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探索

2014-08-15翟晓丽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大学人才

翟晓丽

(湖南科技学院 大英部,湖南 永州 425199)

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探索

翟晓丽

(湖南科技学院 大英部,湖南 永州 425199)

本文采用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用人单位的翻译人才现状和人才市场翻译用人需求进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当前翻译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带来启示,使之朝着应用型功能发展,为翻译市场培养既懂专业又懂语言的复合型人才。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人才需求;教学改革

翻译能力,作为英语学习听、说、读、写、译这五大核心技能之一,当前一直处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边缘状态。据笔者调查所知,某国有大型动力设备企业在白俄罗斯的项目,由于俄文翻译不懂专业、专业人员不懂俄文,从而变成了三方讨论,使得正常交流的两方不能无障碍交流,造成双方理解不一,耽误工程进度。又如,中国某铁建单位承建的土耳其高铁,曾有专业人员反映“语言和文化沟通不畅也是造成设计反复的原因”。这些事例折射出,翻译对于大型企业国外作业的重要性,不到位的翻译往往会造成交流双方的误解,给施工带来巨大的阻碍,轻则耽误工期,重则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事故,这对走出国门的企业压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当前中国出口国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此,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翻译能力对人才的重要性,国家也开始在培养翻译人才的能力方面进行调整。掌握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英语翻译能力,并因材施教地培养,迎合社会的需求,对广大公共英语教学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即将实施的高考英语改革和现有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无疑也将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在参加2012年教育部高教司举办的高校大学英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时,对一些重点院校或地方院校的教师就现阶段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开设进行问卷或交谈,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鲜有学校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行翻译教学,极少部分一本或重点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涉及了翻译教学,但是通常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浅尝辄止。以上的调查统计情况更是验证了上海交通大学学者王金波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需求调查的结果,他指出高校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基本是“以选修课为主”[1],而非大学英语课堂翻译教学,“翻译课程的设置处于尴尬的境地”。[2]重点院校翻译教学情形尚如此,地方院校或二本院校中的翻译教学情形更可以想象,有的高校甚至没能开设翻译理论与实践这一公共选修课。同时笔者对高校大学英语教材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由教育部推荐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给出几个句子的翻译,对翻译理论和技巧几乎没有涉及,更不用说对其进行系统性介绍和讲解。[3]

二、人才需求分析

笔者通过访谈、电子邮件及问卷的形式对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以及对一些涉外的用人单位所作的调查问卷情况来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5份,回收率为90%,调查对象为对外的企业、人才市场等,问卷单位主要涉及科技类(电子机械、医药化工、信息技术、能源环保等涉外企业或公司),能基本体现社会对专业技术类翻译人才的需求。

(一)对各用人单位翻译人才的现状调查

调查的各用人单位基本上是涉及科技类的、有对外业务的企业,问卷结果显示:企业在派出技术人员时优先考虑能胜任翻译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样既可以提供优质到位的翻译技术服务又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减少单位的开支。但多数单位认为现在英语专业出来的专职翻译人员在翻译技术类的工作时比较吃力,主要原因是专职翻译人员有语言基础,但是不懂专业。这些情况说明现在人才市场中既懂专业又能胜任翻译的人才较少。

(二)各用人单位如何解决对现有翻译人才不满意

在对现有翻译人才远不能满足所需的情况,各个单位有着不同的考虑,有单位将外语人员送出去进修专业,或者将技术人员送出去进修英语翻译课程,但是进修有一定的周期,且短时之内很难提升其翻译能力。而有的公司则想通过招聘寻求新的复合型人才,即既懂专业,又具备基本翻译能力的人才,但是却很难招聘到,原因在于人才市场中这类人才比较缺乏。

根据一家人才市场的翻译用人意向调查结果,目前较短缺的是相关技术型翻译人才,这与上海交通大学学者王金波对学生所作的大学翻译课程的需求分析结果是一致的。在他的问卷中,学生希望开设的笔译课程中实用翻译技巧出现比例最高,科技翻译(密切联系所学专业)次之,这恰恰印证了人才市场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大多数的单位中现有翻译人才不懂该单位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需要懂专业技术的翻译人才与人才市场此类人才匮乏的矛盾表现尤为突出。这揭示了一个现实:现有的外语专业毕业的翻译人才存在不懂相关专业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而非外语类的专业学生懂自己的专业,有些外语成绩也达到了四、六级水平,但是他们没有相关的翻译技巧,专业能力加良好的外语翻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逐渐吃香。法律、经济、贸易、技术等专业人才加上外语优秀,已经成为职场上的“香馍馍”。从学者王金波对学生所作的翻译课程开设的需求调查就可以看出,学生最希望开设与专业相联系的翻译课程。由此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从自身上对提高翻译能力有着迫切的需求。[2]

