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08-15朱万亮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情境

◆朱万亮

(甘肃省定西市第一中学)

多媒体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多媒体时,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可以提供虚拟的操作平台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领域,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探究初步能力,进而促进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课件的使用时机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只有在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时,才考虑使用课件,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使用CAI课件,在形式上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特征。选择课件,首先应考虑是否能突出教学重点,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符合数学规律及原理的完整的感性形象。其次,还应注意课件画面简洁、形象深刻、操作简便、没有复杂华丽的画面和音响,以消除教学噪音,避免分散学生注意力、冲淡教学主题,用常规教学手段难以直观显示或者数学过程比较复杂其内在逻辑难以简单发现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如平移、旋转、缩放、分割、取截面、表面展开以及把空间的多边形放到平面上看等,这些操作有实物是难以进行的。

二、抓住切入点,恰当运用多媒体

恰当运用多媒体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可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能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推动其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恰当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切入,应以不影响数学过程的真实性、完整性且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连贯性为原则,不能随意切入,主要表现在对多媒体切入时机的把握上。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切入

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贴近的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功能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要。

2.强化感知,突破疑难时切入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解决这一矛盾。如学习用一个平面从不同方位截正方体产生的截面的,传统教学往往借助切萝卜或橡皮泥等实物情景活动来比划讲解,结果大部分同学还是一知半解,如果对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的情形,学生还能理解的话,那么对截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情形就很难现象想象了。

三、数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评价

多媒体运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其价值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有诸多标准,而评价多媒体的使用效果,其标准也不是单一的,一般要以多媒体课件本身的科学性,多媒体的操作技巧、教学实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多媒体课件的科学性

课件本身的科学性,是指整个课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并突出教学重点,是否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是否符合心理学规律,这是一个课件能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志,也是课件能否正常使用并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课件,应操作简便、画面美观、协调;切换快捷、形式有趣;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疲劳。避免滥用或炫耀计算机技术而造成教学噪音。课件应突出教学重点,对重点内容用突出的技术手段加以显示和处理,并可以用多种方式反复强调和表达。

2.好的课件应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层层分析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逐步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并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在这完整的教学过程中,课件仅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中起辅助作用。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要防止用课件来完全替代教师,切不可将课件当成学件来使用。

3.课件操作界面要简单

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耗费许多精力用在课件的技术操作上就会产生负面作用。课件操作界面简单,使学生的精力与思维集中在数学知识的探求上,而不是在繁锁的电脑操作上。

课件操作界面简单,不等于课件设计的思维训练过程简单化。简单陈述性的设计的课件都不是最佳课件。

四、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产生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时代动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同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使多媒体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第一,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二,教学手段全面结合,以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规范、系统性的板书。第四,不能忽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桂芳.计算机对数学学习活动的三种支持水平.数学教育学报,2006,(2).

猜你喜欢

课件多媒体情境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活用多媒体 构建高效初中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