针指着“8”。其实,敲掉钟面就能办到吗?显然,如果指针不坏,内部的转动功能无损害,时针仍然不会指着“8”,何况教师也只是说说而已,并非真地要敲掉钟面来证明一下,这就意味着这样的言辞没有说服力,这样的教学行为是负效的。

笔者认为,这里的明智之举是“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学生的内需出发,让学生1再次拨动指针,在动手中充分地感知到时针转动虽“慢”,但它的行动与分针始终是同步的。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中暂时遇到了障碍或者困难时,教师不是急着让他人去告知他,而是智慧地引领他自己走出困境,使得他重获成功,重树自信,这也符合数学课标倡导的“推迟判断”的评价要求。

现象二:“到底成不成立,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研究”

一位教师在区级借班公开课上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时,教师先让学生1带着学案在展示台上边汇报边展示■、■、■、■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然后教师要求台下的学生向台上学生1质疑。

师:还有问题吗?

生2:如果分子、分母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还不变吗?

生1:分子、分母只有同时乘除同一个非0的数,分数的大小才不变。

师(对着生2):他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2:不满意。我认为加减同一个数有时也能行。

生3:我也认为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迟疑了一会):对于加减问题,我们先放一放。

……

师(课尾):刚才有同学提到分子、分母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如(师板书)■=■到底成不成立,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研究。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好,能让学生在自学、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汇报,同时让台下的学生向其质疑。可贵的是,学生2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惜的是,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虽然在课尾执教者提到了这个问题,但可能因为时间不足或是教育观念问题——有意识留到课后让学生研究,使得这个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方式成为无效的教学行为。其实,这种“既问之,又弃之”的教育想象不是偶然的,在不少公开课教学案例中都有这种“留待课后解决”的现象。表面看,很有道理,实际上这种“课后研究”往往流于形式,是无效的,也使得问题的解决错过了最佳时机。

在上述案例中,当学生2提出问题之后,同学们虽然有分歧,但执教者完全可以利用一点时间让学生及时讨论或让学生举出反例,相信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学生就会很快明白“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的道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另一个层面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这远比滞后解答或留到课后研究要有效得多。诚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看他对于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不能草率弃之,而应当力争在本节课内解决。

现象三:“即便讲了,学生也不一定懂,还不如不讲”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6页有这样一道连除法习题: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般会列出三种方法:780÷3÷2=130(只);780÷2÷3=130(只);2×3=6,780÷6=130(只)。学生对于前两种计算方法的每步意义的叙述很好,但对于第3种计算方法的意义表达不到位,甚至对第一步2×3结果后的单位都有分歧。后来,笔者通过画线段图(如下图),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第三种方法,理由是:把每只燕子每天吃的害虫只数看作1份,2×3就表示780只里应有这样的6份(因而这步不写单位);780只除以6份就得到1份是多少只害虫(也就是每只燕子每天吃的害虫只数)。

但当笔者和同年级的教师交流时,却发现了与笔者不同的想法和做法。A老师说:“第三种方法,学生难于理解,所以教学中我并未引导学生理解,只要学生会列式就行了。”B老师说:“第三种方法即便讲了,学生也不一定懂,还不如不讲。”C老师说:“教学用书中明确指出,由于第三种方法的意义学生难以叙述清楚,不提倡这种方法,所以教学中我并未注重其意义。”D老师说:“对于2×3的意义我自己都感到模糊,何况学生?”

的确,第三种方法如果光凭口头语言叙述,确实很抽象,很不好懂。但是不能因为学生不好懂,教参不提倡,就不讲了,如若这样显然不合适,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后续学习。因此,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他们带着问号继续学习。

当我们面对那些学生不好懂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讲,更要会讲——因地制宜地运用图解法、列举法、假设法、实验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让学生识得庐山真面目。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谦虚好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要深钻教材、教法、学法,汲取数学专业知识的营养,要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研讨沙龙、会课观摩,在实践与反思中前进。

总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那些非有效教学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涉及到许多方面。个中原因虽然有时与学生有关,但主要是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智慧、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条件等相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更要在实际的教学中精心组织,灵动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即便出现了“非有效教学”现象,教师也能很快地实现其“有效”价值的回归,让课堂更加理性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长娟.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2]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盛大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近些年来深受教育专家、教育部门及一线教师的关注。然而,笔者在各类数学公开课中仍不免发现一些“非有效教学”——即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现象的存在。事实上,这些“非有效教学”现象无疑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学资源,也是一本重要的“教材”,对其进行解读,有利于教师吸取经验教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为了“非有效教学”的价值回归——走向“有效”,教师有必要对课堂教学中的非有效教学行为进行追问,并作出对策上的思考。

现象一:“要想时针指着‘8,除非敲掉钟面才能做到”

一位教师执教《认识时分》,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先让学生各自在钟上拨一拨8时10分,然后请一名学生上台拨出时间,接下来教师便拿着台上的钟反馈:显然时针稍微超过了“8”,而分针正好指着“2”。

师:拨的对吗?

生1(迫不及待,大声):不对!时针应正好指着“8”。

师(有点吃惊、反感):是吗?

生2:不是!时针应超过“8”一点。

师(面露喜色):为什么时针不是正好指着“8”?

