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再思考

2014-08-15孙静

青年与社会 2014年4期
关键词:人性论

【摘 要】从古至今,人们对人性的看法莫衷一是,一直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性究竟是什么?如何看待人性?先秦时期儒家是如何看待人性的,是文章所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先秦儒家;人性论;道德理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这个命题潜在的揭示了孔子认为人性具有普遍性,同时也承认客观环境对人的作用,这一命题的提出,确立了儒家对人性思考的前提。孔子虽未对人性做终极评价,但孔子认为人性是可以通过实践走向至善。明确了人的习性在后天是可以改变和培养的,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此提出了儒家仁爱思想及推己及人的道德法则,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均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但是孔子并未对人性是什么作出具体而详尽的说明。

孟子对此作出了补充和说明并明确表示人性是善的,提出了垂名青史的性善说,孟子认为人性乃与生俱来的属性,人性是区别于他物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人与动物之根本,并认为人的本性有四端,如果充分发展即是孔子所说之四德。随着本性中的这种善根得到充分的发展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禹。如若践踏了善根,那么就走向了恶。

荀子与孟子相反,主张性恶。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虽荀子认为人性为恶,但是他肯定人的需求与欲望的必然性与合理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但同时欲望和需求也是社会出现纷争与混乱的根源所在,出于秩序的考虑以及人类自爱的天性,人是可以通过礼而约束和规范自己,使之趋于完满。因此,荀子更多地关注在实践欲望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道德理想的实现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将道德外化为道德规范,认为通过人的主体性能实现对本我的超越。而孟子将道德内化为促使自己完满的力量,将道德的实现更多的寄托于内心的自觉和自我道德修养。

尽管孟子与荀子对人性的认识和解释不一样,但都同样的重视道德意识的培养。由此可见,儒家认为人性是可以完善的,道德即知识,这种知识均可后天习得,只要积极努力最终都将走向善。孔子肯定人性具有普遍性,孟子以此为基础坚信人性皆有善端且通过后天的努力,人人皆可成圣。荀子从人性恶的层面否定了人性,但据此认为正因如此才更应加强教化,极大的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了人性是可以走向完满的。儒家也据此树立了一个完满的道德理想人格,自此走向自我实现。

儒家认为,人有自然之爱,同时也有社会之爱,经理性的参与后,有仁义礼智。人有自然之情和应有之情,宗法等级在我国根深蒂固,大部分原因归结于此,儒家的爱人基础是天然的自然之爱,真正做到了以人的自然情感为本,体现了既亲亲又尊尊的原则。所以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爱。墨家虽然对仁爱思想从范围和程度上做出了进一步的扩大和推广,从爱亲到无差别、无等级的爱每一个人,内容都是爱人,但墨家兼爱非攻的学说其实质是建立在以人的恐惧心理为基础上的价值体系。在墨家处理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时,更多的是借助鬼神的力量来制约人,鬼神成了限制人的最高限制条件及力量,从而使得道德因此对人具有了强制性和约束性。这种强制与约束忽视了人的理性及主观能动性。儒家认为道德是一种内心自觉的力量而非来自外在于心的不同对象(墨家认为是鬼神,法家认为是法)。儒家用礼来调整人伦关系,法家则用法来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儒家的礼是建基于人性之上,法家并不寄希望与人性,而是立足于人性之外的法,实现的路径不再是柔性的道德教化而是铁一般的法,法就是一切行为之准则,并把法的力量推向了绝对,也因此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漩涡。而儒家倾向于道德的力量,树立了一个道德理想,让人真正走向善走向完满。

儒家认为真正走向善的路径并非如道家所言的无为和不为。道家认为人有自然情欲,过分追求自然欲望便是痛苦的根源。这种归因与荀子基本一致,把所有让社会与个人混乱的原因归于欲望与需求。但儒家倡导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符合于周礼的规定,道家是努力挣脱一切束缚,力求做到心灵真正的自由。同属心灵修养,儒家是如何成圣的道德实践,道家是心灵自由之路的追求。但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都不失为处世良方。

儒家认为好学近乎智,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道家以为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欲望,欲望就是一种束缚,由此,倡导绝圣弃智。保持人最初的纯真,无为思想也呼之欲出。道家认为任何事物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要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道家所说的法则是社会运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我们必须遵循的法则,故道家认为要顺其自然,尽管这里的自然与儒家的命运均有着不可逆性,但儒家孜孜不倦的生活态度决定了面对这种不可逆性时与道家的不同,儒家尽力而为而非道家的不为或无为,这也正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态度,这种态度也集中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力量。

由此可见,先秦儒家给予人性充分的肯定。以上所述,是我对先秦儒家人性论的粗见略论,理性与信仰是把握世界的工具之一,人终有面对自己的时候,唯有道德之力能于方寸之间见清澈。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 孟子.孟子注疏: 十三经注疏(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3] 荀子.荀子集解: 诸子集成(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54.

[4]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2004.

[5]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1.

作者简介:孙静(1983- ),女,云南民族大学哲学与政治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性论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荀子法哲学的人性论基础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
政治现实主义的道德困境
浅论王充人性论非“性三品”
先秦诸子的人性论与德教的阐证
“人性论”视角下的人格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