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在60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体征脑出血康复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院医保处,江西 九江 332000

早期护理干预在60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魏冬娥

江西省九江市中医院医保处,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基本稳定后48h至7d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能显著提高其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最大限度改善其预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脑出血;早期护理;预后

脑出血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患者严重时往往在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内恶化,并导致患者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者生命质量严重受损。在早期采用有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本院对6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会所制定的关于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21例,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1例,丘脑17例,脑叶12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56.8±6.2)岁;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8.7±6.6)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3例,丘脑18例,脑叶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出血部位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细胞等。观察组患者在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基本稳定后48h至7d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①肢体关节被动运动。先健侧再患侧,对各个关节和各个方向作轻柔的按摩和被动运动。3d后可加大被动运动幅度,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扩大。术后三周即鼓励患者离床运动,初次离床时要在护士帮助下缓慢站起并逐渐行走;②心理护理[2]。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告知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预后的重要作用,并耐心向患者解释早期护理干预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过程,安慰患者不必过分忧虑病情,也不可忽视,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护理;③并发症护理。对于神智不清,无法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需要积极防治并发症。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辅以拍背、吸痰;每天进行口腔护理;及时更换衣物和被褥,协助翻身、避免发生褥疮。

1.3 疗效观察 参考张玉琴的相关观察指标[3],使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佳;同时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以往医学认为,对于脑卒中特别是脑出血的患者,早期应该卧床制动,不应该进行活动。但如今医学研究认为,脑出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辅以恰当的护理干预手段,导致再出血的概率不大。

研究认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护理,能大大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能力,降低由于康复措施不及时而导致的废用综合征。对于早期护理的作用机制,目前认为可能与脑的可塑性和康复诱导的皮质功能重组有关。残存的皮质组织对早期护理的反应最大。在早期护理过程中,潜在的突触和使用或侧枝长芽所形成的突触十分重要。原有的但无效的潜在突触要在脑出血后变为有效突触,需要大量的康复锻炼[4]。但是,有些患者由于突如其来的疾病,导致情绪发生较大的波动,产生害怕、焦虑等情绪,从而影响了康复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因此,早期护理干预不单需要康复锻炼,还需要采用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于病情和护理的知晓度,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感,对战胜疾病产生坚定的信念,从而保证康复锻炼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得分,其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显著增强,可最大限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1]陈清棠.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李敏智.早期康复指导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效果[J].求医问药,2012,10(4) :557-558.

[3]张玉琴,朱丽莎.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101-102.

[4]陈小红,范秀娟,范静.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87-88.

R473.74

A

1007-8517(2014)17-0114-01

2014.07.02)

猜你喜欢

体征脑出血康复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