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计分卡”式考核评价体系构建

2014-10-23翦象虹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分散型计分卡顶岗

严 品 翦象虹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报》中,呈现出了一张简洁明了的高职培养质量“计分卡”,将高职教育质量这一抽象概念用数据量化体现了出来。分散型顶岗实习是经管类专业的主要选择,但因此管理考核难度加大,再加之现行的考核标准过于笼统,影响了考核的成效。基于PDCA闭环管理这一先进理念,检查(CHECK)既是对以前计划(PLAN)、实施(DO)结果的检查,更是改进(ACTION)的基础,这一环节对保障全面质量至关重要。基于此,构建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计分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分散型顶岗实习是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必然选择

分散型顶岗通常是单个或少数几个学生到一家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实习单位通常是学校安排一部分,更多的是学生自己联系。相对于集中型顶岗实习,经管类专业采用分散型顶岗实习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且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就业。

一是分散顶岗实习可以广泛利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和社会资源,更大范围地寻找顶岗实习单位,这样人数更分散,既利于企业接受和安排,又解决了经管类专业如果要联系足够多的顶岗实习单位、高职院校难以承受过高成本的问题。

二是学生自主选择顶岗实习单位的过程,也是真正自我规划、自我营销的开始,这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很多学生在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就目标明确,增强了积极性,在实习提升技能的同时,还通常与实习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顶岗实习顺利就业于实习单位的学生不在少数。

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分散型顶岗实习,通常和集中顶岗实习一样,采用的是学校、企业两方共同评价的方式。其综合考核成绩有的是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各自评定成绩的加权平均,还有的是学校、企业两方指导老师评定成绩及学生实习报告、实习日记甚至实习答辩三个部分的加权平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与高职院校评价不分工,评价混乱

评价体系中的项目没有区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评价侧重,是混在一起的,如评价标准描述中有学生参与顶岗实习前动员学习、在实习岗位上的各项考核,又有实习报告和答辩的评定。因此在评价时,由企业和学校自行分别选取其中的项目来评价,有的企业只评价在岗时的情况,其余留给学校评价。但不同的企业对此理解不同,因此造成评价口径不一致,评价内容比较混乱,学生也无所适从。

2、企业评价随意性大

由于现在的顶岗实习多采用的是等级评价,很多企业给予的文字性评价及“优”、“良”、“中”、“合格”等次的成绩,这种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实习,更不利于学生之间的成绩比较。

3、学校评价不够客观全面

高职院校对于分散顶岗实习的监管相对松散,甚至有的学校主要通过网络、电话等进行远程监督与指导,可以说学校指导老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了解非常不够,最后指导老师单纯依靠掌握不多的信息及学生上交的实习日记、报告等资料给予评价,既不客观也不全面。

4、实习报告内容不实,流于形式

学生在自主选择顶岗实习单位时,往往会更多地考虑单位的地域、单位性质、大小、待遇多少等因素,因此有不少学生会放弃专业对口,而选择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岗位实习。这种情况下学生给出的实习报告要不就是胡编乱造或抄袭,要不就是完全不符合“顶岗”的要求。但由于学生临近毕业,且顶岗实习时间又长,不好要求学生进行重修,因此学校也给予合格的评价。

(二)原因分析

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损伤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校正确评价、检查实习组织工作并不断改进、提升实习质量。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指标不够科学,没有起到导向作用

评价指标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环节教学目标与要求的体现,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考虑企业、学校在顶岗实习中的不同立场、不同作用,没有科学合理地分别设计评价指标,造成学校与企业的评价混乱,校企分工不明;而且指标设计不够科学,如没有将顶岗实习单位选择、岗位对口等纳入指标,学生在选择中就会更多地考虑地域、待遇、能否就业等因素,而将岗位对口作为次要考虑要素。

2、评价指标没有量化,操作性不强

大部分高职院校采用的是等级评价方式,其评价标准是纯文字描述,没有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不同的指导老师对其的理解存在偏差,因此操作性不强。这是企业评价随意性大、不同企业间的评价可比性不强的根本原因。

