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2014-11-22王亚楠王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哈萨克族伊犁

王亚楠+王平

摘 要:哈萨克族作家艾克拜尔·米吉提是新疆哈萨克“民考汉”青年亚文化作家群的先驱者,双语学习的经历使他受到了哈萨克文化与汉文化的双重熏陶,并逐渐内化成一种跨文化眼光。他的书写具备了与时俱进的现代性,而民族意识始终蕴藏在他的文字中。

关键词:哈萨克族 伊犁 现代性 民族意识

艾克拜尔·米吉提是新疆哈萨克“民考汉”青年亚文化作家群的先驱者,是新时期哈萨克族文学转型期的代表人物。他于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发表几十篇小说、散文、评论以及译文。1979年,其处女作《努尔曼老汉和他的猎狗巴力斯》荣获该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而一举成名。短篇小说《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获得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短篇小说《灰色的新楼群》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时期优秀文学作品奖。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存留在夫人箱底的名单》,还出版小说的哈文译本《瘸腿野马》《蓝鸽、蓝鸽……》,传记文学《穆罕默德》等等。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小说创作曾得到作家王蒙和文学评论家周政保、陈柏中以及一些哈萨克族学者和评论家的好评。

艾克拜尔·米吉提作为天山脚下的一位作家,当外来文化如洪水般涌入孕育哈萨克民族的大草原时,他冷静地重新审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不断解放思想、更新文学观念,逐渐养成了一种开阔的跨文化视野。他的创作具备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性,同时,在他的现代性创作中,他始终带着深厚的民族意识。艾克拜尔·米吉提是新时期的双语作家,他是在全球化语境中进行创作的,他的作品,无论是早期的《努尔曼大叔和他的猎狗巴力斯》,还是最近的《群山与莽原》《风化石带》,都无形中透露着他所受到的哈萨克文化、汉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多重影响,尤其是后期的作品更加凸显了他在双语复合型思维引导下的跨文化眼光。

一、故乡伊犁——艾克拜尔·米吉提笔下的桃花源

新疆有着独特的魅力,既有沙漠雪山,又有森林草原,无处不在地展示着它特有的自然美。然而,由于它地理上的边疆性,导致了它文学上相对的边缘性。对于少数民族而言,“我们的边缘性,就是我们的资产。”[1]艾克拜尔·米吉提充分运用了这一资产,将孕育自己成长的边疆展现在了众人面前,不浮华,不藻饰,更多的是心灵的体会,是美的传递。他的创作,极富含蓄性与深邃性,故乡伊犁在他的笔下,就是纯净美好的桃花源。

在小说中,几乎处处可见对风景的描写。蓝天、雪山、草原、湖水、村庄……那动人心魄的美丽与纯净,让人不禁对新疆产生无限的向往。同时,作者的景物描写又带有与他自身成长经历密切相关的情思和格调,有着浓郁的哈萨克族气息。比如在《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中多次提到的那汪连接了吐尔逊江和哈丽黛的水塘:

“早春的太阳斜挂在东边的天空,泛着绿光的水塘,像一块明净的镜面……水塘对面是一片静静地欣赏着自己柔嫩身姿的小柳树林,柳树林深处掩映着一排土屋,从那里时时传来阵阵鸡鸭鸣叫声,与从老坎上边隐约传来的歇工的人们的嬉笑声混在一起,在这恬静的水塘上空悠悠颤荡。”[2]

“……泉水汇集在一起静静地钻过木桥,流进不远的水塘里,宛若一只不知困倦的蓝色眼睛,默默地凝视着晶莹的蓝天。”[3]

“四周静悄悄的,唯有泉眼里的水,带着大地心底的羡叹汩汩喷涌。层层涟漪却在悄无声息地用它柔软洁净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哈丽黛那被渐渐暗淡下去的晚霞倒映在水面上的模糊身影……”[4]

