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监测在降低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中的作用

2014-08-17金玉莲JINYulian张崇丽ZHANGChongli包爱俩BAOAiliang

医院管理论坛 2014年6期
关键词:意外事件精神病护士

□ 金玉莲 JIN Yu-lian 张崇丽 ZHANG Chong-li 包爱俩 BAO Ai-liang

精神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功能性紊乱的一组疾病[1]。慢性精神病患者由于长期住院阳性症状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长期缺乏社会交流和康复导致身体衰退、缺乏主诉、骨质疏松,躯体疾患逐年上升,有些患者对住院环境挑剔要求出院,患者和家属不满现象不断出现。同时慢性康复患者多,护理人员少,护理人员知识层次低(中专学历占85%左右),护理人员配备不够等原因,导致病房安全管理存在很大隐患。因此,精神病院病房的安全问题是精神疾病工作的最重要的环节,是顺利开展医疗的关键,直接关系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由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及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既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2]。故为了节约护理人力,适应当前护理环境,有效杜绝护理漏洞,提高护理质量,我院自2013年1月运用简便易掌握且有效的安全监测记录单方式来管理慢性精神病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样本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康复病区556例患者,男346例,女210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6.2±4.26);病程(11±1.6);精神分裂症498例(占89.56%),其中衰退、缺乏主诉有245例(占精神分裂症的49.19%),情感障碍30例(占5.39%),其他28例(占5.04%)。

2.方法。近几年关于如何预防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通过回顾性护理、护理对策、原因分析的较多,而如何通过系统表格式的监测、措施、评价较少。本研究所采取的方法是根据目前形势的发展来推出一项容易掌握的系统监测分析法,即以慢性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安全监测记录单为工具,结合病人的辅助检查、跌倒评估单、噎食记录单、压疮评估单等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每位患者进行系统有效的监测,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保障病人的安全。

2.1 安全监测记录单的设定。运用头脑风暴法自行设计患者安全监测记录单。设立安全项目有:(1)摔伤或跌倒;(2)冲动伤人;(3)烫伤或冻伤;(4)压疮;(5)给药错误;(6)藏药、藏体温计;(7)误吸、噎食;(8)消极、自伤、自杀;(9)抢食、暴食、拒食;(10)器质性疾病;(11)外逸。这些项目放在表格的横栏,纵栏为日期,中间是评估,对存在危险的项目用打“√”或注明的形式完成;接下来的一栏是预防控制措施,针对有危险的项目采取防治措施,再下一栏是效果评价,对所采取的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价,分别在有效或无效格子里打“√”;最后一栏是纠偏措施,即针对评价无效的项目制定新的措施。

2.2 安全监测记录单的使用方法。根据安全监测记录单评估的情况决定评估的次数,一般情况稳定的患者,每月评估1-2次,如果评估存在问题,对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多次评估,如果纠偏措施仍无效的则列为持续改进项目或风险管理项目进行更深层次的措施改进。把记录单存放于病历首页,让医生和护士翻开病历就可看到患者存在的问题,便于治疗与护理,防患于未然。

2.3 组织培训。在安全监测记录单设计之初和投入使用之前,为了保证一线护士的可操作性以及简便快捷,我们广泛征集了康复科护士长、护士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护士长和病区护理责任组组长参与记录单的设计和试运行,护士长和护理责任组组长将安全监测记录单的使用方法教会其他护士,特别是对各个项目的评估方法、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以及评估后采取的有效措施或纠偏措施的设定。

2.4 行为控制与监管。病区实行三级管理即护士长—护理责任组组长-护士。护士根据传授的方法按记录单上的内容结合病人的病情逐项评估、措施设定、评价;之后由责任组组长进行汇总、反馈及评价;护士长每月进行汇总,并指出监测记录单实施不到位之处并与其绩效挂钩,在科护士会议上根据汇总的情况制定出更好的措施。

2.5 病人出院后将记录单从病历里取出集中管理,作为研究资料。

2.6 对采取此方法后本科室出现的不良事件和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并与上一年进行比较。

效果评价

通过安全监测记录单的方式对康复病区的慢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安全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特别是器质性疾病能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控制,家属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医疗纠纷也明显下降,见表1和表2。

其中2012年发生医疗纠纷4起,2013年2起,冲动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见表2。

讨论

1.安全监测记录的必要性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推进,国家推出低保政策,使得一些长期关锁的精神病患者都能住到精神病医院。由于费用低,一般一个月医疗费用为500元左右,一般患者都可以享受到精神病的医疗和护理。这样势必会导致慢性衰退性的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从而导致患者主观感觉下降,主诉减少,躯体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长期封闭缺乏社会交流而日益增多。病区为了预防这些躯体疾病的发生,开展了户外康复活动、工疗、外出检查、会诊等,但这些活动如果不加强监管,又会导致外逸、跳楼、跌倒等意外事件上升,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病人维权意识增强,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投诉的重点。故减少医疗意外事件的发生是目前医疗行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医院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表1 不良事件对照

表2 冲动不良事件对照

1.2 目前国家已进入90后的青年就业时期,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愿意当护士的很少,或是一些由于考不上普通高中而就读职业高中的去当护士。故医院面临护士缺少、护士低龄化、知识层次低的格局。病人意外事件的预防要凭护士的责任心、经验、与病人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等获得。新护士由于缺乏经验和沟通技巧,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路去观察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故对病人的安全评估不到位或不全面。安全监测记录单能让这些护士容易掌握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按记录单上的内容系统的去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避免造成一些安全隐患没有观察到,并能系统地进行评估、整改措施、评价。

2.安全监测记录有助于全面掌握患者的医疗安全情况。安全监测记录单设计的项目广、全面、评估及时、措施到位,记录单放在病历的首页可让医护人员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3.安全监测记录有利于收集合理化建议。安全监测通过三级管理有一个系统循环的过程,护理责任组组长都是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的高年资护士,临床经验丰富,观察力敏锐,她们的建议可操作性强,不仅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改进,而且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3],还能加强护士的执行力。护士长通过合理化建议汇总材料能发现其中问题、总结经验,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措施。这些良性循环能不断的提升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4],提高病情观察能力、护理质量改进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医疗安全,也可提高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

1 谢素芳,邹华钦.精神科病房潜在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339-3340

2 熊珍英,程军.基层建精神病医院的安全与对策[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2,10(7)

3 郑旭娟,刘华平.北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56-259

4 李小麟,黄雪花,王启会,等.精神科开放式病房病人自杀危险因素调查[J].华西医学,2006,21(2):374-375

猜你喜欢

意外事件精神病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脑筋急转弯
最美护士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
全程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者外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