3、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不够,没有形成共识

很多顶岗实习评价指标是高职院校单方面制订的,没有考虑企业的意见,企业在评价时可能会对评价指标持异议。再加之由于实习单位分散,受财力、师资的限制,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够,因此造成企业对顶岗实习的要求、评价指标了解不够,在评定时企业指导老师对考核的重视程度不一,都会使考评随意化。

4、考评组织工作不严谨,评价过程不严肃

尤其是企业评价这一方面,如很多高职院校采用的是将实习评价表交由学生带到实习单位,交给指导老师,企业评价后又由学生带回学校,组织不严谨,使得很多企业的指导老师碍于情面给人情评价,评价不够严肃。

三、引进“计分卡”,重构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报》中的高职教育质量“计分卡”的灵感源于一种组织实施战略管理的工具—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2012年美国、澳大利亚的官方都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了“计分卡”,江苏省是我国最先尝试用计分卡式“仪表盘”来反映高职教育培养质量。要引进“计分卡”,重新构建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应先进行整体设计。

(一)计分卡式考核评价体系的整体构建思路

1、双元评价主体,校企共同评价

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的一种典型体现,因此高职院校与企业都应该是考核评价的主体。但由于企业、学校立场不同,对顶岗实习的指导作用也不同,对评价内容应有所侧重。

2、科学评价指标,注重导向作用

由于学校与企业对评价内容有所侧重,应该分评价主体设计评价指标。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在分散顶岗期间指导弱化,我们应当因势利导,校企分工合作,完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在指标的确定上,充分考虑以上分工要求,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导向作用。

3、考核指标系统化,注重全过程考核

顶岗实习的时间长,在校包括实习学习动员、回校后实习报告撰写、实习答辩等,在企业则包括实习前学习、具体实习、实习结束后的交接等,考核指标应系统全面,包括实习的全过程。

(二)指标设计

1、高职院校指标

实习准备: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实习动员与学习活动,了解实习目的、要求、注意事项等,引导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各项准备。

实习岗位:主要是考虑岗位与专业所学的契合度,意在鼓励学生对口实习,保证顶岗实习的初衷与效果。

实习答辩:由于分散顶岗实习中老师指导弱化,且企业间的差别大,实习答辩可以分享学生的实习经验,也可以讨论解答学生在实习中碰到的问题与疑惑,还利于学校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改进以后的实习管理和教学工作。

职业素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实习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要丰富学生实习内容,把提高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人文素养融入实习全过程”,而且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有才无德是毒品”,十分看重职业素养,因此,也是考核的重点之一,内容包括遵纪守法、敬业精神、协助精神、沟通能力、诚信状况等,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提升认识、规范行为。

职业技能:提升职业技能是顶岗实习的最直接目的,由于实习岗位不同,其岗位要求高低不同,因此我们将考虑岗位胜任能力、工作质量与学习提升能力三项,意在引导学生挑战一些不熟悉的相关岗位。

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实习日志与实习总结两个项目。由于这是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全面记录与总结,是学校要了解的,也是企业指导老师才能监督的,因此将其设计为共同目标。意在引导学生勤于学习与思考,真实、客观地反映实习情况。

表1 顶岗实习企业评价表

(三)计分卡的构建

根据企业与高职院校分工与侧重不同,将两个考核主体的计分卡式评价表设计如下:

表2 顶岗实习学校评价表

为了保证实习考核评价的严谨性,还需要对实习考核评价过程进行严谨的设计,加强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的联系和对学生的指导等,方可保证整个考核能落到实处。

[1]王志红.论平衡计分卡的变型[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C].2008.32-139

[2]李春晓,曾瑶.质量管理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80.

[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3.3.

[4]翦象虹.提升高职经管类专业分散型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3,(11):37-38.

[5]龚江南.高职分散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迅,2012,(3):49-51。

猜你喜欢

分散型计分卡顶岗
内部计分卡和外部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在紫鑫初元药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在边坡工程中的运用
日本文化产业的立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平衡计分卡对绩效管理的启示——以某国际航空快递公司为例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平衡计分卡研究文献综述
高分散型三聚氰胺氰尿酸盐阻燃硅橡胶的研究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