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的哲学思想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2014-08-15刘玉存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事物美术德育

◆刘玉存

(甘肃省玉门市下西号学校)

一、前言

德育是一种思想与心灵上的浸润。企图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来完成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就显得过于狭隘和僵化。德育教育的发生总是那么不经意而又具有必然性。德育要真正影响学生的心灵,就要触动学生的心灵并引发情感共鸣,德育要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准则,就要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小学阶段,各个学科都承担着德育的任务,也都发挥着影响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作用,尤其是美术课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德育要做到实处,要做得自然,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并坚定学生发奋图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这才是德育教育的基本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哲学思想

1.教学内容的广泛化和生活化

小学美术教学的宗旨就是要带领学生去采掘和领略“生活之美”,把可供欣赏的生活物象纳入到美术课堂上,也将美术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广泛联系,让美术教学生动地呈现在学生身边,让学生可感触、可观看、可赏玩。因此,小学美术教学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鉴赏、观摩、技法、讨论、展示等,美术教学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建筑、篆刻、手工制作以及美术史、美术欣赏等。

2.情感交流丰富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学要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因此,除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之外,要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把学生的情感需要作为课堂设计的重点依据,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于课堂设计的内容,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另一方面,美术教学本身就需要情感的投入,调动人的感官去体会事物,用心去体会事物所传达的信息从而形成情感化的交流;第三方面,情感化的交流不仅是学生与事物之间,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共鸣与争论等都围绕着情感、精神等开展。

3.注重审美与鉴赏

小学阶段是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论是审美能力还是审美心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的审美感知能力不仅受先天素质的影响,同时也与后天的培养教育有关。而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审美观点和审美态度得以确立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人的创造性和人格塑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学生容易偏爱那些色彩艳丽以及充满童趣的艺术形象或是作品,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基本上也都是来源于这些表面信息,对那些内涵深刻的作品体会并不深;小学生自身的情绪表现为感情热烈、张扬,且具有极大的跳跃性;想象丰富,具有很强的联想能力。小学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细节观察能力、体察心理能力和感受能力,形成一定的审美思想和能力,培养对美的鉴赏能力。

4.关注个别差异

美术教学在倡导发扬学生的独特个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不必要“循规蹈矩”,而是在该遵守的学生本分的前提下尽情依循本性去探究、去思考、去创造。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是思考与创造的主体,也是交流与分享的主体,让学生们尽情发言,对于敏感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需要给予鼓励,让他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个性活泼,踊跃发言的孩子,需要给予表扬,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学习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课堂教学内容。

三、小学美术教学的哲学思想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

1.激发高尚情操

美术教学对美的欣赏、歌颂、赞扬以及创作,对美好、有价值的事物的情感化投入,都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对美好未来的创造,迸发出心灵的力量,激发出高尚的道德情操,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美术教学上的丰富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帮助,也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外向性和开放性,形成一种开放、积极的个性。

2.巩固审美道德

美术教学给儿童以丰富的视觉“刺激”和体验,帮助学生展开想象丰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巩固学生的道德成长。审美是一种良好的精神体验和享受,对美的事物的细心观察、体会以及创造,更加会激发起学生创造“美”的行动,从而让学生由认知到感触到行动,并再次将“美好”“价值”等正面的社会高尚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不容冒犯和质疑。

3.形成道德准则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创造美好事物的能力;美术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正确地观察、评价生活中的事物,进而获得一种评价一切事物的准则与依据,并进一步自主地去履行自己所发现和尊崇的这些准则。所以,美术教学所传达给学生的有关美好、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准则,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意识和准则。这些准则是由学生去发现和探索出来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想法,这会比任何教条、外在的说服教育都有力度,一旦形成就可能会被学生奉行一生。

4.锻造良好品行

小学美术课上,结合作品欣赏、动手创作等情境开展的合作是感情的交融、情绪的感染、氛围的熏陶、分工协作的过程,开放的氛围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容易促进学生的合作行为,可以增强学生对合作的良好体验,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的目的。小学美术课通过分享与情感交流,增强美好体验,锻炼学生表达情感与进行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美术活动课激发学生去观察事物和体察事物,而不仅仅是从表面、从外在地看待现象,让学生获得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手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宽容和包容心态,也让学生慢慢懂得控制情绪并掌握判断事物本质的能力。

[1]杨丽,霍富.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5):156.

[2]朱永斌.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2010,(12):81-82.

[3]孙建明.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探索[J].新课程,2010,(9):151.

[4]孙静波.德育为首 润无声胜——关于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探究[J].学生之友,2012,(6):31.

[5]范欣.渗德育于无声处,促学生健康发展——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新课程学习,2013,(5):156.

[6]刘鑫淼.小学美术德育教育路径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9):161-162.

猜你喜欢

事物美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美好的事物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另一种事物(组诗)
创意美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