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2014-08-15谷建全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3期
关键词:要素区域科技

谷建全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特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已从廉价资源、劳动力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优势。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和区域竞争力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左右着区域竞争的格局。

第一,科技创新推动了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时代逐渐被以资本为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时代所替代。现如今,人类社会已大踏步进入以知识和科技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传统自然资源作为基础生产要素,其不可避免地面临要素收益递减的经济规律,且要素本身的不可再生性,都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但知识经济时代却大不相同,由于知识和技术要素的可再生性和无穷性,知识经济天然的没有发展限制,因而成为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知识和技术创新。可以说,知识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这种推动力量主要表现在:节省了要素投入,增加了产出数量;减弱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多样化、高度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扩大了社会经济总量;催生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业的关联效益,扩大了社会新的劳动需求,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

第二,科技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张。我们知道,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素投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增长主要源自于增加要素投入,这时候的增长更关注的是增长的速度,而非质量。相反,集约型增长模式下,我们更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是否达到了质量和速度的协调统一。集约型增长的实现因而也更加依赖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而这种效率的提高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科技创新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其一是科技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其二是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其三是科技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

第三,科技创新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求区域内产业结构保持合适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能使区域的经济资源得到高效利用,有利于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现有的观点往往指的是淘汰落后产业,创立新生的高科技产业,其实落后的传统产业的改造也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范围。在此过程中,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还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因此,可以说,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没有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不可能实现。

第四,科技创新增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创新不仅有利于提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因为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寻找替代能源,最大限度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据预测,到2020年,如果按照现有的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影响将是现在的4 到5 倍;如果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那么资源生产率(单位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就必须提高4到5倍,单位GDP的环境影响必须降低到目前的1/4。因此,未来我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根本出路必须是依靠科技创新。

毋庸置疑,科技创新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那么,科技创新是如何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其发挥作用的机理如何,根据创新经济学原理,其发挥作用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主创新的引擎效应。从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来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这些区域改革背景下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和新的马车。自主创新的引擎效应一方面表现在其提高了区域的竞争力,促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地进行改造和升级,从而使区域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自主创新使得区域经济获得技术这种比较优势从而在与其他区域间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

2.模仿创新的扩张效应。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下,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如通过购买专有技术或专利许可的方式),引进技术并在率先者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模仿创新并非简单的仿照和复制,而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践表明,这是后发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快速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的有效办法。后发地区或者欠发达区域往往因为经费有限,人才缺乏,因而创新动力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些短板,运用已有的先进技术,实现区域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进而为自主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新主体的空间聚集效应。创新主体聚集的区域,往往大量包含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创新资源,而这种资源的集聚还会吸引更多创新主体,载体的集聚,有利于创新平台的建设。在此区域内,由于交易成本的下降,使得对创新资源有着强烈需求的企业大量集聚,从而加快了知识,信息技术的传播和扩散速度。

4.创新技术的扩散效应。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推进,知识和技术要素在区域内将会更加自由地流动,创新技术在区域内外部的传播和交流,使得技术扩散成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这种相互学习有利于促进区域内和区域间技术水平的平衡,使得区域间的合作将多于竞争。

5.创新系统的集成效应。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创新系统的集成包括宏观集成、中观集成和微观集成。其中,宏观集成主要指的是包括制度、管理和技术互动性的优化集成;中观集成则是我们常说的产、学、研、政府之间关联性的优化集成;微观集成即为创新主体企业、创新技术以及市场结构协调性的优化集成。正是在宏观集成、中观集成、微观集成的互动与协调中,系统创新优化集成及其效应才能实现,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全面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各方面的工作。

1.加快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为导向,同时更要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优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应该遵从产业关联度和资源互补性等内在要求,重视跨区域创新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努力消除区域之间在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流动中的障碍性因素,在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2.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及完成者,是直接面向市场的经济主体,企业生产、吸收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直接决定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因此,必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推进企业深化改革,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利润更多地投入企业的研发,形成企业自身的品牌战略和创新战略。同时,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形成技术联盟。

3.加快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首先,应加快科技创新的各类载体和平台建设。创新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应加大财政、人力对其的投入支持力度。采取股份制、理事会、会员制等多种形式,跨地区、跨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公共服务,建设好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加快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重点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重点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其次,建设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等。最后,不断加大科研仪器设备投入,不断改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物质条件,通过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集成和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高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水平。

4.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和创造者,永远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只有一流的人才才会有一流的创新成果。我国现行用人机制急需进行深刻改革,方能消除体制机制的滞后性。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办法,加快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员尤其是业绩突出的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依托各类科技园区、重大项目和重点建设工程,以产业聚集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通过人才支撑体系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5.不断优化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环境非常重要。在宏观上,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和经济环境。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包括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创业环境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完善的法制环境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保证。法制环境建设需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制意识;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力度,打击不法行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依法惩治涉及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要素区域科技
分割区域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科技助我来看云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科技在线
区域发展篇
科技在线
也谈做人的要素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