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初探

2014-08-15◆李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小鸟积极性有效性

◆李 璇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新寨中心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语文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低年级儿童对故事、游戏、自己熟悉的经历很感兴趣,若把语文知识编成故事或融入学生能亲身经历的真实情境中,或是设置游戏活动,则小孩子的情绪最易受到情境的感染而陶醉。兴趣也提高了,课堂也活跃了,通常都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云房子》,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你们这些小鸟想不想造云房子呀?那你们想造怎样的云房子呢?”给学生戴上小鸟头饰,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鸟来造云房子:“云房子造好了,你准备邀请谁来做客呢?好,那现在请小鸟们飞起来吧,去邀请你的好朋友吧!”启发学生想象小鸟们会说些什么?通过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小鸟的快乐心情,表演的学生兴致勃勃,生动逼真,看得学生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同学们的注意力都异常集中。这样的教学环节促使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不仅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而且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和极富创造力的的想象得到充分的表现与发挥。

二、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三、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的方式上要做到循序渐进地引导提问。

首先,要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具体课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置问题,其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思维量,只问“是”“非”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衡量学生的知识质量都是不利的,在“是”与“非”的判断中必然有侥幸答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存在有侥幸答对的心理,养成不愿积极思考的不良习惯。

其次,要有一定的梯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提出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和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或“分层式”的问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难易应各不相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教学中,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虽然天真,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从尊重学生出发,应怀着宽容与鼓励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答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

教师评价时,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坚信如果学生能主动学习,一切其他困难都会很容易解决。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教师。我们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要理性的思考分析和认识,将理性和激情相结合,并结合我们学生实际,大胆尝试,努力让教和学变得愉快轻松而且高效。

猜你喜欢

小鸟积极性有效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