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戴梓的题画诗

2014-11-22刘成宝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0期

摘 要:清代沈阳流人戴梓,自幼才思敏捷,擅长诗文,十二岁即能写诗,深得当时文坛巨擘钱谦益的赏识,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在谪戍期间诗歌创作以题画诗和赠答友人的诗章为主,题画诗又分为:单纯描写画面内容,题画赠友人,借助画面内容表达作者自身的人生际遇和题画还旧、思友四个方面。表达了作者虽被贬谪但仍旧能够旷达自适,虽被奸人诬陷仍旧能够爱国如家的伟大之情,笔者结合题画诗的渊源及其发展历程探讨戴梓的题画诗,体会戴梓的独特人生际遇。

关键词:戴梓 题画诗 人生际遇

在中华民族灿若星河的历史文化里,诗与画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艺术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便产生了一种新的诗歌题材——题画诗。它不仅代表着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且也以一种新的诗歌题材卓然屹立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当中。故题画诗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文化遗产。清代沈阳流人戴梓在谪戍期间写了一类专门的题材——题画诗。本文主要论述戴梓谪戍期间的题画诗,并从其题画诗中体悟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

一、题画诗的产生及其概念

中国的题画诗历史悠久,它产生于何时,发展历程如何,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它产生于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到了汉代发展为人物画的题榜,在题榜的基础上产生了人物赞,到了唐代题画诗正式形成并达到鼎盛,杜甫是集大成者,其艺术成就对后世题画诗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唐代题画诗仍仅仅只以画为吟咏对象,并没有将诗题于画面之上。诗与画二者的完美结合,达到浑融的艺术境界,始于北宋诗人兼书画家苏轼。他深刻地理解和纯熟地把握诗与画的共同艺术要求和各自的艺术表现手段,强调诗与画的紧密结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题画诗,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纵观题画诗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题画诗是指诗人或画家根据绘画的内容而起兴创作的诗歌。简而言之,即根据绘画所题的诗。就广义而言:题画诗是指赏画者根据画面的内容所赋的诗,可以脱离画面而独立存在,一般不题在画面上,更多的是带有赞画诗的特征。这类诗作,或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而抒发审美体悟,或借画抒怀寄寓家国身世之感,或分析画风而议论画理,或开拓画面而深化意境,内容极为繁复。北宋以前的诗作大多是广义上的题画诗。就狭义而言,题画诗是指画家在作品完成之后而抒发画中之意境所赋的诗,就整个画面而言,诗是画面的一部分,要充分考虑整个画面的布局,并以书法为媒介把诗直接题在画面上。也就是说,诗歌发挥语言艺术的功能,阐发出绘画的主旨,即“有声画”,而绘画发挥其线条艺术色调组合,表现出诗歌的韵味,即“无声诗”。诗书画相得益彰,集三者为一体,形成完美的艺术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就是题画诗在中国绘画中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之所在。

二、戴梓的题画诗

戴梓生于顺治六年(1649年),卒于雍正四年(1726年),字文开,号耕烟老人,浙江仁和人(今杭州人)。自幼才思敏捷,擅长诗文。后半生流放沈阳,“靠鬻书画卖文自给”,直到去世,共计35年。在流放期间他的诗风格迥异、题材宽泛,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主要以题画诗和与流人交往的诗歌为主,不仅表达了他对谪戍期间生活困苦的慨叹,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堪忧和对当地名胜古迹的赞美之情。

谪戍期间戴梓共写了二十余首题画诗,其主要内容为单纯描写画面内容,题画赠友人,借助画面内容表达作者自身的人生际遇和题画还旧、思友四个方面。

(一)单纯描写画面内容

题画诗的产生与诗歌和绘画这两门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诗人借助于自己的“童心”体悟自然,感受万物,并通过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把所见之物,所体之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戴梓在谪戍期间大量的题画诗都是用来描写画的内容。如《题画》云:“春雨新晴长薜萝,好山增得翠微多。邻家应有初开酿,苔滑婆娑曳杖过。”此诗着重写薜荔和女萝在春雨的滋润下茂盛地生长,同时“薜萝”也是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作者以高士自居,渲染作者生活环境的清幽。作者写出了春雨笼罩下得高山、薜萝,以及由于空气潮湿产生的苔藓,以细腻的笔触写尽了春雨过后的悠闲、宁静的生活居住图,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题画赠友人

