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为大学艺术专业学生开设文学导读课程

2014-09-26沈杏培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9期
关键词:通俗化

摘 要:文学导读课程是大学艺术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文化课程。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学基础和发展定位区别于中文专业的学生,这就决定了艺术类专业的文学导读课程的教学必须符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本文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文学精品阐释的通俗化和文学精品传播方式的多元化这三个角度论述艺术类专业如何开展文学导读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高校艺术类学生 文学精品 通俗化

文学经典对传承人类文明的作用至关重要。而文学与艺术的关系从其产生就互相交融,共同发展。加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也就显得至关重要。高校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去传播文学精品,获得学生的认同,使学生感兴趣,愿意走进文学世界、解读文学精品,这成为大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学修养现状及学生特点分析

文学课程对于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不可少,文学修养,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都是艺术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能力。当前大学的艺术院系和艺术类院校普遍比较重视文学基础课,会以选修或必修的方式开设文学基础课。但是因为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有很多困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课程的优质教学。

艺术类学生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文学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招生的时候,因为学科性质的不同,本来就比普通类学生的文化分数要低。艺术类学生的这个特点必将会影响到进入大学以后的学习。他们有自己的特长,但是在文学功底和学习习惯上确实存在欠缺,这种情况又会加剧他们对于基础课学习的抵触情绪。在教师布置预习以后,极少会有学生按照要求去做。上课的时候揣着手来,笔记、教材往往不带,下课的时候甩手就走。这种学习习惯当然很难达到好的效果。第二,对文学基础课认识不足,缺少学习动力。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就可以,包括文学类课程在内的基础课和公共课并不那么重要。认识上的这种偏差引发了学生学习基础课和公共课热情的减弱。殊不知,专业固然重要,但是打好扎实的基础方能“厚积薄发”。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共同努力,改变学生这种错误的认识,要让他们认识到文学类课程对于他们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他们自我的文学修养、想象力的提升和自我表达的丰富,都有着其他课程难以比拟的优势。第三,专业众多,要求不一。文学精品导读课面向的是全校学生。因为专业的不同,各个院系对课程的课时需要、讲授重点、与专业结合的方式等要求都不同。有的院系希望增加叙事性作品的分量,有的希望侧重文学典型人物的分析,有的偏重于文学史框架的搭建。而在学分受限,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想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了以上三点,性格迥异,个性张扬是艺术类学生的另一特点。面对这些个性化的个体,如何因材施教是个大问题。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活泼靓丽,喜欢表现;新闻专业的学生多思沉稳,喜欢探讨;摄影专业的学生在文学课上沉默不语,不喜欢发言……而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不会像普通类学生那么“听话”,不那么“乖”,有独特的个性,有新颖的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这也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可爱之处。他们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面确实有待提高,但可能也正因为没有太多束缚,拥有更多表现自己独特个性的想法和途径。如何扬长补短是任课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上就是笔者在大学艺术专业进行文学精品导读课的教学实践中,所总结出的艺术专业学生群体性的特点和学习文学课程时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学生的特点,要求任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途径多手段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文学精品阐释的通俗化

如何让艺术专业的学生接受经典,走进经典,喜欢经典,需要教师改变心态,不要把文学经典当做是神坛上不容侵犯的“神”,而要放下身段,让文学经典走下神坛,接近地气。从作品的选择到阐释都要根据艺术类院校学生的特点,可以走“通俗化”路线,但又要避免把经典“媚俗化”。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探讨这个尺度之后,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学生兴趣与作品艺术价值相结合。“文学精品导读”,顾名思义,选讲的作品必须是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的,否则就背离了初衷。所以教师在选择篇目时不能单凭自己喜好,要把精品介绍给学生。在这一点上可以按照文学史的时间线索,选取名家名著,根据院系课时的不同制定大纲。教师可以对篇目进行微调,侧重点也可以体现个性,但是不能脱离大纲。这是对课程科学性、稳固性的一个重要保证。

但是在考虑作品的经典性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个性更加张扬,很难接受不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在开始课程之前,可以对学生已读作品、有兴趣读的作品等做一个调研统计,根据学生兴趣做一个统一安排,这样教师在讲课时就可以有所侧重。

第二,经典作品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文学经典是什么?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对经典做了很多的阐释:“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某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所以他说“如果我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恶魔》,我就不能不思索这些书中的人物是如何一路转世投胎,一直到我们这个时代。”[1]文学经典有其自己的时代性,但它是常读常新的,作为对人类普遍命运、共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的成果,在现在仍然具有启发性。

在讲解文学作品时,如果只是单纯地就作品讲作品,学生往往觉得于己无关,不会走近,更不会走进作品描绘的世界。如果把作品的情境、人物的命运与现实,与他们自身联系起来就会起到很好的启发效果。比如讲到斯丹达尔《红与黑》,分析于连这个人物形象时,把于连身处的时代与现在社会中的“屌丝”名词的出现、“官二代”、“富二代”的特权等联系起来比较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由社会不公现象而产生的“于连”式人物的个人奋斗。endprint

