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2014-08-15王庆丰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意识改革

◆王庆丰

(公主岭市怀德一中)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多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科学的殿堂中矢志不移地研究和探索。体育教育是科学领域的组成部分,同样也在寻找改革的途径之一。而现行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形式、方法都存在着多方面的局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扩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自我锻炼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体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蓬勃发展,但体育教学还是摆脱不了老式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束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和增强体质教育。教学上采用陈旧的方法,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只能暂时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难以应付学生离开校园以后复杂而漫长人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新需求。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体育锻炼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终身体育锻炼基础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加强体育意识和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使之终身受益。在教学中应由“被动”教学向“主动”学习方面发展。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学习意识转变。

二、强化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体育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体育教育自我完善的关键阶段。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之一。要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资料显示,我国中青年知识分子的死亡率是老年人死亡的3倍;某校对409名中青年教师的健康情况调查发现75%以上的人患有顽疾,l99l年对我国部分学校和科研单位高级知识分子的抽样调查材料揭示60%以上的人患有疾病,平均寿命为58.52岁。比同期全国人均寿命少10岁。北京中关村地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在1994年竟下降到53.31岁。著名学者英年早逝现象屡见不鲜。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得到深刻领悟,明确锻炼目的,了解体育教育的实效性和自我锻炼的方法,去进一步强化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

三、因材施教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校普通体育课整个教学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锻炼为教学核心,增强学生体质为教育目标。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体质普遍下降,而学校对素质达标要求比较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评选三好学生和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必需达标,否则,不能参加评选或奖学金降级。所以许多学校把几项素质的达标做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唯一目标,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如果学生在某一项目一旦达标,此项体育教学即宣告终结,这种终结性严重影响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爱好、兴趣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的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等能力,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做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能力,可采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形式,代替过去由教师“承包”的方法。例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讲明课的准备活动、放松活动或有目的性的游戏的内容要求、练习形式及规定时间。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独立的组织能力。

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学生还没有摆脱中学体育课的常规习惯,对教师仍有依赖性。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上经常提示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安排准备活动的依据,所学的动作、技术练习对身体有何作用等。另外,要求学生做课后笔记,教师进行检查和讲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所了解,教师应安排学生参与教学,由学生轮换带队做准备活动、放松活动等,发展他们的独立组织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开展,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意识改革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改革之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改革备忘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