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学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2014-08-15◆李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鼠妇科学素养生物学

◆李 燕

(吉林省蛟河市第六中学)

21世纪是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纪。所以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重点。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方式之一,通过观察和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快速提升和发展,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一、在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听过就忘,看了记住,做过才懂”。美国有位学者希尔伯曼曾这样说:我们所能学到的东西是所读的10%,所听的20%,所看的30%,视听结合能理解50%;与人探讨有70%的效果;亲身体验有80%的收获,给别人讲授后90%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节课中,新课伊始学生对显微镜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迫不及待地触摸显微镜的每个部件,根据教材很快掌握了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同学会急切地把一本书或自己的手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因为使用的方法不当,他们只看到了漆黑一片,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有的翻书寻找原因,有的则举手问老师,当他们看到了他们所观察的物像后,会兴奋得让老师去看,分享他们胜利的果实,那神情俨然他们就是一位小小的科学家。在没有找到物象之前有的同学可能迷惘、困惑,甚至失去观察的信心,但在老师的正确引导和鼓舞下,他们终于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到达胜利的彼岸。只有参与过才能体验实验的乐趣,享受胜利的果实,也才会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兴趣。

二、实验教学——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阵地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初步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通过生物实验教学有利于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例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一节课中,教师先提出问题:“你通常会在什么地方发现鼠妇?”生:“花盆下”“潮湿的砖头下”“石头下”等地方,老师又问:“当你把花盆搬走后,鼠妇会是什么样的状态?”生:“逃跑”,老师紧接着又问:“为什么呢?”生:“可能因为它们怕光。”“鼠妇到底怕不怕光呢?”老师带领学生直接进入探究的主题“光对鼠妇影响。”当学生余兴未尽时,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探究其它因素对鼠妇影响,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讲,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学习“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课时,我先抛出问题“什么动物生活在水里?”学生最先回答的是“鱼”,我再问:“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而你却不能呢?”学生大都认为鱼有鳍,鱼鳍和游泳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探究,虽然老师要求的是每一小组只研究一种鳍的作用,但有的小组又研究了其它鳍的作用,有的同学问道:“老师,没有鳍,鱼会死吗?”“老师,剪鱼鳍的时候它会感到痛吗?”“鱼有耳朵吗?它靠什么听声音?”可能有些问题会与本节课的内容无关,也可能有些问题老师也一时半会解答不了,但学生能提出问题就代表他用心去思考了,用眼去观察了,如果老师能给予正确地积极地引导,那必将激起学生更大的求知欲望。

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享与合作

“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古代人们就懂得团结协作的道理,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团结协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实验教学有利于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有利于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任何一个实验都不是靠一个人来完成的,它需要好几个人乃到整个团队共同协作来完成的,这就需要各小组成员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例如,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时,教师可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子课题(动物可食用、或药用、或观赏用等),各个小组的成员分工也是不同的,有的负责访谈、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观察等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完成调查任务,当所有的小组都完成调查任务时,四个大组坐在一起汇总即可得出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当全班同学相互交流、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时,作为每一个参与者都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探究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增进了同学生们之间的感情。

四、生物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脚踏实地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懈追求的进取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不是每一个实验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完成,他们也会像科学家那样遭遇失败和挫折。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寻找失败的原因,鼓励学生再接再厉,永不气馁,勇于攀登科学的高峰,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五、生物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通过实验使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从生态度,通过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学生明白了环境污染给人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懂得了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生物生存的家园,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辩论协商保护白头叶猴”的赛场上,同学们唇枪舌剑、言词犀利,无不说明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人类的生产活动必不可少地影响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如何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华之崛起在青少年。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我们就得加强生物学实验教学,将书本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高宏.浅谈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S1).

[2]张爱霞.浅谈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河南科技,2013,(8).

[3]李继武.浅谈实验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革新,2009,(11).

猜你喜欢

鼠妇科学素养生物学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捉鼠妇
捉鼠妇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