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的和谐和托尔斯泰的矛盾对比分析

2014-09-26李景钢杨小牛李春发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9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人生观陶渊明

李景钢+杨小牛+李春发

摘 要:陶渊明和托尔斯泰是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探索生命的意义,得出了有一定相似性的观点,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地实践他们的学说,但是实践的结果却恰恰相反:一个实现了人生的和谐,一个始终处在矛盾之中。本文分析了他们人生和谐和矛盾的表现,挖掘出各自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陶渊明 托尔斯泰 人生观 和谐 矛盾

在《忏悔录》中,托尔斯泰苦苦探索着困扰着他的难题:我是什么?我为什么活着?我该怎样办?这三个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对于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来说,都是必须回答的问题。睿智而理性的托尔斯泰通过对周围人的观察发现,人们对待人生一般有四种态度:有的是浑浑噩噩,有的是寻欢作乐,有的是自寻短见,有的是无所作为。前两种人根本不思考生命的意义,他们放弃了人应该有的理性,像动物一样活着;后两种人认为生命是罪恶和荒谬的,其中一种人选择放弃生命,另一种人苟延残喘地活着。托尔斯泰否定了这四种人生态度,他通过各种途径追寻着生命的意义,终于找到了自己认可的生活理想。托尔斯泰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中国也曾经有一位文学家追寻生命的意义,经过艰难地探索,获得了和他的人生观相似的人生真谛。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他俩相隔千年,相距万里,但是都不甘于浑浑噩噩的生活,凭借他们的智慧探索人生之谜,而且都身体力行地实践他们的学说,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平衡了内心的冲突,获得了和谐,一个始终陷入各种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

民国时期,文学评论家甘蛰仙先生曾称誉陶渊明为“中国之托尔斯泰”,指出两者具有许多的相似之处。确实是这样,他俩都是贵族出身,性格质朴率真,重视道德,不满于本阶层的生活方式,喜欢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肯定劳动的意义,喜欢和农民相处。而且从人生历程来看,两人都经历了艰苦的精神探索,越过一个人生分界点后,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意义,但是在实践各自的思想时,却得到了两种结果。

林语堂先生曾说,“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中国文化最和谐的产物。”[1]陶渊明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他最大的特点是和谐,正如他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描绘的那样,显得宁静自在。王国维曾说“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2]陶渊明的和谐并非与生俱来,也是他克服重重矛盾努力追求的结果。

首先,陶渊明克服了仕与隐的矛盾,实现了身与心的和谐。陶渊明是东晋大司马陶侃之后,曾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的少年雄心。为了实现志向,他曾五次出仕,先后做过州祭酒、幕府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但是他“质性自然”,厌恶仕途,与虚伪做作的官场格格不入,于是就感慨“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其一),毅然辞官归隐,回归田园。陶渊明以极大的魄力,挣脱了功名利禄的尘网,重新确立了自己的人生意义,那就是注重节操,追求自由,从而摆脱了内心的矛盾。田园的生活虽然寂寞清苦,但是与陶渊明的内心十分契合。他陶醉在诗意的田园生活中,欣赏自然景物,交友,饮酒,劳动。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逐渐体会到和农民一样过自食其力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就像一个真正的农夫一样,陶渊明躬耕在田园中,“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田舍获》)还和周围的邻居亲切交谈,“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在田园中的陶渊明的行动和他的思想是融合无间的,因此他获得宁静快乐的情怀。

但是回归田园后不久,陶渊明又意识到新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魏晋时期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他们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终将消亡带来的痛苦,陶渊明也不例外,他也时时感到死亡的威胁,“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杂诗》其一)但是陶渊明具有远超时人的理性,清醒地认识到死是生命的必然结果,“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与严子俨等疏》)他进一步通过思考,领悟出解决的办法,就是采取委运顺化的态度。“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神释》)面对生命终将消亡的事实,陶渊明没有像同时代的名士那样放浪形骸,追逐享乐,而是平和地面对生死,超脱了生命的困境,实现了生与死的和谐。