送别题材的诗歌古往今来一直被传颂,然而通过题画赠友人的题画诗在中国诗歌史上还不多见。戴梓就是其中较有代表的一位,他通过画中的意象、意境来渲染友人的高尚情操和美好品质。如《题画赠陈太史省斋》云:“白云高高晴不开,南国溪山犹在哉。无端一别一万里,今喜风尘归去来。”短短四句体现了作者和友人陈省斋的深厚友谊,作者与友人无端分别一年,一年后重新相见,但二人的情分没有因距离的疏远和时间的久别而减缓,相反而是越来越醇厚,作者以溪山犹在来暗指友谊长存、坚不可摧,通过赠送题画诗来表达作者对友情的赞美之情,画面内容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相得益彰。

(三)借助画面内容表达作者自身的人生际遇

赋诗言志、托物寄情是中国诗人惯用的表现手法,诗人巧妙地结合意象、景物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和理想。如《题画四绝》云:“灵峦如黛草萋萋,未雨先云漾碧溪。似我旧游曾到处,廿年尘土梦中迷。青葱相对鬓毛斑,高士幽招日往还。安得置身图画里,直投茅屋住溪山。翠微东去路横斜,草浅林深处士家。岁月不知人不老,闲随流水认桃花。崖悬古寺白云隈,松听龙吟水听雷。漫道山深人不到,虎纵才扫客还来。”《题画四绝》四首作者通过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人生际遇和人生感慨。康熙十三年(即1674年),戴梓当时26岁,由于精通火器制造,受到康亲王杰书之聘,参与平定耿精忠叛乱。清军获胜后,戴梓随康亲王杰书进京,被康熙帝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在清朝宫廷中制造火器和参与纂修历法。康熙三十年(即1691年),戴梓受到宫中侍卫和西洋人合谋陷害,被流放到关外,时年43岁,流放后戴梓生活条件异常艰辛,举目无亲,人地两生,甚至出现了“典裘寒鬻米”的现象,然而戴梓凭借“诗雄劲,画尽诸家所长,书兼董其昌、米芾”,很快成为辽东地区远近闻名的艺术大家。《题画四绝》就作于此阶段。戴梓的题画诗不仅加深了他与友人及其当时官宦的往来,而且艺术水平极高,促进了当时文化的繁荣,使诗画结合得更加密切。

(四)题画还旧、思友

戴梓的题画诗深受北宋大文豪苏轼的影响,其绘画艺术与诗歌完美结合,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而且也促进了题画诗的广泛流传,戴梓将其发扬光大,将所表达的感情寄于画中。如《题画》云:“山若不出云,林峦少生趣。所以真宰心,常令云来去。羡彼变化姿,构我离奇句。溪水亦多情,日溯云根树。好山久不见,如与故人违。淡墨留清梦,闲吟送落晖。石分流水过,树合乱云归。欲傍前溪隐,亲来筑钓矶。”作者通过描绘无情的山水赋予有情的感慨,通过日久不见山来写日久不见的旧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此外,作者还介于云的流动,来暗写时光的流逝,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之情。现实生活的不得意使诗人不断回想当年的辉煌,诗人借画中的意境回悟逝去的曾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戴梓虽然晚年被流放,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作者内心的世界却是如此的丰满,不仅能诗善画,而且能够从自然界中体悟人生内涵,表达自己独特的人生理念。从戴梓的题画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看到了作者对友情的热爱和珍惜,看到了作者对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钟爱和赞美,作者不仅对友情的事物给予关注,而且对无情的事物也格外的留意,表达了作者坦荡、豁达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李兴盛.东北流人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李兴盛.中国流人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3]马清福.东北文学史[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

[4]张玉兴.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M],辽宁:辽沈书社,1988.

(刘成宝 辽宁大连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116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