三、人才需求分析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蔡基刚教授早在2003年就已经指出:“翻译课再也不是专业外语的专利。形势的变化,社会对翻译交际能力的需求再也不是少数外语学院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了的。它要求一大批有这种应用能力的人才。”[4]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新四级考试段落翻译的试行,翻译人才在用人单位的表现以及人才市场对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等诸多因素来看,均需加强大学英语翻译课程教学,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程进行改革。

(一)教学目标

2007年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均作出要求,其中对翻译能力作如下三个层次的要求:

1.一般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每小时英汉译速约为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约为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

2.较高要求: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资料,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每小时英汉译速约为35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约为300个汉字。译文通顺达意,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较少。能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3.更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和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每小时英汉译速约为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约为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5]

《要求》虽然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作出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指标和规定,因而围绕这个教学要求,不同的学者对教学目标给出不同的阐释,如陈恪清参照英语本科专业和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认为非外语专业翻译课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综合素质好、专业精通、外语基础扎实、听说读写译综合技能过硬、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和科技翻译人才。[6]笔者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较高要求,认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以培养掌握基本翻译策略和技巧,能够胜任本专业科技领域内的翻译任务,具备一定翻译素质的专业科技翻译人才为教学目标。

(二)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建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放在第三或第四学期进行。也就是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各学校可以不再考虑大学英语第四册的教材,而是将大学英语(四)的课程可以开设成不同的课程,如大学英语翻译教程、大学英语ESP教学等,每学期课时数不变,为60—68个课时。但进行分班分级教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参加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对于第二学期已通过四、六级考试的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或者对翻译课感兴趣的学生,可鼓励他们选修英汉或汉英翻译课程。其中上课的时间也就是大学英语(三或四)的开课时间。在具体安排上,可以将大学英语(三)用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课程,在第四学期用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课程替换大学英语(四)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更为紧密,层层递进,使之更为合理。而且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些重点院校甚至可以开设多个学期翻译课程,这是满足人才市场对科技翻译人才的需求,加强国际技术交流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三)课堂教学

从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的自身需求来看,翻译教学应与市场接轨,按需培养,从问卷调查中得出,市场更需要懂专业的翻译人才,那么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也应围绕这个中心。翻译教学应遵循注重实践兼顾理论原则、遵循从一般到专业原则。在翻译课堂中,教师可适当引入一些能够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翻译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在教学中注重实践,翻译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应该成为主要内容,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翻译实践能力上;在选取课堂翻译材料时,按照由易到难、从一般到专业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按需所教,前期注重实用文体的翻译教学,教学的材料应尽可能选择各类实用文体进行英汉互译的实践,如政治、经济、商务、贸易、社会、文化、生活习俗、影视、传媒等与学生现在接触范围紧密相关和未来从业需要的材料。训练学生翻译各类文体的篇章,培养学生今后工作的适应变通能力,从而过渡到讲授更多密切结合自身需要和专业背景的材料,培养学生精通专业领域内的翻译。教学也可与用人单位联系,获取一些该专业领域的材料,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接受翻译训练。

四、结语

大学翻译教学肩负着培养专业翻译人才的重任,各高校应结合学校的各个专业进行合理开设,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同时也可以将大学英语(四)的课程进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尝试,各个高校应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翻译师资,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培养的障碍。

[1]王金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教学需求调查——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外语界,2009,(5).

[2]赵卫东.论非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目标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3]翟晓丽.基于CET-4改革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

[4]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5]教育部公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kong/news/2007/09-26/1036803.shtml.

[6]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责任编辑:王少林]

G420

A

1674-3288(2014)03-0126-03

2014-05-03

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湘教通[2013]223号);湖南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改革课程项目“大学英语精读”(项目编号:湘科院教字[2012]36号2);湖南省科研优秀青年项目“哈代小说之生态批评研究”(课题编号:13B127)

翟晓丽(1981-),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大英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大学人才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才云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石油英语翻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评《科技英语翻译》(书评)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