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2014-08-15程敷池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宜兴21423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1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德育体育

□ 程敷池(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宜兴 214231)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身体健康是人存在的根本前提,而道德是人生活中的根本准则,两者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把德育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是为了学生的美好未来和国家的明天奠定基础,健康的身体和美好的道德融入到一个人的身体里,就能迸发出无限的正能量,而体育在这方面的功能是最为突出的。因为体育课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从你踏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到你离开学校的那一天,体育课始终与学生形影相随。因此,全部在校生都要学习体育课,这就使得体育教学能保证学生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能连续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2)学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行为和举动是他们思想意识和言行举止的直接真实体现。而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和活动进行的。这是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的思想道德教育,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作用远远大于其他学科,容易做到事半功倍。

(3)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教师以权威的形象来讲解与教学,是不可能与学生产生有效互动的,只有民主的教学氛围,只有当 学生心里感觉平等受重视时,他们才情愿去沟通与交流。所以,有效互动的前提是建立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民主的教学方式、平等的对话身份是人人参与、平等合作的直接体现,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而不是一种简单的认知活动过程,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里,能放松的敞开心灵,能显示出自己的主体地位以及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对于教师,上课不光要传授知识,而且要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把上课变成是双方互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单单老师这一方讲,学生这一方被动的听与接受。

2、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具体方法

(1)体态暗示法: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运用的好了,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发现某学生的不良行为时,用一个姿势来暗示这个学生,使其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行为,从而制止该学生不良行为的继续。这种方法不但能改掉学生的不良行为,而且能是学生的自尊心得以保护,使学生从内心加以改正。

(2)情感体验法: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长跑的过程中能磨练其意志品质,在团体艺术体操的练习和表演过程中 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美得享受。这是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明显特点及功能。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灌输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磨练意志,懂得人生的德育价值,使学生养成生良好的德育意识。

(3)激励法: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可以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方法与手段,激励优秀学生,鞭策落后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创造性。

(4)时机捕捉法: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如在足球竞赛中,有队员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这种情形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的作用。

(5)情感感染法: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为学生做好榜样。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的学习及掌握,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稳定、健康的发展。

3、结论

对德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浅析,是为了凸显体育持久特殊的育人功能,使德育与体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思想道德,使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勇敢拼搏、不惧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自愿参加各项体育健身运动,让学生从内心里喜欢体育,潜移默化的养成终身锻炼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承担着体育的教学工作和学生早操、课间操、体育竞赛和课余训练等工作,这些课外体育工作拓宽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领域,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把德育灌输到这些活动中去,使体育和德育融为一体。“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老师自己必须做到的。所以,体育教师应是一个“体、德”兼备的人,因此体育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教态、评论,同时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自身的素养去传达正能量,去感染、影响每一位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能量,从知、情、意三方面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达到体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此外,体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体育教学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同时要坚持自己的体能锻炼,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运动技战术,懂得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新时代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德育体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