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4-08-15◆肖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卡通口语生活化

◆肖 柳

(湖南省祁东县洪丰中学)

语文来原于生活,但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却走向了抽象化的知识传授极端,很多学生只会在课堂中学习背诵一些诗歌,而涉及到综合实践应用类问题,学生只能是“望洋兴叹”,不知如何是好。提倡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将语文课程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语文,在学习语文中认识生活,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让其利用语文这一工具去认识生活、了解自我。

一、导入生活化,让语文贴近生活

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探究新知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更多的是教师向学生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就是教师讲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多是被动接受学习。其实,在导入环节中,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来创设一定的情境,不仅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让语文课程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了解语文,然后再进入语文探究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要进行生活化的导入,就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来引导学生进行活动。以《风筝》的阅读教学为例,该文是要让学生了解鲁迅小时候不让小兄弟放风筝,并进行粗暴干预的过程,以及成人后鲁迅先生明白了游戏之于儿童的重要意义之后的自我反省,其间包含了浓浓的兄弟之情。而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在阅读中能把握主要事件,但对文中所表现的情感理解不到位,为此,在导入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由生活中兄弟姐们(堂兄妹、表兄妹等)之间的一些冲突说起,然后提出问题“‘我’在童年时是如何对待兄弟放风筝这件事的?成年后又是如何想的?”由这两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将鲁迅前后的思想变化进行对比,从而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又如,《我的母亲》教学中以“我眼中的母亲”为话题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母亲的品德,然后再过渡到课文阅读,让学生将自己的母亲和朱德的母亲对比,从而体会母爱。

二、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走进语文

语文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多是中外经典名篇,其中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也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割裂这些内容和生活的联系,相反要以教材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生活,从生活中走入到语文学习过程,这样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更多的是要将语文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创造性的解析,把语文和生活融为一体的过程。首先,要将语文学习内容和生活结合起来。以口语交际教学为例,口语交际教学更多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只会“照本宣科”,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来组织活动,从而让口语交际活动被架空。如在《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的教学中,该课时主要是要让学生在了解动画的基础上认识卡通形象,结合自己的喜好来表达对卡通的喜爱之情。教学中教师先请播放学生所喜爱的一些卡通动画,然后以“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为话题来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接着,教师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介绍卡通,再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课后以“我最喜欢的卡通形象”调查和“卡通形象设计”活动来组织,让学生在过程中认识卡通形象,获得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注重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从家里带一些颜色不一的花朵到学校,然后以“我的花为什么是红色(紫色、蓝色)”等为话题来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去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由此而获得知识的构建。

三、过程生活化,让学生生成体验

在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以书本知识为主,无论是古诗学习也好,还是文学作品阅读也罢,教师在课堂中所走的路线基本是“知识性”路线,很少以生活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课堂过程以教师讲授、课后书面练习为基本模式。提倡语文生活化的教学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将语文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结合起来,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首先,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了解语文。如在《当一会小记者》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并不是直接在课堂中告诉学生如何去当一名小记者,而是直接让学生扮演记者的角色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各种采访,然后再总结,总结后再引导学生在学校内展开一些采访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口语能力培养。

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和感受文学作品,这主要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进行。如在《最苦与最乐》的教学中学生对“不尽责任最苦”理解不够深入,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人的不负责任、对事不负责任、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一些案例,由此来体会不负责的苦处。又如,在《石缝间的生命》的阅读中学生对“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中作者为何“感动得潸然泪下”理解过于片面,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环境不好而又做出让人感动的事情来谈起,由此而理解作者“敢于去寻求、战胜最艰苦的环境、具有震撼心灵的情感力量”的情感。

四、作业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

传统的语文课后作业多是书面练习,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这种练习方式对学生的知识的巩固作用,但单纯的书面练习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而无味,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提倡作业生活化是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通过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感受语文,应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其人文素养。

提倡生活化的作业要注重在完成基本练习后进行,不能走向单纯的实践性作业取代书面练习的方式。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应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如在《写一个人》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后仔细观察最熟悉的一个人,然后再动笔写作。又如,在《济南的冬天》的教学后,以“家乡的冬天”为调查内容,引导学生对家乡的冬天的气候特点进行调查,然后和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更好地了解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又如,《范进中举》的教学后以“我所认识的科举制度”为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询科举制度的相关资料,在了解科举制度过程中体会当时文人的生活。又如,《我的母亲》教学后,以“我为母亲做三件事”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母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竭力摆脱应试观念的束缚,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素材来激活学生,让学生喜欢语文课程,以生活为基础来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去认识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语文素养的培养,获得发展。

[1]张伟岚.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提升语文素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周勇晖.初中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策略之我见[J].现代阅读,2013,(02).

[3]高晓文.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J].新作文,2009,(16).

猜你喜欢

卡通口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酒中的口语诗
鸡鸣狗盗皮皮猪卡通
口语对对碰
趣味的卡通穿上身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