生2:因为8时,时针正好指着“8”,分针指着“12”,所以8时10分时,时针应超过“8”一些,分针应指着“2”。

师(高兴):说得真好!所以(8时10分)要想时针指着“8”,除非敲掉钟面才能做到……

案例之所以引发笔者的思考,正因为教师对学生1的草率、不耐烦的态度。其实,对几时几分时的时针位置判断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之一,原因可能是分针转到“2”动作比较明显,而时针的转动不明显——可能由学生观察不仔细造成;也可能由学生的想当然造成——“8时10分”时针当然指着“8”了。本来学生1的错误认知应当是自然生成的可有效利用的重要课堂教学资源,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所在,而教师却对“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并不欢迎,相反,很不耐烦地让他人给予纠正,并对符合自己心意的学生2进行了表扬,同时“粗暴”地认为只有敲掉钟面才能让时针指着“8”。其实,敲掉钟面就能办到吗?显然,如果指针不坏,内部的转动功能无损害,时针仍然不会指着“8”,何况教师也只是说说而已,并非真地要敲掉钟面来证明一下,这就意味着这样的言辞没有说服力,这样的教学行为是负效的。

笔者认为,这里的明智之举是“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学生的内需出发,让学生1再次拨动指针,在动手中充分地感知到时针转动虽“慢”,但它的行动与分针始终是同步的。因此,当学生在学习中暂时遇到了障碍或者困难时,教师不是急着让他人去告知他,而是智慧地引领他自己走出困境,使得他重获成功,重树自信,这也符合数学课标倡导的“推迟判断”的评价要求。

现象二:“到底成不成立,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研究”

一位教师在区级借班公开课上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这课时,教师先让学生1带着学案在展示台上边汇报边展示■、■、■、■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然后教师要求台下的学生向台上学生1质疑。

师:还有问题吗?

生2:如果分子、分母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还不变吗?

生1:分子、分母只有同时乘除同一个非0的数,分数的大小才不变。

师(对着生2):他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2:不满意。我认为加减同一个数有时也能行。

生3:我也认为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迟疑了一会):对于加减问题,我们先放一放。

……

师(课尾):刚才有同学提到分子、分母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如(师板书)■=■到底成不成立,请同学们课后去研究研究。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好,能让学生在自学、小组交流的基础上,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汇报,同时让台下的学生向其质疑。可贵的是,学生2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可惜的是,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虽然在课尾执教者提到了这个问题,但可能因为时间不足或是教育观念问题——有意识留到课后让学生研究,使得这个生成性问题的解决方式成为无效的教学行为。其实,这种“既问之,又弃之”的教育想象不是偶然的,在不少公开课教学案例中都有这种“留待课后解决”的现象。表面看,很有道理,实际上这种“课后研究”往往流于形式,是无效的,也使得问题的解决错过了最佳时机。

在上述案例中,当学生2提出问题之后,同学们虽然有分歧,但执教者完全可以利用一点时间让学生及时讨论或让学生举出反例,相信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学生就会很快明白“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减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的道理,这也有利于学生从另一个层面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这远比滞后解答或留到课后研究要有效得多。诚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看他对于生成性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不能草率弃之,而应当力争在本节课内解决。

现象三:“即便讲了,学生也不一定懂,还不如不讲”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6页有这样一道连除法习题: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一般会列出三种方法:780÷3÷2=130(只);780÷2÷3=130(只);2×3=6,780÷6=130(只)。学生对于前两种计算方法的每步意义的叙述很好,但对于第3种计算方法的意义表达不到位,甚至对第一步2×3结果后的单位都有分歧。后来,笔者通过画线段图(如下图),引导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第三种方法,理由是:把每只燕子每天吃的害虫只数看作1份,2×3就表示780只里应有这样的6份(因而这步不写单位);780只除以6份就得到1份是多少只害虫(也就是每只燕子每天吃的害虫只数)。

但当笔者和同年级的教师交流时,却发现了与笔者不同的想法和做法。A老师说:“第三种方法,学生难于理解,所以教学中我并未引导学生理解,只要学生会列式就行了。”B老师说:“第三种方法即便讲了,学生也不一定懂,还不如不讲。”C老师说:“教学用书中明确指出,由于第三种方法的意义学生难以叙述清楚,不提倡这种方法,所以教学中我并未注重其意义。”D老师说:“对于2×3的意义我自己都感到模糊,何况学生?”

的确,第三种方法如果光凭口头语言叙述,确实很抽象,很不好懂。但是不能因为学生不好懂,教参不提倡,就不讲了,如若这样显然不合适,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后续学习。因此,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他们带着问号继续学习。

当我们面对那些学生不好懂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讲,更要会讲——因地制宜地运用图解法、列举法、假设法、实验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让学生识得庐山真面目。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谦虚好学,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要深钻教材、教法、学法,汲取数学专业知识的营养,要积极参与校内校外的研讨沙龙、会课观摩,在实践与反思中前进。

总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那些非有效教学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涉及到许多方面。个中原因虽然有时与学生有关,但主要是与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智慧、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条件等相关。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更要在实际的教学中精心组织,灵动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即便出现了“非有效教学”现象,教师也能很快地实现其“有效”价值的回归,让课堂更加理性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李长娟.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2]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盛大启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三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钟面时针分针
画时针
正确的钟面时间
画分针
这个极简的壁钟,连钟面都省去了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计算钟表角度有方法
看镜面上的时间
巧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单元同步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