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指数与氧合指数动态监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4-09-17李书光林璐云卢碧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36期
关键词:肺病血气通气

李书光,林璐云,卢碧亮

(贵州省龙里县人民医院,贵州 龙里 551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危害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且近年来有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到2020年慢阻肺将位于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前5位[1]。且慢阻肺在发展过程中每年会有0.5~3.0次的急性加重过程,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慢阻肺病的预防、早期发现以及科学合理的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主要以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的未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呼吸指数与氧合指数动态监测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呼吸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的未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纳入标准[2]:①均符合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②不患有其他重要的合并症或者并发症,或者内分泌性疾病,未服用可能对研究的指标有影响的药物。③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O2))<60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50 mmHg。④符合伦理道德,家属或者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3]:①患有其他重要的器官衰竭性疾病,或者内分泌性疾病,如肝肾衰竭、糖尿病等。②正在服用可能影响研究效果和结局的药物的患者。③一些相似的特征的疾病,如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气胸、胸腔积液等。剔除标准[4]:①凡对试验的调查研究不依从、不配合、容易产生失访的以及拒绝参加试验者都应排除。②试验过程中不按照规定进行检查,或者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其他的治疗的措施的可能影响试验的结果的。③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突然的加重不能在参加试验的。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35~75(55±11.797)岁。均采用同步的机械通气,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73例)和加重组(27例)。 2组年龄、性别、p(O2)、p(CO2)等基线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呼吸指数(RI)和氧和指数(O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为吸氧前常规抽取股动脉血,用BEG Letrolytes 1402型血气分析仪(由美国生产)对其进行检测,对于病情危重的少数患者采血前需进行短时间吸氧治疗,氧气的浓度低于29%。将入院后第一次血气报告值作为分析依据。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血气进行持续监测,将治愈后的血气分析进行前后对比,每个标本均通过血气分析仪进行电脑校正体温、吸氧浓度、大气压血红蛋白的检测,将p(O2)、p(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和指数(OI)等数值打印出,并计算出RI值:RI=A-aD(O2)/p(O2);肺泡气公式:A-aD(O2)=(Fi(O2))×(pB-pH2O-p(CO2)/R)-p(O2);氧合指数公式:OI=p(O2)/Fi(O2)。其中A-aD(O2)表示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B表示大气压;pH2O表示体温状态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取值6.25 kPa;R表示呼吸高,取值为0.8。

2 结 果

2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后呼吸指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好转组A-aD(O2)、RI随着通气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p(O2)、OI逐渐升高;加重组A-aD(O2)、p(O2)随着时间延长缓慢降低,OI降低较明显,RI逐渐的升高,2组间开始通气后2 h,24 h,48 h时RI、OI值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通气后2,24,48 h呼吸指标比较

注:①与加重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5]。引起慢阻肺病的主要因素是支气管细菌感染和呼吸道病毒感染,慢阻肺病期间细菌的负荷量会增加,同时会使新的菌株发生特异性免疫反映,与慢阻肺急性加重相关,也表明细菌感染会引起慢阻肺。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等综合因素。有研究表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会诱发慢阻肺病的产生,超过50%以上的慢阻肺患者合并有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属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6]。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痰量增加、胸闷、剧烈咳嗽等,此外还有心动过速、失眠、全身不适、抑郁、精神不济等非特异性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慢阻肺发生后,要通过患者的症状、病程、肺功能测定、胸部矛盾呼吸、动脉血气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充分比较,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来说,在正常空气条件下,若p(O2)<60 mmHg或p(CO2)>50 mmHg,表明有呼吸衰竭;若p(O2)<50 mmHg,p(CO2)>70 mmHg,且pH小于7.2,说明病情严重,需对病情进行严密监控或入住ICU治疗。

RI和OI是反映肺的通气情况以及氧交换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主要由A -aD(O2)与p(O2)之比计算得到[8]。RI与混合静脉血氧分压、通气状况、通气血流之比、心排血量以及弥散功能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外已经将RI和OI作为是否可以撤离机械通气的主要检测指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A -aD(O2)和p(O2)密切相关。若p(O2)升高,且p(CO2)升高,RI会下降;如果p(O2)升高,p(CO2)下降,RI则可能不发生变化;当p(CO2)升高程度明显大于p(O2)降低程度时,RI会下降[9]。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判断肺气体交换异常程度的生物指标。OI计算简单,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在吸氧条件下的缺氧情况。张爱萍等[10]对9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采用公式计算法则测定氧合指数和呼吸指数,观察两者与慢阻肺急性加重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RI(p(CO2)<8 kPa)可反映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其中RI<0.8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临界值。对RI和OI的动态监测可以有效评价慢阻肺病的病因和预后情况。

本研究对分析并比较了不同预后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RI、OI、A-aD(O2)的变化,结果显示,好转组和加重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后呼吸指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好转组A-aD(O2)、RI随着通气时间逐渐降低,而p(O2)、OI逐渐升高,这说明A-aD(O2)、和p(O2)可以有效反映患者肺功能。另外,加重组A-aD(O2)、p(O2)随着时间缓慢降低,OI降低较,RI逐渐升高。

综上所述,动态监测RI和OI可以了解慢阻肺病情发展状况,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邰贵刚,张淼. 60例老年重症肺炎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116-117

[2] 陈炊颖,陈愉生,洪如钧,等. 老年重症肺炎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499-501

[3] 王长远,邹琪,秦俭,等. 三种评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J].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2):1581-1582

[4] 姚文秀,薛辛东,富建华. 呼吸机撤离后不同体位对新生儿氧合功能的影响[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32(62):90-92

[5] 赵晓明,张曦,禚志红. 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8变化的意义[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36(18):2-5

[6] 孙波. 呼吸机治疗低氧性呼吸衰竭吸入一氧化氮的作用[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11(2):34-36

[7] 陶建平. 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策略[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8(2):458-459

[8] Michalski JM,Golden G,Ikari J,et al. PDE4: a novel targe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Clin Pharmacol Therap,2012,91(1):134-42

[9] Soriano JB,Brusasco V,Dinh-Xuan AT. The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makes COPD a priority[J]. Clin Resp Physiol,2011,38(5):999-1000

[10] 张爱萍. 输液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5例的抢救与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56(2):79-81

猜你喜欢

肺病血气通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不通气的鼻孔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脾病候”“肺病候”导引法
二十五味肺病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体会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