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语言学生考试焦虑探究

2014-08-24刘燕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考试测试

刘燕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4)

第二语言学生考试焦虑探究

刘燕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4)

焦虑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因素之一。引起第二语言考试焦虑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因素、第二语言课堂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测试本身等因素。积极的自我暗示、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时间和策略完成学习任务、采用形成性评估提供反馈、传授应试技巧、重视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多鼓励和表扬等,能积极有效地帮助学生缓解考试焦虑,发挥正常水平,取得好成绩。

考试焦虑;学生;原因;相应对策

一、引言

焦虑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当学生运用并不娴熟的第二语言去解决特定问题时,这种焦虑感表现得更为强烈。在我国,英语作为主要的第二语言,已经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从小学、中学一直延续到大学、研究生,甚至在工作后,英语学习仍有可能持续下去。学业考试、水平考试、晋升考试等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通常会作为检验英语学习的标志出现,考试焦虑就随之产生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Spielberger认为“焦虑可以被定义为受遗传影响的先天焦虑和由情境引发的后天焦虑。先天焦虑是指人的内在所固有的焦虑倾向,后天焦虑则指由于特定情形所引起的短暂焦虑”[1]。 根据这一理论,考试焦虑可以理解为是先天焦虑和后天焦虑共同引起的一种特定形式。一般来说,先天焦虑感强的学生在参加各种外语考试时会表现得更为焦虑和紧张。

近年来,虽然对于第二语言学生考试焦虑的课题已经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但是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并不多。笔者将基于第二语言学生在进行第二语言考试时所产生的焦虑感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论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帮助第二语言学生克服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现象,在考试中发挥正常水平,取得好成绩。

二、考试焦虑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因素

适当的焦虑对于考试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过度焦虑则会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对于考试所产生的焦虑感各不相同,年龄与考试焦虑呈倒U形关系(见图1),即学生在低年级基本不存在考试焦虑,但随着年龄与年级的增加,考试焦虑水平会不断上升,在中学阶段达到顶峰,此后又逐渐回落。调查表明,在所有年龄段,女生的焦虑水平普遍高于男生[2]。

图1 年龄与焦虑程度的关系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年龄与年级的增加,学生越来越担心考试结果对自己前途产生的影响,即产生“对通不过考试的认知焦虑”。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由于担心考试失败,就自然会产生由于考试失败而带来的自卑心理所造成的焦虑。特别是对第二语言学生而言,运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考试,对于考试结果的不确定和担心失败的心理,是造成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习惯性拖延考试前的复习时间与考试焦虑存在很高的相关度。习惯性拖延考试前的复习时间主要是指直到考试前几日才开始复习备考。由于第二语言的学习需要连贯性,因此习惯性拖延复习时间往往会造成学生准备不充分以及心理上对于考试失败的畏惧感,从而加重考试的焦虑感。研究表明,害怕考试失败与非理性心理是造成拖延的直接原因。第三,部分学生对考试持一种厌恶的心理,认为自己永远做不到最好。另一部分学生则对自己的要求过于苛刻,总想把一切都做得非常完美。这些错误的想法和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往往会导致在考试准备过程中的一再拖延。调查显示,女性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表现尤为突出,她们往往对自己有着过高的要求和期望,由此造成的焦虑水平往往也高于男性学生。

2.课堂因素

造成考试焦虑的课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引导与课堂氛围两大部分。教师的行为举止在学生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笔者在苏州市职业大学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以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学生的考试焦虑感进行调查。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教师用模拟试题和全真试题给学生进行大量模拟测试和练习,以帮助学生在即将进行的考试中获得成功。该项研究表明,高通过率反映出学生通过教师的考前辅导,大大降低了焦虑感,在考试中发挥了水平。反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被看做是学业和社会成就的预测,但是因为教师在考前没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测试准备,这就增加了学生的考试焦虑感,影响了通过率。另外,课堂气氛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竞争过度会形成不健康的学习环境。例如,许多第二语言教师宁愿采用常模参照测试,即将一名学生的测试表现与他的竞争对手作比较,而不愿采用能够反映学生能力所及的有意义的标准化测试。常模式的参照测试会使学生过分注重考试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加剧竞争,造成过分紧张的气氛,引起严重的考试焦虑。而标准化测试能够使第二语言学生关注现实,制定可以实现的目标,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传授知识。

