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艾灸及耳穴压豆治疗45例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比较研究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压豆气滞耳穴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1

针刺、艾灸及耳穴压豆治疗45例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比较研究

董甜甜1曹敏1冯园园1胡心月1郑渝凡1王园1唐懿1于晓华2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2.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1

目的通过针刺、艾灸及耳穴压豆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疗效的差异,以指导临床的优化选择。方法将45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视觉类比量表观察三种方法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刺组、艾灸组及耳豆组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总有效率均达100%;从治愈率来看,艾灸组优于针刺组和耳豆组(P<0.05)。结论针刺组、艾灸组及耳豆组对于气滞血瘀型痛经均有效;根据优化原则,艾灸法最佳。

针刺;艾灸;耳穴压豆;气滞血瘀型痛经

痛经是以经期或经行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昏厥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是青年女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56.06%[2]。有的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气滞血瘀型痛经为痛经中多发的证型,其临床表现为经期小腹疼痛、乳房胀痛、恶心呕吐、舌暗及脉弦等症状,针灸对于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本研究通过对45位痛经患者的治疗,将对针刺、艾灸及耳穴压豆对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不同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招入45名志愿者,本着自愿原则本人亲自签署志愿书。采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法分为针刺、艾灸及耳穴压豆3组,每组15人。所有病例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年龄在18~23岁之间的青年女性。各组在年龄、病程、治疗前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3](6版)制定的痛经诊断标准拟定:妇女在经期或经前、经后(1周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中医药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1]制定气滞血瘀型痛经诊断标准拟定: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量少,行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或有烂肉样物排出,块下则痛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1.3 纳入标准 符合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诊断标准;年龄18到25岁;接受本疗法前1个月月经周期未接受其他治疗,且治疗前2周内未服用任何有关痛经的药物。

1.4 剔除与脱落标准 已随机分组但未按规定治疗者;有紧急情况被迫退出者;不能耐受针刺、艾灸或耳压刺激者。

1.5 治疗方法 针刺组操作方法:取穴:太冲、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地机、血海、水道、合谷;操作:用75%的乙醇常规消毒,选用0.32mm×40mm毫针,直刺25~40mm,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均匀提插捻转。留针30min,隔日一次,留针期间间隔10min行针一次。艾灸组操作方法:取穴:气海、神阙、中极、水道、太冲,行隔姜灸,三阴交、血海,艾条温和灸,每穴30min,隔日一次。耳穴压豆组操作方法:取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肝、肾、脾,两耳交替,3日一换。三组均自月经来潮前两周左右开始治疗,至月经结束为止;连续治疗3m,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并记录。

1.6 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常用的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法[4]评定痛经疼痛程度。将疼痛程度分为0-10级,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感受选择能符合自己疼痛的数值。

1.7 疗效标准 设治疗前的VAS评分为A,治疗后的VAS评分为B,则VAS的加权值=(A-B)/A×100%,治愈 VAS 的加权值≥75%;显效 VAS 的加权值为50%~74%;有效 VAS 的加权值为25%~49%;无效 VAS 的加权值<25%。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资料或成组资料的t检验(方差齐时)或t′检验(方差不齐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说明三种疗法均有效;从治愈率来看,艾灸组的优于针刺组和耳豆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三组对于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比较

注:与针灸组和耳豆组比较,P<0.05。

3 讨论

痛经的基本病机为气机不畅,胞宫失养。而气滞血瘀型痛经多因情志因素和感受寒邪所致。情志不畅导致气滞血瘀,经气涩滞不畅,不通而痛;寒客胞宫,阻滞气血运行,不通则痛[5]。而《黄帝内经》所载“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则是疼痛的最主要病机,故针刺通过调节经络以调理气机,气畅则血行,进而胞宫得以濡养,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

针刺可通经活络,气血运行通畅则其痛即止。三阴交穴具疏肝健脾益肾之效,为女科之要穴;《类经图翼》称关元“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气海穴可补益元气,神阙具理血调经之功,故关元穴、气海穴和神阙以充养胞宫;太冲穴为肝经输原穴,可疏肝理气,调通气机。足三里与血海穴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经为主,配地机穴、水道穴以健脾利水、疏调气血。合谷穴为镇痛要穴,与太冲配伍为四关穴,能疏调气机,气行则血行,通则不痛。诸穴或针或灸,均能有效。

耳穴压豆有节省时间、即时按压的优势,根据病变部位选取耳穴子宫、卵巢以取直达病所之效,耳穴内分泌以调理内分泌,平衡阴阳;耳穴肝、脾、肾可疏调肝气、健脾养血、填精益髓,以调理冲任气血,使经络通、胞宫荣而不痛。

灸法为温阳祛寒的常用方法,《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采用艾灸,以其温运之力达瘀滞之处,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达到祛邪扶正的双重疗效。从治愈率而言,艾灸组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从随访结果看,艾灸因其避免针刺之惧、独享温热之感和温经散寒的持久功效而受到了志愿者的好评,并以其简便易学而受志愿者的青睐而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健。

[1] 罗颂平.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4.

[2]全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中国妇女月经生理常数的调查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15(4) : 219.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7.

[4]Jensen MP,Carolyn P,Braver S.The measurement of clinic pain intensity:a comparison of six methods[J].Pain.1986,27:117-126.

[5]李刚,栾利莉.针刺加艾灸治疗痛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5):47.

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SRT)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24。

董甜甜(199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0级本科1班,E-mail:14838597@qq.com

于晓华(1977-),女,山东中医药大学讲师,E-mail:yxh20041977@163.com。

R271.11+3

A

1007-8517(2014)17-0030-02

2014.07.12)

猜你喜欢

压豆气滞耳穴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