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文歌词汉语古译中的应用——以英文歌曲Someone Like You为例

2014-08-15高春慧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古诗译者原文

高春慧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语系,哈尔滨 150001)

引言

歌词翻译和其他形式的文本翻译一样,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忠实于原文本,在此基础上做到通顺、自然,体现语言的美,追求“信、达、雅”。然而,歌词翻译虽然也属于文学翻译的一种,但它与文学翻译还有许多不同。文学文本在力求意思准确的同时,更讲究译者的文学功底,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组合;而歌词翻译不仅需要把意思传达到位,还必须注重韵律和节奏。本文所研究的范本一改正常英文歌词汉译版的风格,以中国古诗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眼前。目前学界对英文歌词汉译的研究大多基于普通白话文版本,而古文版歌词相对较少,因而对此类古译英文歌词研究也就相对较少。另外,对于古文翻译的研究大多是汉语古文译为简明英语,而本文则反其道而行之,对普通英文歌词翻译成古典汉语的文本进行探究。

1 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在1986年首次提出了“功能对等”这一概念。“功能对等”是奈达作为对“动态对等”的修正而提出来的翻译观。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近似、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的信息”。[1]在《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一书中,奈达细致深入地讨论了“功能对等”,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因此,实现语言对等只是一个终极的理想目标,它的基本特点是力求译语表达自然,将翻译痕迹降至最低,强调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同等反应。[2]“功能对等”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原文和译文的读者对原文和译文的理解欣赏的比较之上的,它强调译者应首先满足“最低层次对等”的基本要求,再尽量向“最高层次对等”的目标努力。在此,传递原诗语义信息可算作是“最低层次对等”的要求,而再现或创造那些能够打动读者心灵、关照读者审美享受的美学信息则可归为“最高层次对等”的目标。奈达强调译语要与原文在功能上保持最大程度的对等,包括意义对等和形式对等、语言意义上的对等为首要的,其次才是形式上的,不可过分注重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而失去了原文的意义对等。张婷娜与王燕在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歌词翻译时强调原语文本、译者的图式文本和译语文本相互对等的重要性[3];肖峰在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从形和意两个方面对圣诞节歌曲的汉译歌词进行分析时强调形和意的不可分性[4];陈水平与何高大则运用对等理论提出歌词翻译应“切情”、“切味”和“切意”。[5]笔者认为英文歌词译为古体诗歌时应实现三个方面的对等:意境对等、风格对等和读者反映对等。

2 对等理论在诗体歌词中的应用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尤其是古汉语的差异以及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不同,要实现三种形式的对等并非易事,而此曲伤感英文歌曲的汉语古译版本却在意义对等、风格对等和读者反映对等三个方面实现了比较完备的对等。下面就对这首英译汉的古体版本进行深入分析。

2.1 意境对等

在将英美歌词翻译成汉语古体文时,如何实现意境非常重要,能否实现这一方面的对等,关乎整个译诗与原歌词对等效果的实现。许渊冲认为,再现原文意境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翻译要注重读者的阅读效果,使译文读者能够得到像读原文一般所获得的美感。[6]在古汉语语言中,“意”指其古体语言中传达的意思、意象和意境,而“意境”是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高的标准。因此译者在将英语歌词翻译为古汉语诗歌时不但要正确传递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更要实现目的作的字间之意、言外之情,即实现汉语古诗的意境和感情,令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得与读本族诗歌的那种意境情趣。我们看一下这首歌词古译成诗歌后的意境对等。

原歌词:

(1)You’d know,how the time flies.

(2)Only yesterday,was the time of our lives.

(3)We were born and raised in a summer haze.

(4)Bound by the surprise of our glory days.

古译版:

(1)光阴常无踪,词穷不敢道荏苒。

(2)欢笑仍如昨,今却孤影忆花繁。

(3)彼时初执手,夏雾郁郁湿衣衫。

(4)自缚旧念中,诧喜荣光永不黯。

此段译文大体上采用了译气不译字的译笔,通过灵活增减词语,巧妙变换句式,使译作饱含诗情与画意。从第一句开始一直到第四句,通过原歌词中比较有金色回忆的表达,诸如“the time flies”、“only yesterday”、“in a summer haze”、“glory days”等一系列让人怀念、让人忧伤的表达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哀伤的蓝色伤感情调。而在相应的古译文中,分别有了“荏苒”、“仍如昨”、“夏雾郁郁”、“永不黯”等别有情调的伤感离词。虽然原歌词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唱歌者在回忆自己与相爱的人那段美好的金色时光,但原歌词和古译版本歌词都在各自的用语上体现出了那种让人怀念的意境。

