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外治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2014-11-21焦海芳张亚勤陕西省神木县人民医院神木719300

陕西中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皮脂腺黄柏黄连

焦海芳 张亚勤 陕西省神木县人民医院(神木719300)

临床资料 本组182例患者全部源于本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107例,女7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30岁;病程1~10年。2组资料在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皮肤病学》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发病与油性皮肤和嗜食辛辣肥甘厚味有关;②好发于面部,或累及胸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可呈对称分布;③皮疹以白头粉刺、炎症性丘疹、红色或暗红色结节,囊肿和瘢痕,部分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④大部分患者伴有口渴,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

系统及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曾经有化妆品和其他外用药物引起皮肤过敏史者除外。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辨证论治结合外治法治疗:以白头粉刺为主者(热毒雍盛型),以桃红四物汤为主方,方拟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丹参、陈皮、浙贝母、黄芩、黄柏、夏枯草、莪术、海藻、牡蛎;红肿炎症明显者(血热炽盛型),以五味消毒饮和黄连解毒汤为主方,方拟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山栀、黄芩、黄连、黄柏、生地、知母、玄参、天花粉;囊肿结节明显者(血热毒痈型),以仙方活命饮为主方,方拟银花、连翘、防风、白芷、当归、陈皮、穿山甲、天花粉、浙贝母、乳香、没药、赤芍、黄芩、黄柏;月经前加重者加当归、香附、益母草;大便干燥者加大黄、黄连;皮肤油腻者加茵陈、青蒿、薏苡仁、苍术、茯苓。常用量,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进行随访。

中药面膜治疗:大黄、黄连、黄柏、生地榆,干燥 研粉120目,装入瓷瓶备用。使用时用温水洁面,取中药面膜粉10g用生理盐水调粉外敷,30min后揭去,清洁皮肤,每周3 次[2]。

中药外敷:适合于红肿炎症明显者。大黄、黄连、黄柏各10g,生地榆15g,干燥、研粉120目,凡士林100g。鱼石脂20g,硫磺10g,氯霉素粉15g,将凡士林热熔,将中药粉和硫磺粉依次加入搅拌,待温度降至45度以下,再加入鱼石脂和氯霉素粉,搅拌均匀,用棉签将药膏贴敷在炎症明显红肿脓疱较重的结节上,约3~4mm,开始1~2h后去掉,如果无过敏,次日晨起洗去,每晚1次。

局部封闭:适合囊肿型痤疮。将囊肿及其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用20mL注射器沿囊肿最低处刺入,抽吸脓液,然后用消毒干棉签沿囊肿顶部用力向下挤压,将脓液全部挤出。将曲安奈德0.4mL,利多卡因0.6mL,庆大霉素1mL混合摇匀,用5mL注射器将药液注入囊腔,以囊壁鼓胀颜色发白为度,1周1次,一般1~2次。

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胶囊0.15g,每日2次(用药2周),西米替丁 0.2g,VitB620mg每日3次,复方珍珠暗疮胶囊1.2g,每日3次,外用克林霉素甲硝唑擦剂每日2次,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育龄期妇女除外),连用30d后判定疗效,60d后进行随访。

两组在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甜食、油腻辛辣食品,禁烟酒,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禁止用手挤压皮损,以免引起感染,不使用其他方法及化妆品,有些粉质化妆品会堵塞毛孔,造成皮脂淤积而形成粉刺。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痤疮全部消退,皮疹仅遗留色素沉着,皮肤恢复光润;显效:痤疮未完全吸收,无新疹出现;好转:痤疮大部分消退,偶有新疹发生,较治疗前减少;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痤疮消退后又复发。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1例,显效45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4.3%。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26例,好转2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58.8%。2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中药综合治疗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随访102例,其中有2例无效患者在随访时也出现了明显的好转,3例好转患者达到显效标准,其余基本维持治疗后的情况。对照组随访80例,有1例好转患者达到显效标准,但有2例治愈患者复发,继续服药无效。

讨 论 痤疮是一种皮肤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与内分泌失调、皮脂腺分泌亢进、毛囊皮脂腺的角化异常、毛囊皮脂单位中微生物作用、炎症及宿主免疫反应有关。祖国医学认为,痤疮[3]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多为肺经郁热,胃肠湿热,血瘀痰结,冲任失调,相火过亢,热、毒、湿、瘀聚于皮肤所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外科启玄》曰:“粉刺……总皆血热瘀滞不散。”由于青春期阳气旺盛,气血壅盛,热毒内蕴,上蒸于肺,肺胃郁热,熏蒸肌肤;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香燥、肥甘之品,胃肠湿热,湿热上蒸皮肤;或瘀热互结,血瘀阻滞可导致本病发生。

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主要分为内服法,外治法、针灸穴压挑刺等。中药面膜中大黄、黄连、黄柏、当归、丹参现代药理研究有杀菌作用,制成细粉,直达病所,凑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之功。中药膏药局部外治,黄连、黄柏、生地榆、鱼石脂、硫磺、氯霉素粉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收敛杀菌、清除油垢、软化角质等功效。桃红四物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仙方活命饮有清热解毒凉血、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功效。方中野菊花清热解毒,大黄、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生地、知母、玄参、天花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其中白花蛇舌草平衡体内性激素水平,抑制座疮丙酸杆菌的过度繁殖,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有抗菌消炎作用,并有很强的抑制皮脂腺分泌的作用[4]。银花、连翘、防风、白芷、当归、陈皮、穿山甲、天花粉、浙贝母、乳香、没药、赤芍、黄芩、黄柏排毒消肿、软坚散结,对聚合型和囊肿型痤疮疗效较好。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丹参、陈皮、浙贝母、三棱、莪术、海藻、牡蛎活血祛瘀、破血软坚散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增生病变转化及吸收,加快皮疹愈合,丹参活血凉血,现代研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尚有温和的雌激素样活性、抗雄性激素作用和抗皮脂腺分泌作用,薏苡仁含维生素B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降脂和抗病毒的作用[5]。清热解毒药和活血化瘀药合用,使体内热毒得以清除,血液运行通畅,因而痤疮痊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7.

[2]卢 晓.愈痤饮配合面膜及外擦消痤酊治疗重度痤疮 60例[J].陕西中医,2013,34(5):564-565.

[3]张爱珍,张晓莉.中西药合用治疗痤疮3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4):204-205.

[4]关启文.白花蛇舌草治疗痤疮体会[J].四川中医,1991,9(1):35.

[5]李雪琳.泻肺通腑汤加减治疗寻常痤疮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4):260.

猜你喜欢

皮脂腺黄柏黄连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黄柏炮制品的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美丽的黄柏山
黄金分割法结合动态设计优选盐黄柏提取工艺
23例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34例感染性皮脂腺瘤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