3.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指考试焦虑与社会环境和学生父母的行为有关。在我国,升学、求职等重要的人生阶段大多以考试成绩高低来决定学生的命运,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会由于担心考试结果影响自身的发展而对考试产生焦虑的心理。在我国,英语学习已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学生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各种升学考试乃至就业申请都与英语成绩密不可分,因此面对英语考试而产生的焦虑心理非常普遍。

此外第二语言考试焦虑可能由于学生父母的行为不同而产生差异。例如,考试前,父母许诺子女根据考试结果进行表扬和惩罚,这会加重子女的考试焦虑感。调查显示,父母行为对子女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当子女成年后,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小,所以,对中小学生来说,父母是其产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4.测试因素

测试因素主要包括测试难度、测试形式、测试项目的编排和测试时间的限制。这些因素在参试者参加第二语言测试时会增加担心和忧虑,影响测试的效度和信度,造成对测试者能力、所做出的努力和考试结果评定的偏差。

第一,测试难度和考试焦虑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度, 即焦虑感强的学生在做比较难的测试项目时会比焦虑感弱的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其表现因完成测试任务而不同。根据倒U形假设,过多或过少的焦虑感都会对考生水平的发挥产生影响,考试时的正常发挥取决于特定的受试者完成特定的考试任务的过程中。Zeidner认为,给考试焦虑水平高的学生稍易或者中等难度的任务时,更利于他们的发挥,相反,让他们完成较难任务时,则会影响发挥。但是如果让考试焦虑水平低的学生完成较难的任务,他们的表现则反而佳[4]。因此,第二语言的授课教师应该注意考虑导致学生焦虑的因素,密切关注不同学生的焦虑感,力求让他们在考试中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第二语言测试卷中一些测试项目的设计形式也会引起一些学生更多的焦虑。 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做配对题比做选择题时焦虑水平低,比较喜欢客观题的测试而不喜欢写作、问答和翻译的主观型测试。笔者在进行的一项对比面试和完形测试的研究中发现,学生更喜欢面试而不喜欢完形测试。这项研究不同于一般所认为的口语测试具有导致焦虑的潜在因素的结论,原因是面试压力较小并且有趣,而完形测试,则被认为比较难且会令人沮丧,这就是为什么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删除完形项目的原因所在。

第三,除测试难度和测试形式外,试卷中难易项目的编排会使学生增加客观测试的焦虑感。在考试开始给出容易的项目能确保学生解决难题的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Zeidner认为,有适度测试焦虑的学生能预见试卷后面部分项目的难度,这有利于克服避免遇到后面难的项目时可能产生的更大焦虑[5]。

第四,考试时间规定可能对于焦虑水平高的学生特别不利。研究表明,高焦虑感的考生在参加能力测试时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所有的项目,所以表现颇好,而低焦虑感的考生在有时间规定的速度测试方面做得比较好。相关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等也同样存在时间不够的问题。

三、考试焦虑对策研究

1.针对学生自身因素的对策

小学至高中各个阶段的学生和女生是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的人群。原因是不断增加的评价机制和父母对子女过高的期望。所以父母应当通过建立理性的标准和能达到的期望值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焦虑感。父母一般会教育男孩独立,由此可以使男孩适应焦虑,也可以通过培养女孩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女孩降低焦虑感。基于以上分析,积极的自我暗示能有效降低焦虑感。第二语言教师平时可以教授一些应试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时间和学会运用学习策略完成学习任务。比如教会他们在状态最佳时去完成难题,每学期开始时安排好所有的学业等,帮助他们学会识别、提问和挑战。用现实的合理的标准来替代他们非理性的过高标准。

2.针对课堂因素的对策

如果学生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分数去完成一些测试,就能够有效降低考试焦虑感。所以教师不必在每次测试时都精确计算成绩和记录分数,而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估来提供反馈,从而了解学生取得的学业进步。教师可以在整个学期分阶段传授相关的测试技巧,并且在学生参加考试前进行适量的考前准备活动。但是,这种对策不提倡使用不规范的测试准备方法,例如,把试题故意泄露给学生来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等。