作家描写的景色温暖而又朴素,无需太多的修饰,只需最简单的文字、最真诚的叙述便将一个安静的村落、一群热情的人展现在读者面前,草原上的一汪泉水,因为两颗跳动的心灵而变得楚楚动人。童话般的小说《天鹅》里面对神秘而又美丽的草原的描写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她仰起头来望着深邃的苍穹,就在这一刹那,一幅奇异的图景映现在她眼前——在蓝幽幽的天幕上,有两朵小小的白云越过她头顶,飞向赛里木湖上空。不,那不是白云,分明是两只比白云还要洁白的天鹅!”[5]

赛里木湖上空两朵缓缓飞过的“白云”,那会是一种怎样的美好?怎能不让人对新疆的美心生向往呢?“太阳明显地向西移去,远远望去,赛里木湖上已经涌起层层浪涛。在靠近岸边的水面上,波浪划出一道道清晰的白色线条,可是现在还听不到一丝涛声。湖心深处的色彩是多么富于变幻啊!瞧吧,忽而变作蔚蓝,忽而变作墨绿……”[6]表现色彩的词语在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创作中运用得很娴熟,这篇《天鹅》里面主要是通过一个六岁女孩哈丽曼茜的视角去描写草原,孩童眼里的草原多了一层美丽和神奇,将读者带进一个纯净透明的童话世界。又如在《车祸》中,对阿赫拜塔勒山、赛里木湖的描写:

“……坦荡荡的草原张开它那辽阔的怀抱迎面扑来……转眼间在极目所及的地平线尽头,出现了一道长长的锯齿形白线,不一会儿,那平坦的地平线消失了,白色的锯齿一个个凸现出来,变成了一座座清晰的雪峰——那雄伟的阿赫拜塔勒山的庞大胴体,已经巍然屹立在眼前。可是,当蔚蓝色的赛里木湖突然闪现的时候,阿赫拜塔勒山的雪峰又一下退居到遥远的湖那一边去了。”[7]

这是在行走的车上看到的草原、雪山和湖水,流动的风景在作者笔下变得清晰而灵动,凸显了作家成熟的写作手法和深厚的写作功底,语言流畅自然,对景物描写的把握恰到好处,不是干瘪地描述,不是铺张地渲染,而是作者将自己内心深处对草原浓重的爱恋凝聚在笔尖,在纸上画出了一幅又一幅极具草原风情的美妙图景。如果这片土地不曾孕育他,如果不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他的作品是不会有这样强烈的感染力的,内心深处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早已无形中渗入进了作者作品的字里行间。

二、民族的喜与悲、人性的美与丑

在艾克拜尔·米吉提的作品中,风景描写是很鲜活的一笔。然而,在勾画新疆美好景致的同时,他也以自己的民族为题材,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用冷静的目光揭露了人性的美与丑,把哈萨克族的民族性格以及自身对本民族发展的忧虑融入其中,他的作品不是仅仅空谈所谓民族特色的表面文章,而是有着深刻思想意识的文学作品。事实是,各民族特性在生产、消费、生活标准等方面变得越来越不明显,民族性的表现形式改变了:即表现在精神文化和民族自我意识的形式上。因而,文学的民族特色有时更强烈地表现在作家的主体意识之中,表现在他们的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意识的强化上[8]。所以,艾克拜尔·米吉提在创作中逐渐以一种开阔的现代民族意识为主导,创作出“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优秀作品。

