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及培养

2014-08-15汤晓玲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引导者教师职业职责

汤晓玲

(吉林工商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507)

青年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及培养

汤晓玲

(吉林工商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507)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师行列,大多数青年教师在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青年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意义以及形成的过程,探讨了培养青年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策略。

青年教师;职业角色;角色意识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是指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方式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河中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从现代意义上说,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角色意识则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对自己所处的地位以及由地位所规定的社会职责的感知和认识、自己对周围人的种种角色关系的理解与协调。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知识传授和促进的角色、模范公民的角色、朋友的角色、领头羊的角色、研究者的角色、学生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而职责意识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到高校教师行列。据统计,我国现有专任教师1151万,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600万,占50%以上,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数量占全部教师的66%。这么庞大的青年教师队伍,大多数的青年教师在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方面,难免存在问题。各高校面对这些问题都采取了多种措施,帮助青年教师解开困惑,使他们能尽快地融入工作和研究中。

一、青年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过程

1.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教师职业角色中做什么、怎么做是正确的,在这一阶段中,青年教师对自己即将承担的角色的社会职责有充分认识,并将这一角色与其他社会角色区别开来。

2.角色认同阶段。从管理学角度看,角色认同就是自己与别人对自己目前这个角色的认同程度。指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在这个阶段,高校要通过示范和榜样的事迹,教育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角色有认同感,并在心理上接受这个职业角色。

3.角色信念阶段。高校要通过岗前培训、个别辅导等形式教育青年教师懂得教师的职责和角色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对教师这个职业抱有强烈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要促进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首先要使青年教师对教师职业及相应的角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其次,通过榜样的行为示范,使得青年教师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以及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青年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基本的职业角色认知,青年教师要明确自己已经由一个受教育者转变到教育者、引导者的位置上,要认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承担的职责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形成自信的职业自豪感。在认同和肯定了自己的作用与价值,给自己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之后,还应该进一步以自己的职业而骄傲与自豪,树立一个“我是教师我自豪”的自信形象和坚定信念。

三、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培养

角色意识的培训和培养是一个以思想意识为基础的系统的过程,而且要根据个人的不同来制定具体的方案,并进行具体的指导。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是权威,所谓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学生就是那装水的杯子。当代社会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结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中。这种引导者和设计者的角色,其本质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直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创造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由单一型教师转变为全能型教师;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由守业者转变为创造者;由领导者转变为合作者。所以,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对科技前沿的了解,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引导,真正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和引导者。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形成科学的探究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怀疑的精神、创新的精神、探索的精神,并最终养成科学的亲身进行实验探究的态度和精神。

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应该是教学教育的中坚和骨干,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校内、家庭、社会三者沟通的桥梁,学生成长的导师和楷模,学生在校内学习和生活的守护者。

四、青年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培养途径

1.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语言干瘪的教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2.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更新。每个优秀的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提高,形成自己独特、比较稳定的教学风格。

3.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应用。这是考验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

4.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不照搬照抄。

5.师生关系的处理。青年教师既要做知识的传授者,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心灵引导者,在更广阔的领域,培养教育学生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青年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提高,是学校和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教育改革就无从实现,而整个国家的人才战略也将成为一句空话。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会由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因为青年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1]王笑梅.关于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3,(3).

[2]徐梅林,等.对上海高校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调查与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6,(4).

[3]吴岚.知识经济时代与教师的信息素质[J].电化教育研究,2001,(1).

[4]王木.试论如何加速高校新教师的角色转换[J].高教论坛,2006,(4).

[责任编辑:辛晓莉]

G645

A

1674-3288(2014)03-0106-02

2014-04-20

汤晓玲(1965-),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引导者教师职业职责
LNG安全监管职责的探讨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徐钲淇:“引进来”“走出去”,都是我们的职责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各级老促会的新职责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