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

2014-08-15◆陈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22期
关键词:声望专业性专业化

◆陈 锋

(湖北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

教师是在学校教育问世之后所出现的一种职业。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教育事业规模的扩大,在教育活动领域中出现了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因此,在教师职业中也出现了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等界定更为具体的职业。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大学教师需要高深的学问,必须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还要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所以大学教师这种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在英语中称之为“profession”。这种职业是以一定的智力水平、专门的知识和职业技能训练为基础,为社会提供娴熟可靠的服务,并以此收取一定费用的职业。由于大学教师所从事的一种复杂的高级的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因此,把大学教师视为白领阶层,称为专业人员,这是没有疑义的。

然而,在很多人看来,中小学教师只是一种普通性职业,在英语中称之为“trade”或“vocation”“occupation”。这种普通性职业不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也无须长期的训练。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中小学教师不需要渊博的知识和长期的训练。只要读过书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的人都能当中小学教师。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任用不需要任何任职资格。众所周知,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到90年代,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着大量的民办教师,中小学教师是一种除了文盲和半文盲之外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可以从事的职业。正因为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所以人们习惯于把中小学教师称之为“教书匠”。由于中小学教师缺乏专业性,不具备工程师、医师、律师等职业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中小学教师不是专业人员,因为中小学教师这种职业不具备专业性,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也不需要采用专门的方式。

这种把中小学教师视为非专业人员称之为“教书匠”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会产生许多负面作用。

首先,这种认识不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一种职业的社会声望与这种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密切相关。美国“国家民意调查研究中心”曾经设计过“哈特-诺斯职业声望量表”,在上个世纪对美国公民曾做过两次职业声望调查。在两次调查中,职业声望最低的摆在最后一位的都是擦鞋匠,因为擦鞋匠的工作没有任何不可替代性,任何人只要有了擦鞋的工具都能从事这种职业,而大学教授、工程师、律师等职业,不是任何人能轻易替代的,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所以,这些职业的社会声望很高。如果人们一直认为中小学教师是一种“教书匠”,实质上是把中小学教师当作蓝领阶层,与擦鞋匠为伍了,这对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声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一种职业没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由于中小学教师的声望低待遇差,在旧中国,人们常讲“家有二斗粮,不做孩子王”,没有多少优秀人才愿意当中小学教师。在今天,大量的中小学教师在不断地流失。

其次,传统的这种认识不利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式实行专业化。既然中小学教师不是一种专业人员,所以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也不需要像培养医师、律师那样采取专业化的方式。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从社会上招收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来补充中小学教师队伍,这些中小学教师根本就没有通过专门的培养方式来接受专业训练;一是通过师范院校来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同时也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新的世纪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培养方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培养方式在培养规格上,也远远低于工程师和医师等专业人员的培养规格。因为工程师和医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才具有从业资格。而且,这种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方式在专业化方面也远远不及于其他专业人员的培养方式。

再次,这种传统的认识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传统认识的影响下,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声望、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难以得到提高,自然很难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也很难留住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在这种把中小学教师作为非专业人员的观念支配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式还会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不可能实行高度专业化的方式,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难以凸现,中小学教师的文化素质、专业素养很难得到提高。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职业在刚刚问世时,往往都是一种普通性职业,但随着职业活动领域的不断开拓、职业活动的内容日益丰富和复杂,需要更多的智力因素和知识积累,因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专门性职业。在“二战”之后,人类科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同时给教育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教育活动比过去更加复杂更具创造性了,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作用也更突出了。所以,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整个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得到了很大的体现。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实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首先,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性是科学技术进步和教育改革的需要。自“二战”之后,人类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知识在成倍地增长,人们习惯于用“知识爆炸”或“信息爆炸”来形容科学知识的高速增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教育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智慧的象征,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传道、授业和解惑。教师的知识水平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学生对教师知识水平的要求。所以,在这种以学科知识作为主要任职条件和执教资本的时代里,只要有知识有文化就能当教师便理所当然了。但是,今天的中小学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传统的“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要改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从知识的海洋中取水”。在今天这种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信息时代里,知识的获得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知识爆炸”的背景下如何去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如何去运用这些知识。所以,“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这种新的教育使命及其带来的教师角色的转变,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其次,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地革新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组织、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新的课程充分体现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发展性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的特点。这次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旧课程改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发展,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在中小学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全新的课程,这些新的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课程体系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中小学教师从传统的课程的使用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组织者,中小学教师自己本身就要成为首要的课程资源。所以,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观念以及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性,需要采取很多措施,首先要改革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具有中等师范学校学历的人都可取得小学教师的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1993年制定的,至今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传统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已经过渡为两级师范教育体系,中等师范学校逐步淡出教师教育的舞台。所以,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应从中师学历过渡到大专学历,初中教师要达到本科学历。提高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学历,一方面抬高了中小学教师入门的“门槛”,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文化修养层次;另一方面,延长了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修业年限,使中小学教师能够在接受系统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再去接受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同时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达到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性的目的。

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还要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在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学科专业知识所占的比例太大,而教育专业知识所占的比例太小,学科教育的内容占到了90% ~92%,而教育理论与实践内容仅占8%~10%。而在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学科内容仅占63%,教育理论与实践占37%。在英国,这两部分内容各占50%。这种课程体系很能体现教师教育的特殊性和师范性。如前所述,在目前这种“知识爆炸”的时代里,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因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工具来获取大量的知识,所以,今天的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发动者。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本体性知识”(主要是学科专业知识,即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的比例要减少,而“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教育专业知识,即如何教、如何引导学生学的知识)的比例要增加。在扩充“条件性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教育教学技能是不可能从书本中获得,它必须在掌握教育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的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要扩大“条件性知识”比例,加强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就必须对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只有这样,中小学教师才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专长,中小学教师才能成为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业人员。

2012年2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教师专业标准的指导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将一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1]赵卫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调查及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9,(18).

[2]蒋亦华.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4).

猜你喜欢

声望专业性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程序员在俄罗斯最具声望
促进幼儿园保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悼李公正中先生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跟踪导练(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