王蒙曾为他的作品集《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作序:“和那些执笔以前头脑里装满了套子——那怕是很圆、很耀眼也很曲折的套子——作者不一样,他从来不根据现成的套子去填充一点生活或者编造许多情节以敷衍成篇。相反,他注视并思索着生活的各个侧面,努力从生活中捕捉人物的情感、纠葛、画面、冲突,向小说创作做出自己的独特的提供。也许他到现在提供的东西还不够宏伟和深邃,然而它毕竟是特独的,不会和任何人或任何‘流派‘浪潮重复的,这样,这些作品就取得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作者1980年创作的作品《遗恨》是一个极具现代意识的古老的故事,开头指出故事是爷爷讲述的:在一个古老的年代,贾尔肯和居玛莱分别是“主人”焦勒克和巴雅洪的巴特尔,他们生来具有哈萨克汉子的勇敢、机智,不畏艰险:“贾尔肯双手庄重地接过主人的短剑,插进了右靴筒里,解下自己的佩剑插进左靴筒里,便看都没看我们一眼,轻轻跃起身来,猫腰敏捷地向熟睡的黑熊摸去……”[9]居玛莱一次趁夜劫走焦勒克的马群,贾尔肯与他单打独斗将他降服,居玛莱说话算数,将盗走的马群赶了回来。主人赏识居玛莱的勇敢,将他留了下来。一山难容二虎。居玛莱想悄悄离开,但在冰达坂上中了贾尔肯的埋伏。一年后,贾尔肯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死前他向好友承认了自己暗中袭击了居玛莱,并表达了内心的忏悔。这是一个关于人性本善的故事,好胜的英雄贾尔肯可以勇敢地战胜自然的力量,却无法在与人的争斗中保持清醒,他好胜的性格逐渐变成了他人性的弱点,使他丢掉了正义、公平,偷袭了对方,最后自己也中了埋伏。临死之时,他内心最初的善良让他感到悔恨与痛苦,所以把真相告诉好友并拜托好友为居玛莱做一次乃孜尔[10]。哈萨克儿子的勇敢震撼人心,而人性的弱点又发人深省。这里不是宣扬哈萨克族勇敢的民族性格,而是对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内心深处人性弱点的抨击。

《在草原濛濛的雨夜里》也是一篇在现代性书写中注入民族意识的优秀作品,作品以一张普通的照片开篇,以倒叙的形式描述了在草原的雨夜里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我”在服役的时候被分到一位叫哈森的哈萨克老人家里,并且受到了全家热情的招待。一年之后,我复员了,又赶上“一打三反”运动,我担任了一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秘书,又很巧合地住进了哈森老爹的家里,此时“我”已经与哈森老爹一家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可是之后哈森老爹被莫名检举,当天没有再回家。“我”出于内心的愧疚,再也没有勇气住下去就搬离了哈森老爹的家,“李叔叔,您干吗要卷铺盖。是我惹您生气了?您真要走吗?”“孩子,难道你再也不打算来喝我烧的奶茶了么,你不能这样走呀……”[11]热情的小萨伊娜茜和老妈妈的挽留是多么真诚!这是哈萨克族与生俱来的善良与热情。多年以后,“我”又去了可爱的萨尔阔布草原,在濛濛的雨夜,遭到了冷遇,后来艾西肯告诉“我”:“因为我们的好客传统曾经一度成为一种罪过,并且为此付出惨痛代价”[12](过去那个时代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太大的伤痛,以至于开始变得小心翼翼),“我”甚至还遇到了狼群,好在最后终于狼狈地逃生,又机缘巧合地住进了哈森老爹的家。老妈妈默默地为“我”烧茶,已经长大的小萨伊娜茜认出了“我”,哭喊着让我出去,“‘呔!莫放肆!一直默默无言的老妈妈向小姑娘喝道。”[13]当小姑娘要把我拽出帐外时,“那言语不多的老妈妈一把拽过小萨伊娜茜,重重地扇了一记耳光‘莫胡闹!怎么能这样对待客人?”[14],在孩童眼里,眼前的“我”是让爷爷离开他们的“罪魁祸首”,她采取了最直接的抗拒,然而,善良的老妈妈仍然视“我”为尊贵的客人,知道我在这茫茫草原上的无助,不计前嫌,拿出唯一的一点吃的招待我,这是哈萨克族善良好客的民族性格使然。主人公“我”——一个汉族的记者,在整个故事中扮演着一个外来者的形象,三次到哈森老爹家里去,三次都得到了热情和真诚的招待,同时,“我”对这个民族也充满了尊敬和热爱。在哈森老爹出事的时候,“我”无法抑制内心的痛苦,笔录依旧是一张白纸,那就是“我”内心对这个家庭的真挚情感的再现,可悲的是,在那样的年代,“我”却不能为哈森老爹做什么。当多年后在草原的雨夜重逢的时候,“我”的愧疚再度涌现,一夜无眠。哈萨克人的善良和宽容让“我”深深爱上了这片草原,“这些年来,我一直思念着草原,思念着那哈萨克老妈妈。”[15]在这里,作者内隐的民族意识再度浮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将哈萨克族的民族性格诠释得十分贴切,一直贯穿全文的“草原”意象是一条纽带,连接着代表外来文化的“我”和代表传统文化的“哈森老爹一家”。

