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临床观察

2014-09-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根钉椎间隙后路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 江苏 泗洪 223900

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临床观察

李志胜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 江苏 泗洪 223900

目的讨论并分析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113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75例行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A组),38例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单纯植骨治疗(B组)。结果A组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相比,椎间隙高度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后1月相比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言,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间盘摘除;Cage植骨;内固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腰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或软骨板发生退行性变,在外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导致临床症状的出现[1]。对于症状较轻、初次发病或病程短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而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重症患者必须果断选择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部分椎板切除、椎间盘切除或关节突切除,近年来,随着显微镜技术的迅猛发展,显微镜椎间盘切除也显示出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2-3]。本研究选取我院 2010年 6月至2013 年 6月采用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的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术前及术后随访所得资料,探讨及分析该治疗方法的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0年 6月至2013 年 6月采用手术治疗的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9例,女54例;年龄46~61岁,平均年龄(52.2±3.5)岁;体重42~79Kg,平均(56.7±10.4)Kg;病程7~31个月,平均时间(19.2±2.5)个月;单节段突出且不稳定患者85例,L4、L5间隙狭窄63例,L5S1间隙狭窄22例;双节段突出28例,5例为L3、4L4、5间隙狭窄,23例为L4、5L5S1间隙狭窄。全部患者行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以及核磁平扫,影像学资料完整,诊断明确,且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指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全部接受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治疗,透视下放置椎弓根系统,去除病变间隙椎板及下关节突,在保证脊神经根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完全摘除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将之前取下的椎板等部分做成小骨粒放入椎间隙前方,剩余放入由北京市富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Cage椎间融合器(302-053),置入椎间隙,最后用椎弓根钉系统加压以及横梁固定。B组患者接受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单纯植骨治疗,手术操作由同一组人员完成。

2 结果

A组全部患者中,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8±2.4)个月,1例随访期间死亡。评价标准包括椎间隙高度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4],术后1月75例患者椎间隙高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6月与术后1月相比两个评价标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见表1。A、B两组患者术后1月相比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见表2。

表1 A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椎间隙高度及JOA评分比较

注: 与术前比较,P<0.05。

表2 术后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比较

注: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完全摘除病变椎间隙突出的髓核,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5]。只有遵循该原则才能取得缓解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手术目的。本研究所有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效果,症状减轻,神经功能较术前恢复良好。由于手术患者一般病程较长、症状较重,通常都伴有关节突增生、椎间盘钙化、椎间隙狭窄甚至椎管狭窄等,术中为了能够彻底减压需扩大椎板切除范围或者切除部分关节突,但是这种破坏脊柱结构的操作会导致腰椎不稳定性大大增加。为了避免此种不良后果,应同时进行椎间隙融合术,加强腰椎的稳定性[6]。本研究采用Cage植骨,因Cage具有支撑作用,提高植骨后椎间融合率,较单纯植骨具有较明显优势[7]。同时应注重手术治疗的应用范围,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患者应采取保守治疗,盲目的手术治疗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8]。

综上所述,本研究显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的后路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Cage植骨的手术治疗,可以在保证腰椎稳定的前提下取得最大减压目的,达到减轻甚至消除症状以及恢复神经功能的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张兆振,杨豪,郭会卿,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06):70-73.

[2]李永胜,姜烈宝.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07):32-34.

[3]陆晓生,赵劲民,彭昊,等.显微镜下与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03):387-389.

[4]杜伟,申勇,李宝俊,等.细胞因子IL-1a、IL-6、TNF-a、MMP3与颈椎间盘退变机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03:259-262.

[5]黄家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04:76-78.

[6]曾昭池,郭中凯,朱志勇,等.融合与非融合术固定治疗腰椎单节段退变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01):34-36.

[7]李名武,于洋,倪斌,等.纳米人工骨Cage与自体骨治疗相邻两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9):1940-1946.

[8]崔吉印,李荣超,李云芝,等.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13,10:3-4.

R681.5+3

A

1007-8517(2014)17-0050-02

2014.06.27)

猜你喜欢

根钉椎间隙后路
非特异性椎间隙感染细菌学特征的研究进展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全程跟踪护理管理对高龄患者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护理疗效分析
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置钉准确度分析
蚕宝宝流浪记
后路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猎狐”断掉贪官外逃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