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配电网规划及项目可行性提升策略

2014-10-21刘辉煌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4期
关键词:配网规划薄弱环节提升策略

摘 要:针对配电网规划以及可行性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电网规划以及可行性调研中应重视对管理组织的强化,并对技术性指标进行细化分析,同时还应配合各个网络形式和需求,这样才能提高规划和项目可行性。

关键词:配网规划;薄弱环节;可行性调研;提升策略

0 引言

电网规划是电力网络建设的重要基础,电网在规划之初应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经过核准才能进行后期建设。配电网络规划应根据实际网络的发展和需求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安全又可靠。

1 电网规划过程中的问题

1.1 前期工作不足

在实际的工作中,配网规划的前期工作仍有不足,在规划中还不能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分析,不能根据实际的规划内容和要求进行分析,存在基础数据收集不全,文字、容载、负载率等概念混淆,数据采集不够准确等问题,这样在配网规划中不能切实反应实际情况,这样就影响了电网规划适应性。

1.2 负荷计算和预测不够准确

规划中因为部分数据不全或者不够真实,在设计中因为负荷的预测偏差而影响整个规划的方向,在设计线路以及网络结构是会出现变电站布点差异等问题,不能按照规划要求对电气计算和校验,所以得到的电网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不高,容易导致不达标的情况。

1.3 网络间存在矛盾

在配网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主网的规划,在改造和升级的过程中,缺乏与主网的配合,可靠性差且供电半径过大,电压低损耗偏高,这样的问题伴随着配网规划而存在。同时主网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而配网的自动化程度不足,因为配网技术标准偏低,具体工作以及相关技术都在选择和规划中缺乏统筹指导,导致配网技术不能满足实际供电负荷发展的需求。

1.4 配网规划不能适应城市发展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不断发展,配网规划却没有完全与城市规划和发展相结合,以往的规划中配网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缺乏默契,相关的变电站位置没有进行实地考察,一些网络图也不能及时提供,所以导致配网规划缺乏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依据,使得配网规划和城市发展脫节,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

2 配网规划改进策略

(1)应对配网规划的工作进行重视,即对前期的工作进行细化,偶其实应对项目的依据进行大范围的采集与分析,在计算和分析中应按照实际的电网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与分析,然后再进行设计。为了保证配电网络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从经济性和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细化计算,提高配网规划方案的优化。

(2)全面规划与设计。在城市配网建设改造前应对城市配网进行宏观的规划和设计。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根据《改造技术导则》和《规划设计导则》来选择网络规划的方式和指标等,然后制相关的配网规划设计和改造技术原则,并设定技术目标。从而使得可以配合电网建设和发展。同时应设计好改造的分期以及改造方式等。

(3)合理选择配网结构,要做到合理选择配网结构应从以下几点入手,简化电压的等级,合理设定供电半径,选择可靠先进的供电设备等,简化运行方式,避免与主网之前的矛盾出现。同时还应重视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对配网结构进行合理设置降低功率消耗,做到优化运行的同时也保证可靠性。

(4)提高自动化程度。供电可靠性是保障配网运行稳定的基础,供电质量的提高是配网规划的重要目标,自动化控制可以降低劳动强度也可提高系统可靠性,避免操作失误带来的问题。所以必须在配网规划中提高自动化程度。可以将自动化设备纳入到控制系统,即对电网进行自动化的操作,出现故障的时候利用自动设备对故障进行处理。同时也可对配网进行自动化改造,利用自动投切来保护非故障台区。对整个电网进行分区分段管理,如对环网进行分区,增加开关和控制器等,利用自动化设备完成分段,并对区域内的运行进行监测和操作等。这样可以保证配网规划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

3 配网规划可行性提升的问题与策略

3.1 项目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电网发展速度较快,且投入增加。而相比而言设计资源紧张,设计过程中投入不足,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上投入的资源也就相对减少,技术人员和技术力量都不足,因此在可行性调查和分析中不能很好的提供可行性报告。同时在规划可行性研究中调查和分析人员的身兼数职且相关职责和权利不清,导致可行性调研和分析缺乏常态化,影响了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

3.2 项目可行性提升策略

强化对可行性研究的管理工作,做好选址勘察、负荷分析预测、建设规模以及接入方案等研究,并对相关问题做出详细的报告,全面的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比较多种方案,从中优选。对项目进行经济性分析,以及必要性分析,提高配网规划的合理性,从而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尤其是对经济性的分析应对其投入后的投资回报率进行分析和研究。在针对一体化改革进行全面结合,适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和控制模式,利用现有的管理组织机构,组织专人对项目的可行性负责,并进行相关工作。同时强化现有的管理措施,对目前网络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为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方便可行性研究的开展。最后应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规划人员和调研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性,保证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统一到同一个技术水平上。

4 结束语

电力配网建设中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关系都项目开展的适应性和合理性,还会影响地区电网发展的技术水平,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应针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来帮助规划项目提升可行性,以此达到在规划设计阶段就保证项目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涂晓东.供电范围调整的城市配电网扩展规划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2):01-02.

[2]肖前殊.探索城市中压配电网络优化规划方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25-26.

作者简介:刘辉煌(1974—),男,福建闽清人,专科,目前是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安全管理及配网建设维护工作。

猜你喜欢

配网规划薄弱环节提升策略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分析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与应对策略
主网规划与配网规划协调一体化管理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投入式液位计的密封性改进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