艾克拜尔·米吉提身上流淌的哈萨克族的血液和他所生存的环境早已给他烙上了深刻的民族印迹,作为一个哈萨克之子,之后无论他身处何方,故土的草原、冬不拉的琴声永远牵动着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对本民族的热爱,对本民族发展的密切关注是他从未丢掉过的信仰。就像他的小说《绿茵茵的草坪》里充满了在都市生活中的哈萨克青年对故乡草原的渴望,“告诉您吧,我们哈萨克人从来生活在草原上,那绿色生命就是哈萨克的命根子。”[16] “您知道么,我们是多么地想念那个绿色的世界啊!”[17]将都市里一片不能随意践踏的草坪幻想成故乡的大草原,它永远是艾克拜尔·米吉提难以忘怀的故乡。

三、不灭的信仰、永恒的追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出自佛经《华严经》,意思是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本心,在之后的追求中始终坚持自己最初的信仰,这样才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在文学的求索道路上,不忘最初的信仰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有多少人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写着一些速食的文字,有多少人为了追求物质和权力,将最初的信仰抛弃。少数民族作家在文化多样性的环境中需要“不忘初心”,在将多元文化转为己用的同时,用深厚的民族意识捍卫本民族文化,才能“方得始终”。当全球化的语境充斥着作家文学领域的时候,艾克拜尔·米吉提凭借着双语学习的经历,很好地运用了这一优势,将外来文化中积极向上的部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为本民族文学的发展增加了动力。当他的民族意识注入了时代精神的时候,便成了一种积极的现代民族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虚荣、攀比等种种不良之风充斥着人们的心灵,很多少数民族作家在这样的时代里感到迷茫和痛苦,有一批人选择回归故里,去故乡的怀抱寻求一方净土。然而,当真正离开都市回到自己出生的故土时,却又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都市所给予的便利。这不是一种真正的回归,真正的回归是“不忘初心”,是心灵的回归,精神的回归。艾克拜尔·米吉提的可贵就在于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仍然能够坚持内心的那份信仰,没有这般心灵世界的人,是写不出那样美丽而神秘的新疆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追寻梦想的道路是无止境的,然而给予艾克拜尔·米吉提追寻梦想动力的,是那片草原,是心中不灭的信仰。只有信仰不灭,才能在追寻梦想的路上越走越远。

注释:

[1]台湾原住民文教基金会:《21世纪台湾原住民文学》,台湾原住民文教基金会,1999年版,第110页。

[2][3][4][5][6][7][9][11][12][13][14][15][16][17]艾克拜尔·米吉提:《艾克拜尔·米吉提短篇小说精选》,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页,第69页,第73页,第116页,第117页,第187页,第45页,第92页,第96页,第97页,第112页。

[8]尹虎彬:《论少数民族创作中的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4期。

[10]乃孜尔:丧后宴

(王亚楠,王平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100081)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哈萨克族伊犁
伊犁放歌
新疆哈萨克族鹰舞
适彼乐土
哈萨克族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与饮食结构分析
伊犁将军长庚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哈萨克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
打伞的人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