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IL-6浓度的影响

2014-09-21伏玲余学春董静武

当代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胰腺炎细胞因子常规

伏玲 余学春 董静武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其发生后致死、致残率高。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炎症性细胞因子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拟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2周内血清重要炎症性介质(包括TNF-α、IL-1β和IL-6)浓度的变化来探讨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本研究收治盱眙县人民医院消化科2010年6月-2011年9月急性胰腺炎患者79例(男45例,女34例)为急性胰腺炎组,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35±6.32)岁,所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制订的标准[1],并经影像学检查(CT或MRI)证实。(2)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系参加常规体检的正常人员,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6±9.11)岁。

1.2 研究设计 本研究分为三组,常规治疗组38例,血必净治疗组41例,血必净+常规治疗,对照组为33例健康体检人员。常规治疗组、血必净治疗组APACHEII评分分值为(12.86±4.36)和(13.20±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入组急性胰腺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身体基础状况(如年龄、性别及既往史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3 临床治疗 全体入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基本相同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PPI抑酸、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加贝酯和胞二磷胆碱抑制酶原活化、抗感染+基础治疗(液体复苏),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血浆或白蛋白等支持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0ml静脉滴注,连续使用7d(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00033)。

1.4 实验室检查 入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于住院后当天24h内、住院第3天、第1周、第2周抽取空腹静脉血5ml,放入EATD内。离心后将血清置于-80℃冰箱待测。标本收齐后统一复温,采用双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所含的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检测过程的按照规定步骤操作。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不同时间点数据比较使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TNF-α水平变化 发病后短时间内TNF-α浓度迅速上升,在患者入院后24h内TNF-α浓度升至最高值。在发病第1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浓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在发病第3天、第1周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三组间血清TNF-α浓度的变化(,pg/ml)

表1 三组间血清TNF-α浓度的变化(,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常规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1d 3d 7d 2w对照组 33 6.72±0.15血必净治疗组 41 26.97±0.28a 18.37±5.63ab 11.05±3.24ab 7.35±2.37常规组 38 26.89±0.36a 24.82±7.37a 14.98±4.87a 7.38±1.96

2.2 三组血清IL-1β水平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β浓度在发病第1、3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治疗组血清IL-1β水平在发病第3天、第1周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间血清IL-1β浓度的变化(,pg/L)

表2 三组间血清IL-1β浓度的变化(,pg/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1d 3d 1w 2w对照组 33 3.23±0.26血必净治疗组 41 9.06±0.68a 5.42±2.22ab 4.68±1.08ab 3.46±1.5常规组 38 9.29±0.72a 8.15±2.81a 6.56±2.14a 3.53±1.35

2.3 三组血清IL-6水平变化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在入院后24h内快速升高。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血必净治疗组血清IL-6水平在发病第3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间血清IL-6浓度的变化(,pg/ml)

表3 三组间血清IL-6浓度的变化(,pg/m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1d 3d 1w 2w对照组 33 28.92±6.35血必净治疗组 41 162.23±27.68a 118.28±5.34ab 30.24±5.16 26.87±6.32常规组 38 156.42±20.56a 139.31±6.21a 31.87±6.12 26.16±7.08

3 讨论

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瀑布式炎症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炎症性介质,包括TNF-α、IL-1β、IL-6等,这些炎症性介质正反馈式地激活炎症细胞,促进和加重由急性胰腺炎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2],如果SIRS进一步失控,将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及多器官衰竭(MOF)的发生。

TNF-α是最重要的炎性介质,同时还是众多细胞因子的重要启动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后,TNF-α可以被诱导,其表达快速上调,高浓度的TNF-α导致中性粒细胞向发生炎症的胰腺局部黏附、聚集,引起局部炎症的扩大,加速胰腺局部坏死并同时引起SIRS;TNF-α可以通过刺激其它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和诱导其它炎症介质的表达,从而介导微循环障碍、恶化的病理过程[3-4]。在本研究结果中,患者TNF-α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短期内迅速升高,和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第1周内,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浓度持续处于高水平状态,持续高浓度TNF-α的对局部胰腺组织及全身其它脏器的炎症反应产生严重的影响。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加用血必净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于治疗后第3天、第1周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全身性炎症反应(SIRS)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在于降低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血液的浓度减轻SIRS的程度。

IL-1β是一种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对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急性胰腺炎发生时,IL-1β由胰腺内浸润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及单核细胞因子,IL-1β可直接刺激胰酶的产生、诱发其它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还可促进白细胞在发生炎症反应的胰腺局部聚集,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使之参与SIRS、MODS及MOF的发展。在本研究中,急性胰腺炎发生后,患者在短期内血清IL-1β浓度快速升高,急性胰腺炎发病后1周内,患者血清IL-1β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常规治疗组相比,联合使用血必净后,急性胰腺炎患者白介素-1β水平较显著降低,组间白介素-1β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用入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1β水平在发病1周快速降低,至发病后2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 IL-1β浓度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IL-6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生理状态下,低浓度的IL-6具有中枢免疫介导、神经修复和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在炎症状态下,血清IL-6浓度异常增高,其激活补体及C-反应蛋白的表达,产生细胞损害;还可诱导产生粘附因子、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淋巴细胞活化,进一步导致炎性反应的加剧[5]。在本研究中,在急性胰腺炎发生第1、3天,患者血清IL-6浓度快速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血必净联合常规治疗3天后,血必净治疗组患者血清IL-6浓度显著降低,和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第1、2周,所用入组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6水平快速降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血必净通过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 IL-6浓度改善急性炎症反应程度,其降低血清IL-6浓度主要发生在病变早期。

血必净注射液是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精炼出的静脉制剂;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当归等,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溃散毒邪功效的复方中药制剂。是对抗细菌、毒素,降低内毒素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改善微循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有效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危重急症,如由感染引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及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脓毒症(Sepsis)[6-8]。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后,在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发病早期通过减少血清炎症性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产生而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SIRS的程度,促进急性胰腺炎早期恢复。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可能是血必净治疗的作用机制之一。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4(1):190-192.

[2]庄岩,杨尹默,王维民,等.急性胰腺炎鼠白细胞介素(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转化酶的表达[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1):71-72.

[3]诸琦,姚玮艳,袁耀宗,等.肿瘤坏死因子受体p55/p75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3):138-141.

[4]程石,宋茂民,何三光.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7):593-594.

[5]王蔼卿,曹书华,常文秀.血必净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血浆蛋白C活性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2):235-238.

[6]陈齐红,郑瑞强,林华,等.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21(7):405-408.

[7]陈齐红,郑瑞强,林华,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6):364-366.

[8]蒋华,王醒,薛博瑜,等.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5):46-48.

猜你喜欢

胰腺炎细胞因子常规
常规之外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细胞因子在抗病毒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