第一句中“the time flies”就突出了时间过得如此之快的场景,作词者并没有用“goes by”或者“passes by”等普通表达,而是用了一“flies”动作,突出过去的时光都是以飞的速度溜走,而相应地将其增译成“光阴无踪”、“不敢道荏苒”,就烘托出那种感叹时间如梭、岁月如虹的无奈之感,二者在表达时间飞逝的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原歌词中第二句一个“was”就将时空锁定到过去,曾经一起的生活对于现在只能“孤影忆花繁”。这一句译者在对原歌词的含义进行扩充的基础上,通过“孤影”和“花繁”这两个具有鲜明对比的用语衬托出歌者现在孤身一人的无比落寞。现在的状况是“孤影”,过去的场景却是“花繁”,将二者凑在一起,于己于他都无比伤神。而原歌词的第三、四句则通过用词和句式的微妙转换将作词者想要表达的离殇之情跃然纸上。原歌词的第三和第四句都是完整的一个小句,作词者在表现这种怀旧之情时并没有简单地使用“fog”和“memory”等具体表达“雾”与“回忆”的词语,而是选择了“summer haze”和“glory days”等让人潸然泪下的意境词汇。同时在译为古诗时,译者将原来的一个完整小句拆分成两个小句来译,这样每一部分都得到了强调,动作“执手”、“自缚”与感情“夏雾郁郁”、“永不黯”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强化。

虽然只是选择了歌词中的一部分来对原歌词与古译歌词的意境对等进行对比分析,其实通篇的译作风格与原歌词在意境表达上是相通的。中国古典诗歌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常常运用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意象词汇来营造特定的意境,而这首伤感歌曲也在用词上选择了让人怀旧伤神的用语,这样在意境上二者达到了一致。其实,将英文歌词翻译成古诗的形式,在意境上是否忠实对等并非简单地取决其语言符号上的对等,或是在传递语言表层结构的意义上是否对等,更重要的是译者对歌曲深层内涵与精神进行挖掘,从而在译成古诗时以古诗的深层结构的意义对这首歌的灵魂进行传递。

2.2 风格对等

英文歌词的翻译可以说是一种审美风格的再创造过程,英文歌词的风格主要体现在音和形两个方面。英文歌词常常借助押韵来实现抑扬顿挫、音韵和谐的音美,体现了英语连绵不断、行云流水般的旋律美,而英文歌词的形美主要体现在结构形式上,对仗工整、形意相宜。而古体诗歌是语言的音乐性艺术,诗歌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音律之美,古诗最明显的特性就是具有严格的平仄,韵律和节奏是其最常见的两种音美形式。[7]因此,将英文歌词译成古诗的形式正好实现了二者在风格上的对等,而实现风格对等也是保存二者艺术诗味的重要手段。

原歌词:

(1)I heard,that your settled down.

(2)That you,found a girl and your married now.

(3)I heard,that your dreams came true.

(4)Guess she,gave you things I didn’t give to you.

古译版:

(1)已闻君,诸事安康。

(2)遇佳人,不久婚嫁。

(3)已闻君,得偿所想。

(4)料得是,卿识君望。

在以上这段英文歌词中,首先从形式上来讲,这首词的译文在形式上,简短有规律,句式基本一致。第一、三句都是以“I heard”开头,后半部分都是“that”引导的简短宾语从句,在表达某种状态时用的都是单词数相当的动词短语“settled down”和“came true”,第一、三句话每一句的单词数都基本一致,在整体上保持了句式的一致与对称。而原歌词的第二、四句其句式也是与第一、三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第二句是紧接第一句的另一个并列宾语从句,但由于其长度上与第一句稍微有偏差,因此就和第四句形成了对称。第二、四句同时讲述的是歌者原来爱人的新欢,二者在句式、句型上保持了对称的一致性。而相应地将这四句英文歌词译成汉语古诗时更是在句式上达到了完全的一致。古诗版歌词的第一、三句开头全是“已闻君”,这就与原歌词的一、三句开头的“I heard”在形式上形成完全的对等,而古诗版本歌词的第二、四句话也与原歌词在形式上一致,与第一、三句形成对比。从整体上来看,古译版本的歌词在这部分译得相当成功,其结构形式几乎和原文一样,字数相当,句数相同,长短错落有致,结构简短,采用了汉语的意合法,不仅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和特点,做到了形式对等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很好地让译语观众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同时感受到了原文的形式美。