第三,作品 (writing)文本与作家(writer)生平相结合。在讲文学作品的时候,是不是一定只能讲作品本身的思想价值、艺术特点,而不用介绍作家呢?答案是否定的。作品讲解固然重要,但是讲一些与作品思想有关的作家的生平也很重要。很多学生在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中提到通过教师讲述作家生平,他们的爱恨情仇、坎坷命运等还原了一个“普通人”的形象,拉近了跟作家之间的距离,产生进一步了解这个作家、作品的需要。比如讲鲁迅的时候,介绍了他和朱安的一世牵连、与许广平的相知相爱,发现了一个活生生的鲁迅。这对理解鲁迅,理解他的创作风格都很有帮助。

第四,文学鉴赏与文化解读相结合。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制衡。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一环,文学精品导读课在讲授过程中把文学作品的审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质两重特点介绍给学生必不可少。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讲到古希腊神话时,可以把中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做比较,这对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非常有效。讲到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秋颂》时,可以把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伤春悲秋”做一比较。这种把文学和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三、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文学精品传播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及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师“一言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在艺术专业学生面前,要想“满堂灌”更不可能。因而,我们要尽可能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占据了主导,这样要求教师不是刻板地传授知识,而是巧妙地利用个人魅力去传递正能量。教师讲课时要热情饱满,语言也要轻松幽默,“接地气”方能“聚人气”。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用教师的魅力,用文学的魅力影响学生,把文学教育看做是生命教育。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通过作品的讲解去解决学生的疑惑。例如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中那些人类永恒的命题诸如生命、爱情、婚姻、责任等同样存在于90后孩子身上,把文学作品与学生自身思考联系起来,这让他们跟作品中人物情境很容易产生共鸣。

要加强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在文学精品导读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显而易见。一方面因其是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而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另一方面则是借助于多媒体的方式将文学的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以图文、影像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

使用多媒体最直接的方式是使用课件。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可以引入许多重要资料:作家肖像画、故居、生平关系中重要的人物,可以让文学大家不再神秘莫测;文学原著的片段,可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作家作品,领略语言魅力;大家的经典评论,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家、作品的地位、意义、评价角度等重要知识。当然还可以利用各种视频,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例如讲到斯丹达尔《红与黑》时,于连这个人物形象,特别是他的双重人格、多变的心理是授课重点。如果只是教师单纯地复述、分析,学生常常会厌倦,而选取根据原著改编的电影片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地教学效果。

重视学生的互动参与。适时采用或引进案例进行情境教学[2],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来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自己写讲稿,自己讲。但是常常感叹吃力不讨好,辛苦备课,学生却不领情。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中更加明显。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亟需思考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了多种方式的互动探索。

第一,鼓励学生无拘表达“我的观点”。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思维活跃,特别是有些专业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或者喜欢思考问题。这时教师要多多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寻找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话题,教师可以当堂或者布置课后作业展开讨论。比如鲁迅《伤逝》里的爱情悲剧让很多学生唏嘘不已的,可以课堂展开讨论:爱情如何才能长青?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应该担当怎样的角色?又如讲到《哈姆雷特》时,对这个人物你有没有自己的认识?你如何看待他的悲剧,如何看待他的疯狂、他的忧郁、他的犹豫?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学生的讨论会很热烈,可以大大地活跃课堂气氛。

第二,建构学生自由言说的“我的讲台”。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还可以试着把讲台交给学生。讲课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在学生讲课之前,教师要把好关,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确定下重点和方向,不能撒手不管。在学生正式讲课前一两周,还得看到成果:讲稿和课件,最后指点一下。这样经过充分的准备,学生讲课时一般都比较自信。通过这个过程,能促进讲课的同学课后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语言表达、自信心等都能得到提高,而且还能感受到作为教师的苦与乐,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而听同班同学的课,学生们会非常关注,课堂效果大多比较好,还会促进班级的凝聚力。

第三,搭建学生展示个性的“我的舞台”。艺术类院校中很多学生具有较好的艺术天赋和艺术表现力,这一点在文学课堂也可以加以利用,把文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在播音主持专业开展诗歌朗诵会,这不仅是文学课程中诗歌教学环节中的双向教学互动,而且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校的人文精神氛围大有裨益。电视编导和表演等专业的学生可以自己改编文学作品,自编自导,增加了学习的乐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之,如何把更多学生吸引到文学精品导读的课堂上,激发学生对文学类课程的兴趣,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理论话题和实践命题,值得高校文学类教师认真反思和总结。

(本文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改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创新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成果,立项时间:201306。)

注释:

[1][意大利]卡尔维诺著,黄灿然、李桂蜜译:《为什么读经典》,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2]朱珈仪:《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沈杏培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副教授 210097)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俗化
经济报道的通俗化尝试
高级维修电工教学方法深思与探索
如何上“活”思品课
浅析财经评论节目主持人的必备之功
初探流行音乐创作中的手风琴伴奏通俗化问题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论新写实小说的叙事语言
浅析白居易诗歌创作理念对新乐府通俗化文艺思潮生成的影响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