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的教育文化建构

2014-09-24阮国杰陈志强王鹏飞

基础教育参考 2014年13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阮国杰+++陈志强+++王鹏飞

[摘 要]新时期,“城乡教育一体化”成为我国发展城乡教育关系的新的价值追求。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生模式,其生源具备“双二元”人口学特征和“二元共存”的文化学特点。基于此,未来科技城学校在“文化关怀”价值引领下,统筹城市和乡村二元文化的教育优势,挖掘乡土文化的现代价值,积极建构文化传承中心、课程研发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技术实践中心、艺术创作中心等五大中心,全面打造特色的文化体系和竞争力,在满足城市和乡村学生差异化和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文化关怀;城乡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未来科技城

一、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的形成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部署,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加速打造世界一流大型企业集团,2008年经中央组织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的批准,以神华集团等多家中央企业为代表,在北京市以昌平区小汤山绿色走廊为核心并辐射周边区域,在36.5平方公里的规划研究范围内,共同建设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研发机构集群,以“未来科技城”命名。[1]其总体定位是,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围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未来科技城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作为新生模式,未来科技城形成“一城带两镇”的格局,促进北京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间的教育差距,追求教育公平,达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诉求和目标,2012年,北京市政府启动《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2]其中一项关键任务是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力度,通过城乡新区中小学建设工程重点推进一批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以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提升中小学办学条件和现代化水平。为了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确保教育公平,中央将未来科技城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办学发展事宜交由北京师范大学和昌平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是北京市首批重点建设的示范校,社会声誉和教育教学成绩斐然,未来科技城的中学建设及教育发展便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承办。

二、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的生源特点

结合未来科技城的形成可知,从空间范畴来看,未来科技城位于北京昌平远郊区县的内部,即“乡村内部”;从建设目标来看,未来科技城完全不同于其他普通城市在郊外建设的经济开发区或者常规性的创业园区,可以说,完全是平地而起建立的“新城”,服务于国家高新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需要;从人口构成上来看,未来科技城主要包括入驻央企的高新科技人才和研发人员、新建教育医疗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回迁居民等人群。同时,研发人员和工作人员群绝大部分来自城市中心。因此,与城市内部的农民工相对应,未来科技城人为地“空降”了城市内部的市民,即在乡村内部出现了“双轨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员的流动频繁和职业变换加快,促进了城乡居民的交流和融合,出现了“城市中的农村人”和“农村中的城市人”并存的人口分布格局。[3]这种新型的“双二元结构”构成了未来科技城模式独有的人口学特点。

与此相对应的,从学生群体构成上来看,城市学校的生源基本都是城市人员子弟;城市内部打工子弟学校对应进城务工人员子弟;乡村学校对应农民子弟;常规型城乡一体化的学校大多还是原来的生源,在不同人群比例构成上基本变化不大。也就是说,这些学校在整体氛围的建构中,都是由城市文化或者乡村文化单一主导。而在未来科技城模式中,由于“双二元”的人口学特点,使得未来科技城学校的生源必然是由城市人员子弟和周边乡村农民子弟共同构成。受不同家庭环境与地域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两类学生群体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且拥有不同的特性,使得在未来科技城学校中形成了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共存的局面。

因此,未来科技城学校具备了“双二元”人口学特征和“二元共存”的文化学特点。

三、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的

教育文化建构

为了全面达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融通共享和教育公平,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在充分认识到未来科技城模式在“双二元”“二元共存”的人口学和文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坚持以“文化关怀”的视角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承认城乡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特点与差异,尊重差异,彰显差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探索属于自身特色的道路,最终实现城乡教育优势互补、双强共荣、整体提升;[4]加强社会包容和城乡融合教育,突破社会对不同人群的身份区隔,挖掘乡土文化的现代价值,实现教育的精神革命和人文关怀。

在“文化关怀”价值取向的引领下,学校积极发挥城市教育的优势,激发乡村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将乡村的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展现出来;统筹城市和乡村二元文化的教育优势,通过整体设计,全面建构文化传承中心、课程研发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技术实践中心、艺术创作中心等五大中心,在满足城市和乡村学生差异化和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全面打造教育文化,努力展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1.文化传承中心

作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的深层竞争力,校本文化不仅是对本校历史沿革、精神风貌、价值取向与发展走向的挖掘,也是对城乡文化的记录和传承。开发校本文化的过程是将乡土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先进文化、本校传统与城乡文化进行融合创生的过程。未来科技城学校的文化传承中心便是全面展示校本文化建设理念和发展历程的舞台和窗口。