3.针对社会文化因素的对策

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与父母影响。可以适当降低第二语言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教育,不要刻意强调英语学习如何重要。英语一年二考,不计入总分的即将出台的江苏新高考方案就给了我们启示。

此外,由于父母行为所导致的考试焦虑非常普遍。因为父母比较看重子女的考试结果,在平时的言行中带给孩子“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的压力比较大。父母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修正培养孩子的方法,多给孩子鼓励和赞美,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不能只看重最后的考试分数。当然,这也并不是说父母应该一味地表扬孩子,而是应该多表扬孩子所做出的努力,积极引导,增强其自信心,减少考试焦虑。

4.针对测试因素的对策

鼓励教师团队合作协同完成第二语言测试卷的编制。如果无法进行团队合作,对于出题者来说,可以请求同事对试卷提供评价。教师应该有步骤地传授学生应试技巧,有效降低他们的测试焦虑水平。应试技巧包括:当遇到有难度的项目时,可以尝试猜测,或者先跳过,然后再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做完比较容易的项目后回过头来再做难的项目。教师要使用多项评价形式的测试卷,例如, 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试卷,通过多种项目安排适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如果时间宽余不会影响测试的构建效度,则尽量避免编制快速测试卷。可以让学生课外做有时间规定的测试卷,帮助减轻他们的紧张感。还可以通过多参加测试来减轻焦虑感,因为只要不形成重复失败,反复经历焦虑能够有效减轻焦虑感,以及和焦虑相关的种种表现,例如多进行正式考试前的模拟考试、热身考试等[6]。

四、小结

综上所述,引发第二语言考试焦虑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对测试的错误认识或过分注重测试的结果,例如,完美主义。当第二语言教师建立了不恰当的角色榜样(例如,准备测试时的过度焦虑行为方式)以及利用竞争评估标准(例如,常模参照测试);当家长表现出不一致的培养孩子的做法时(例如,自相矛盾的表扬模式);当编制测试者、测试管理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不能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时。

第二语言教师应该努力克服以上所提到的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以有效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如果学生、教师和父母都有正确的测试观念,如加强学习目的的评价而非竞争或者把考试的失败作为进一步努力的动力,第二语言学生考试焦虑是可以克服的。此外,还需对第二语言考试者进行测试焦虑的跟踪研究,研究尚未研究过的测试焦虑的深层次原因以及证实应对测试焦虑策略的有效性,有利于第二语言教师更有信心地去帮助学生评价他们的学习状况。

调查表明,学生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跟随考试指挥棒转的,即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所以,要改变测试理念和形式,创造有利于测试的环境,努力使英语学习成为快乐学习的体验。要重视语言的流利性,同时兼顾准确性,强调理解和交际,而不是纯粹为了考试分数,减少语言学习者说和写时所出的差错,要把运用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法转变为多种评价方式并用,重视过程性评价,降低考试焦虑感。把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变为主动性的探究学习。鼓励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怕出错,多练多用,远离考试阴影,真正提高自己实际使用第二语言的能力。

[1]Spielberger. Anxiety as an emotional state. In C. D. Spielberger (Ed.).Anxiety: Current trends in theory and research[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2(1): 23-49.

[2][3]Hembree. Correlates, causes, effects, and treatment of test anxiety[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8, 58(1): 47-77.

[4][5]Zeidner. Test anxiety: The state of the art[M]. New York: Plenum Press,1998:57-60

[6]刘燕.英语AB级统测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影响及纠正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9(6):120-121.

OntheSecondLanguageTestingAnxietyofCollegeStudents

LIU Yan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4, China)

Anxiety is one of the unavoidable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testing. Second language testing anxiety is derived from multiple factors including individual learners themselves,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socio-cultural and testing.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avoid or reduce language testing anxiety: active self-suggestion, helping learners make the best use of time and strategies in completing learning tasks, providing formative feedback and guiding students with proper and effective test technique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efforts of students, encouraging and praising, thus positively and effectively helping students relieve testing anxiety, giving play to a normal level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testing anxiety; learners; causes; countermeasures

2014-07-06

苏州市职业大学2013年立项课题《基于CBI模式下的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水平提升研究》(2013SZDQ16)

刘燕(1958-),女,江苏苏州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

H195

A

1008-469X(2014)05-0074-04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考试测试
幽默大测试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