其次,我们还要从音美风格阐释一下此译作的成功之处。原英文歌词在用词上就体现出其音之对等。原文中用了“heard”、“settled”、“married”等动词,简练顺口,表意明确,适合吟唱。而古诗译作里面则运用了“闻”、“遇”、“婚”、“料”、“识”等简练字词,清脆干练,读起来朗朗上口。原文与译作首先就在用词发音简短上取得了二者的风格对等性。然后,就是二者在韵律上的一致性。英文歌词的第一、二句结尾“down”和“now”押尾韵[au],第三、四句“true”和“to”也押尾韵[u:],二者就在结构上形成了“aabb”的韵律规则。而古诗歌词则在第一、三、四句末尾押[ang]韵,虽然其押韵规律并没有和原文完全一致,但也在不同程度上与原作品在韵律上实现了对等,同时译者在将此英文歌词翻译成古诗时充分考虑到了古诗本身所应符合的韵律要求。因此,此部分在用词发音的简洁度和韵律上同时实现了很好地对等,这就使得这部译作与原作在风格上实现了结构形式的对等。

在将英文歌词翻译成古诗时,即便原歌词之“意境”得以完整传递,倘若译诗时舍弃韵律,则原歌词风格意趣尽失。因此,将英文歌词翻译成诗歌要传递出诗歌本身的音韵之美,而音韵之美的审美价值在于能够给读者以听觉上的快乐感和满足感。原作音美悦耳,译诗亦当再现原作音美,有时甚至创造新的音美形式。能否顺利传递或创造音美是将英文歌曲翻译成古诗成败与否的必要条件,因为具有音韵之美的译作有助于调动读者的听觉想象,产生和原作读者相同或相似的听觉效果。

2.3 读者反应对等

好的翻译作品应使读者感受到原文中所流露出的情感,这种目标语读者看到译文后的反映应与原语读者看到原著后的反映相一致。因此,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目标语读者与原语读者不同文化环境与背景知识等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与原文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尽可能贴近目标语读者的生活,用更便于其理解的词汇翻译原文中的一些文化负载词,避免读者不能通透地理解原文精髓。[8]我们可以通过歌词中的一个片段来分析译者在将原歌词翻译成古诗时是如何处理这一点的。

原歌词:

(1)I hate to turn up out of the blue uninvited.

(2)But I couldn’t stay away,I couldn’t fight it.

古译版:

(1)客有不速,实非我所想。

(2)避之不得,遑论与相抗。

在上述英文歌词的第一句话中出现了一个单词“blue”,这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而言并不容易理解,只有熟悉英语国家文化的人才清楚原来“out of the blue”在英语国家中是“毫无征兆”、“莫名其妙”的意思,当然这还要寻究“blue”的含义,在英语国家中“blue”一般用来表示不快乐或者忧郁的情绪,不熟悉英语国家文化的读者可能会将其翻译成“蓝色的”,这样在这句歌词中就会显得奇怪,至于合在一起的词组“out of the blue”若将其翻译成“出于蓝色”或者“来自蓝色”的意思,就会显得与原作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只有了解原作语言文化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原作语言中的相关俗语表达,才能将此表达在译作中准确表达。“uninvi-ted”意为“未被邀请的人”或者“不受欢迎的人”,在这里译者结合二者译为“客有不速”,这样汉语读者才能理解原来是指“不速之客”的意思。在汉语中,“不速之客”并不受欢迎,尤其是情场的“不速之客”更是让人厌恶,译者通过异化的方法直观地展示出歌者面对情场“不速之客”的愤恨之情,并且深恶痛绝,这能帮助读者想象出歌者所爱之人与“不速之客”在一起的难受场景,译者想透过此场景表达对歌者爱情的惋惜。这样,就能使汉语读者读到译文时也能同英语读者读到原文一样,感受到歌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孤单和伤心的哀婉之情,即读者反映对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运用。

结语

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对英国歌后Adele的成名作的古译歌词版本进行研究发现,将功能对等理论运用到流行乐曲的翻译中是可行的,是对外国流行音乐歌词翻译的一大创新与特色,因此它对流行乐曲的古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好的翻译在忠实于原文凸显意境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与原文风格上的一致,同时,读者的反映也尤为重要。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应以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优化翻译策略,寻求更好的翻译方法,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翻译作品。然而,本文的研究重点只是从功能对等理论中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对于对等理论中的其他方面研究不够,同时,由于将英语流行歌曲歌词译为汉语古体诗歌的案例相对较少,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不充分性,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65.

[2]Nida,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婷娜,王燕.从功能等值翻译的角度看歌词翻译[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03-104.

[4]肖峰.《平安夜》歌词不同版本汉译歌词的对比分析[J].大众科技,2011,(6):239-240.

[5]陈水平,何高大.歌曲翻译的功能主义策略[J].茂名学院学报,2009,(2),58-60.

[6]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王博.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李清照词翻译——以许渊冲《浣溪沙》英译本为例[J].文化纵横,2013,(6):85-86.

[8]曾祥宏.“三美对等”视角下的古诗翻译——以许渊冲的古诗英译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2,(11):246-249.

猜你喜欢

古诗译者原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