文化传承中心在借鉴城市优质学校办学经验来传承城市文化、吸纳乡村教育优势来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积极融合城乡文化的互补优势,旨在培养所有学生对城市文化,尤其是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让学生通过文化濡化来培养对城乡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学生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产生亲切感与自豪感。[5]在文化传承中心的实体展示空间内,第一部分呈现未来科技城学校筹建的过程,结合新学校所在的地理区域,通过图文的展示,宣传昌平的本土文化和未来科技城的现代文化,激发全体师生对昌平历史文化的认同和对新学校的热爱。第二部分呈现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发展历史和教育教学科研理念,通过借鉴本部的先进办学经验和优质教育资源,为新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全面呈现二附中文化,促进师生理解母校的本土文化,为创造新的文化激发灵感。

与此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帮助学生在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发展中更好地习得并传承文化,未来科技城学校在建设装饰中充分利用教学楼各楼层间的公共空间和室外连廊,将之视为文化宣传的载体,对古典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等各类文化视域进行专门设计,分别开发成人类的文明——从远古走向未来、科技发展史、生命的历程、物理世界、化学之窗、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德育展览廊等宣传展示区域,为学生提供了三维立体的“视觉盛宴”。

2.课程研发中心

由于城乡之间天然的地域差异短期内不可能消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城乡文化差异也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在传播城市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突出自身文化的特性,保持自身的特点与优势,继承和发扬乡村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多样化课程,使城乡文化在教学中相互融合、相得益彰。[6]

未来科技城学校的课程研发中心直接体现了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办学发展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该中心极力挖掘城市和乡村文化,将各类优秀文化元素融合在课程体系之中。未来科技城学校积极借鉴北师大二附中本部丰富的课程改革成果,在“6+1+1”特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学校周边既有触手可及的中央企业创新文化,更有乡村教育所独有的乡土风情和传统民俗。从全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高新科技研发基地到开阔的乡村田野地域空间,学校可以灵活自由地开发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例如,为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感染力,体现乡村的特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的生产、生活和文化实际,学校可以与周边的农村进行联谊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在原生态的田园和池塘之间,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空气中弥漫的泥土气息,培养人文情怀;针对项目实验课程,学校可以与周边企业进行合作,带学生进入真实的操作厂房和工作间,在互动式的体验中,让学生感悟高新科技的魅力,提升科技素养。

此外,课程研发中心对传统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革新:[7]在教学目标上改变过去升学至上的应试教学目标,重新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保证实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又要联系乡村实际,突出乡土特色,适当增加有关技术素养的职业教育内容,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沟通与融合,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为满足学生升学、就业创业和追求自身持续发展等多元化需求做积淀。

3.学生发展中心

针对未来科技城学校城乡二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学校在学生学习与发展支持上,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学生和乡村学生诸多的差异,如智力差异、操作技能差异、学习兴趣差异、学习态度差异(对待学习的状况、情绪状态和意志状态)、个性心理差异等;另一方面则需要考虑城乡学生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中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适应、学业规划、学法调整、生涯发展、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辅导等。城乡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问题,要求教师在心理学知识的积淀与学生心理困惑的解决等方面有更全面的研究。为了给全体师生提供专业化的学习环境,并为学生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空间,学校专设学生发展中心。

学生发展中心主要分为四个区域:第一部分主题为心理学发展,作为个性化研究的区域,此部分通过专业书籍和图片内容,重点呈现心理学发展史上经典流派、代表人物、著名实验等,教师通过学习和研讨,不断提升心理学素养。第二部分主题为心理学体验,这里通过展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心理学测验工具、实验量表、调查问卷、专业心理沙盘等,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对人格类型、态度价值观、学习适应、人际交往等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第三部分主题为心理学应用,重点布展当代心理学经典的实验研究对生活的促进,如心理学对医学治疗、军事侦查等方面的贡献。第四部分主题为心理学指导,此部分实为团体辅导区域。该区域以关注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为主旨,围绕城乡学生共同存在的挑战以及文化差异等系列主题,精心打造生活辅导、学法指导、生涯规划、心理支持等学生学习与发展护航体系。该区域可以作为团体互动区、朋辈交流区、自助学习区、梦想策划区等,力图通过团体素质拓展和青年工作坊的形式,帮助学生突破认知盲区,建立自信、积极、外倾的个性特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4.技术实践中心