托尔斯泰也面临着许多的矛盾冲突,其中长期困扰他的是贵族生活方式和基于良知的道德冲突。诚如他在作品中描述的一样,大部分贵族依靠庄园获得收入,过着奢侈享乐、虚伪做作的生活。受上流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托尔斯泰也一度沉湎于此。“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了置人于死地而挑起决斗。我赌博,挥霍,吞没农民的劳动果实,处罚他们,过着淫荡的生活,吹牛撒谎,欺骗偷盗、形形色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杀人……”[3]良好的家庭教育,波良纳的自然美景,培养了托尔斯泰真诚善良的品性,当他回归本心的时候,就从荒唐的生活中清醒过来,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感到可怕、绝望,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他转而从另外的人群中寻找出路,终于从一些生活苦难的农民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上帝,追求道德自我完善,宣扬爱和宽恕。他的思想逐步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探索,到八十年代的时候,终于发生了激变,完全转到宗法制农民立场上,要求放弃贵族特权,像农民一样生活。他穿漆皮鞋和打补丁的衣服,不再参加社交活动,不喝酒,不吃肉,还主动参加劳动,比如割草、犁地,补鞋子等。他捐出了自己的祖产以外的田地,还想完全放弃自己的田地和作品的版权。为了实践自己的学说,他和家人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妻子为首的一部分家人反对他放弃土地和作品的版权。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82岁的托尔斯泰竟然离家出走,最后患了感冒病逝在一家火车站。托尔斯泰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道德至上者,认为自己贵族式的生活是不道德的,希望能够放弃这种生活,但是虽然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程度,但是依然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而陷入矛盾冲突中而焦虑不安。

其次,托尔斯泰还面临着社会理想与实践结果的矛盾。托尔斯泰对于沙皇统治下的社会极其不满,他认识到贵族阶层的腐朽和堕落,同情遭受剥削和奴役的劳动人民,幻想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他希望通过改良土地的方式,改善农民的生活,缓和贵族和农民的关系,后来又提出废除土地私有制。《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都进行过类似的努力,但最后都遭到失败。作为一个救世家的托尔斯泰,不能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精神危机之中。endprint

与陶渊明不同的是,他还要面对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矛盾。托尔斯泰最终的理想是实现一个大同世界,所以社会的幸福是他最终的目标。在新婚后的十年内,他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夫妻恩爱,物质富裕,而且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一度觉得很幸福,但是后来却谴责自己。因为在他看来,仅仅追求个人幸福是可耻的。看到自己和家人过着富裕的生活,而农民却过着贫苦的生活,他就非常痛苦。托尔斯泰最终的出走,清楚地表明在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之间,他是怎样选择的。

陶渊明归隐后也面临贫困等问题带来的矛盾,但是它采用安贫乐道,顺从自然的态度加以化解,基本上是和谐的,感到宁静和快乐;托尔斯泰虽然也有过短暂的和谐时期,但是大部分时间处于矛盾之中,感到焦虑和痛苦。

陶渊明和托尔斯泰人生观的相近,实践结果的相反,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他们人生观最大的相同点是,极其重视道德。对陶渊明而言,这个思想的形成和儒道思想有关;对托尔斯泰来说,与东正教观念、启蒙思想和中国的儒道思想有关。陶渊明从小接受了儒家思想观念的教育,树立了建功立业的思想,同时也接受了儒家“安贫乐道”的观念。当仕途和他的本性冲突的时候,他的安贫乐道思想就占了上风。同时,他选择隐居,注重节操,也是奉行道家鄙弃富贵,注重品性的结果。托尔斯泰将基督教观念、启蒙思想和东方的儒道思想等融为一炉,形成自己的托尔斯泰主义。他的托尔斯泰主义其实是一种伦理思想,东正教的爱和道德至上,儒家“仁”和修身、启蒙思想中的平等观念都是他的思想根源。他从中吸收营养,但是也有所超越。基督教的爱是上帝的爱,但是托尔斯泰的爱是人与人的互爱;基督教强调上帝的约束和监督作用,而托尔斯泰强调人可以依靠自己的良知,形成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两人都亲近农村,喜爱劳动,主要是与他们真诚朴实、单纯善良的本性有关。

