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型传媒类专业实验室管理研究

2014-08-15赵雪峰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器材实验室

赵雪峰

(成都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都 610106)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日益多样化,传播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近年来,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相继建立起了传媒类实验室,成为文科教学中较早设立专业实验室的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些传媒类实验室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传媒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然而,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专业实验室,既有与其它实验室相同的特性,又有其特有的专业特色和要求,如何发挥其基本职能,又不失自身独有的专业特色成为当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实验室是高校教育的心脏,它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与存亡”。[1]实验室是凝聚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学术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实验室建设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而从传媒类专业特点来说,传媒教育将艺术与技术融为了一体,传媒类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实验以演示、实训、综合实践为主。[3]传媒类实验室的实验过程分为学习和应用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实验设备的原理及应用。在应用阶段学生通过应用实验室中的各种仪器设备,利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对所收集的素材进行加工制作,从而创作出诸如新闻图片、电视节目等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既是实验室的学习者,也是应用者和专业资源的建设者。因此,只有将学生的角色定位从被教育者转变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协同者,才能满足专业目标中的“上手快,能力强”的素质特色要求,以适应传媒行业技术变化迅速的特点。[4]建设共享型实验室是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一、让学生成为实验室管理的协同者

传媒类实验室具有设备种类多,配件杂的特点,除了常用的各种照相机、摄像机、摄录机、编辑机等,还包括投影仪、摄影仪、监视器、提词器、演播室的灯光系统、录音室的录制系统等等。[5]有些仪器设备的应用复杂,专业性强,这就要求管理者和应用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兼职和实践周的形式,将学生吸引到实验室的管理中来,不仅能够减轻管理教师的负担,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实验室管理的具体细节和流程,强化其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器材的操作技能和熟练程度。另外,传媒类实验室所需的仪器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采访录音机(录音笔)等具有移动性、便携性的特点,除了实验室外,他们还可以以社会为实验舞台,进行实践创作。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使用中应该注意对仪器的保护和维护。从这方面可以说学生是传媒类实验室管理的协同者。

二、利用传媒类实验室搭建技能实践平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类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器材等更新换代的频率较快,需要不断对机器的操作等进行学习。有限的实验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新技术学习的需求。建立开放化,共享型的专业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负责实验室的器材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拓展了学生专业发展途径。就传媒人才培养来说,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的培育,高校专业教学中所有的理论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进入行业的社会实践环节、体现专业实际操作的能力、担当专业实际操作的责任。因此,具有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必备的技能,而参与实验室管理正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和强化。

三、整合资源、搭建学生专业发展平台

以传媒实验室为基础,组织学生出版和发行内部刊物是传媒类专业常见的实践教学方式。以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实验室为例,为了充分发挥广电新闻专业的特色优势,在做好校内外宣传工作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机会,整合学院各项教学资源,建立了以传媒实验室为实践基地的学生实践团队——传媒中心。该传媒中心以实验室为依托,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以校园内各种题材为基础,深入社会进行素材搜集,将这些材料应用到杂志、报刊中,出版报纸《太阳鸟》,出版了以反映大学生生活的小说集《剧录青春》。团队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实践的平台,同时也为实验室的资源建设和内涵发展做出了贡献。实验室不再是仪器设备的代名词,而转变为学生实践锻炼的平台。

2013年传媒中心又以实验室为依托,成立了“平面媒体创意制作室”和“影像媒体创意制作室”,使学生从实验实践平台走上了创新创业平台。截止到2013年11月,该团队已累计为8个年级、1000余名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机会,累计出版发行报纸《太阳鸟》43期,出版发行《我们》杂志24期(分为新闻版、文学版和国际版三个版本,轮流出版),制作播放各类电视节目800余条,创作了30余部剧本,设计制作网站页面超过160版,策划执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校性活动60余次。随着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完善,新设备的陆续到位,“开放性实验室”、“综合性实践平台”项目即将启动。

另外,如华南理工大学的编辑出版实验室,通过组织学生成立出版创业团队,实验室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管理和运营,既减轻老师负担,又调动学生参与实验和创业的热情,同时增强学生对传媒工作流程的认识。[5]因此,这种由学生将实验室的器材设备带到社会上搜集素材,通过实验室中的器材将搜集起来的素材转化为各种文字、图像等作品无疑能够让学生从中得到极大锻炼。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应用,也合理地使用了实验室中的器材设备,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实验室器材的具体操作和使用。

[1]王渝霞,黄晓凌.上海八所著名大学实验室的考察报告[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86.

[2]应安明,王桂玲.实验室建设规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134-137.

[3]沈丽霞.传媒类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116.

[4]孔燚.传媒院校开放共享实验室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9):194.

[5]叶娟,邱智伟,胡兵.媒介融合时代多元化传媒实验室建设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83.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器材实验室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