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

2014-10-11何祖荣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预习文言文教学训练

何祖荣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预习;重点;训练;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055—01

一、了解学生,摸清情况,有的放矢

在七年级入学之际,对学生已有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作具体的了解。诸如,学了多少篇文言诗文,都是些什么文章,能背诵多少,会多少实词、虚词以及句式。根据这些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针对性和效率。

二、指导预习,引导自读,激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时,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习文言文更是兴趣不浓,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时首先教给他们该如何预习:(1)先做到能流利地把文章或是诗词读下来,不会的字音要自己动手查字典。因为他们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把“读”字放到首位。(2)结合课文所给的注释或工具书对文章的大意有所了解,不会的或不太懂的难词、句子要圈出来,留待课上老师、同学共同解决。(3)课前布置预习题,引导学生先去自学,让他们去试着找答案。这样,学生“有方可依”、“有标可学”,逐渐激发起他们自学的兴趣,久而久之,自己动口、动脑、动手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上课抓住重点,启发学生思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能否抓住重点,是教学能否有效的关键。因为在课前学生作了充分的预习,因此课上不必讲得过细,改变逐字逐句讲解的刻板模式,抓住重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地进行讲解,这样便于学生接受,而且印象也深刻。反之,则会使学生觉得平平淡淡,拖沓且无重点,迷糊一片,效果欠佳。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如孔夫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提出问题:“愚公与智叟两人到底谁聪明?说愚公不愚那为什么不搬家,而要千辛万苦地移山?”启发学生对愚公精神的思考。在学习《工之侨献琴》时,引发学生思考工之侨两次献琴结果却不同,说明了什么?联系实际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吗?提出这些问题,在学生积极地回答和热烈地讨论中,很自然地引起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使他们不仅学习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加强熟读背诵的训练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年来诵读被看做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是这个道理。熟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句的含义,积累词汇,逐步获得文言文的语感。古人诵读时一般都未必先疏通字词障碍,反复诵读乃至“倒背如流”中悟出文意。而我们现在可以像古人那样对一般比较浅显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对一般比较深奥的文章要在课后反复读。背诵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掌握文言文词语和句式。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时,还可以增设课外的一些优秀篇目进行背诵。

五、开展多项活动,增加文言文学习的内容

在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师还开展了几项活动来辅助教学。每周一的诗词讲解、欣赏。在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时,教师首先示范,然后让每位学生一周准备一首诗词的讲解。其中包括全诗和词的原文、讲解的内容及自己的领悟。在周一的课上占用十分钟,有学生轮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讲解自己准备的内容。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古文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每次他们都会积极准备,跃跃欲试,真可谓一举多得。同时展开古诗文、名联、古人奇闻轶事的抄写、朗读、讲解等比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展了其知识面。

六、贴近实际,教会学法

语文大师叶圣陶告诫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该“授之以渔”教会学法,让学生受益。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我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弄懂规范语言。在翻译前,一定要求学生看懂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模糊的地方,则由老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

总之,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预习文言文教学训练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