不同的人生实践结果取决于思想的不同点。陶渊明的人生观带有个人主义色彩,而托尔斯泰则把社会置于个人之上。追溯根源,陶渊明主要接受了道家追求自由、注重自我的观念。他在隐居之后,虽然不能完全忘怀世事,写出了寄托社会理想的《桃花源记》,但是它更注重的是个人的节操、品行。故此,当他隐居之后,远离社会,但是能洁身自好就悠然自得。托尔斯泰则受到了东正教的影响,“东正教的这种正统性对俄罗斯知识分子也产生了影响,在他们的意识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济世救民的使命感和自我牺牲的圣徒精神。”[4]托尔斯泰是典型的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他以救世主自居,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建立一个理想的“人间天国”,即一种道德自制基础上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系统,在严格的道德自制基础上,所有人平等友爱地团结起来,在简单简朴的形式下共同生活。托尔斯泰的理想早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建立了。他在1855年3月5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想起了一个伟大的了不起的念头,我想我可以用一生去实现它。这种念头就是创建一种适合于人类目前状况的新宗教,——是一种清除了教条、神秘主义和基督的新宗教。是一种不允诺来世幸福,而给予尘世幸福的脚踏实地的新宗教。”[5]这是一个伟大的梦想,是托尔斯泰赋予自己的使命。他努力地寻找实现自己梦想的途径,最后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但是在实践自己主张的过程中,却遇到了重重阻碍,无法实现理想。但是他不能像陶渊明一样逃避现实去追求个人的幸福,因为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使他无法把个人的幸福作为人生的归宿。

托尔斯泰的贵族身份也是造成他矛盾的主要因素。他一生是从贵族走向农民的一生,但是他最终无法彻底摆脱贵族的生活。年轻时放荡的生活,让他终生痛苦不堪,反省自己“活得像头畜生”,自身有罪的认识让他失去了做人的自信,他无法像陶渊明一样以一个道德高尚者自居。他主张过简朴生活,但是他还有自己的私人医生,还用着爱迪生送给他的留声机。贵族的身份给了他贵族的生活,成了他改变生活方式的羁绊,虽然他奋力挣扎,但始终无法完全摆脱。陶渊明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家道中落,后来的生活状况与农民相差无几,这使他洁身自好,还能很容易地与农民接近。

资本主义文明、悲观主义哲学的发展也让托尔斯泰无法和谐。托尔斯泰否定资本主义文明,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道德的堕落。他曾经研读过叔本华等人的著作,了解了叔本华人生是痛苦的悲观主义论调。这些社会变化、哲学观念都让托尔斯泰产生深深忧虑,无法安宁。陶渊明处在农业社会,基本的伦理观念、生活方式并未受到严峻的挑战,人们能够保持宁静的心态。

托尔斯泰严格的自我剖析也让他无法安宁。在托尔斯泰看来,每个人身上都有两面性,即动物性和人性。人如果不注重修炼,就会被动物性所制约,成为自私、堕落的人。作为一位真正的道德家,始终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对其进行严格地衡量和分析,由此他认识和放大自己精神中的污点,强烈的罪恶感让他焦虑不安。他在日记中坦率地记录了自己的性欲、虚荣心,表达了无法净化灵魂的羞愧。陶渊明也很重视道德,但是他并没有严格细致的道德律条,只求任性率真而已,故此饮酒、乞食,却并不以为过。

由此我们看到,由于两人文化背景的差异,所处时代的不同,出身、生活的不同和自省意识的不同造成两人的两种心境。从时代的角度看,陶渊明是田园牧歌时期和谐人性的化身,而托尔斯泰则是痛苦的现代人的缩影,可以说,到了他所处的时代,人已经难于和谐了。

(本文为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科研一般项目《陶渊明和托尔斯泰的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wzyy201320。)

注释:

[1]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王国维:《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托尔斯泰:《忏悔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张梅:《浅析俄罗斯民族精神特质中的东正教因素》,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3期。

[5]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集(日记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李景钢,杨小牛,李春发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7144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人生观陶渊明
七颗钻石
陶渊明失败了
人生观(一)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忘记自己的人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论“持之以恒”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