未来科技城学校积极开展系列文化创新实验,从实践与试验中提炼学校文化特色、形成学校文化品牌,凸显新学校文化的本土化效应,消解城乡学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当前,世界基础教育改革主张加强学生技术素养培养,体现了以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对教育的新需求。技术素养包括客观物质世界领域的机械、电子、能源、控制、材料、生物、建筑、服装以及工具、工艺等在内的通用技术教育。作为技能科目本身,除了技术实践的能力培养之外,还涉及对技术语言、技术规范、技术理性、技术文化、技术思想与方法、技术试验与探究等方面的学习。基于此,未来科技城学校围绕学生动手操作、技能训练、挖掘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等综合素养培养的需要,全面开展本土创新实验,积极建设技术实践中心。

借助城乡一体化学校的区位优势,技术实践中心充分融入一些职业技术文化课程和民族特色文化课程。为了给学生提供足够大的操作空间,学校将700多平米的区域分别开发成机电DIY之家(含电子控制、家电维修和机器人制作等)、未来生活创意空间(含服装、刺绣、插花、编制等)、金工木工加工室、种植养殖实践室、陶工操作室、烹饪体验室等。

技术实践中心为学校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提供多元的选择,并且成为学生拓展兴趣、发展专长、积累技能的探究中心;该中心有效帮助全体学生提升技术素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使学生在未来融入社会,享受生活质量。

5.艺术创作中心

由于客观条件和资源的限制,乡村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的过程中,面临着师资力量匮乏、课时无法保证等现实阻碍,造成乡村学校的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没有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同时,城市学校尽管大部分都按部就班地开设了艺术课程,但受制于学院派的传统,诸多艺术课程内容单一、课程类型有限,使得城市学生在学习和感知艺术美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原始的乡土气息。为了全面打破城乡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的局限性,充分融合城市和乡村的特色、超越中西方艺术概念上的隔阂,未来科技城学校积极打造艺术创作中心。

基于艺术教育的开展需要创造性的顶层设计和创造性的环境支持,学校将1000平米的空间开发成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升中心。该中心分别设计有舞蹈戏剧排练厅、中国书画与民俗艺术创作室、合唱演奏活动室、油画素描工作室、雕塑陶艺工作室等,为学校艺术课程的全面推进提供了硬件基础。学校积极建构多元化的艺术课程和艺术环境,帮助学生打破艺术创作的边界和框架,激发他们创造的自由性;引导学生不再一味地承袭学院派的传统,而是倡导在自由个性的主导下和原始艺术的启迪下,不断蒙生创作灵感,促使学生在成长中享受艺术的魅力。

在艺术创作中心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彻底融为一体,他们积极合作交流,相互激发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城乡学生在获得自信的同时,他们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激发和唤醒。在持续的体验与互动中,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得到全面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和学习主动性也不断增强。

此外,艺术的全面理解,除了需要有丰富的感情、基本的创作能力外,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修养作为积累。基于此,学校创造性地建构博学营地,专门开发中国古典文学、现代当代文学、诺奖文学大师、欧美文学巨匠、艺术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青少年文学、新闻学等,在拓展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以积极的思维进行思考,以此来帮助学生在无意识中强化知觉的感受力,进而在实践创作中增加艺术的表现力。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技城学校在“文化关怀”价值取向的引领下,通过双向吸纳城乡教育优势,焕发教育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学校的办学潜力和教育活力经过充分的挖掘和激发,形成独有的文化体系和竞争力,进而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参考文献

[1]未来科技城[EB/OL].http://www.bjchp.gov.cn/tabid/3444/InfoID/56955/frtid/3421/Default.aspx.2014-3-7.

[2]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EB/OL].http://www.beijing.gov.cn/szbjxxt/zwgs/t1242707. htm.2014-3-7.

[3]邵泽斌.理念变革与制度创新:从城乡教育均衡到城乡教育一体化[J].复旦教育论坛,2010(5):14-19.

[4]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J].教育研究,2010(11):3-11.

[5]纪德奎,张海楠.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本土化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48-51.

[6]纪德奎,赵晓静.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学校文化的现实形态与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11):76-80.

[7]纪德奎.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冲突与调适[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13-17.

(责任编辑 尹 杰)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
中国城乡一体化新兴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
城乡一体化布局下的农网智能化建设研究
城乡一体化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