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民主平等之花在学生心底绽放

2014-08-15于永军王亦堂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黑板座位民主

◆于永军 王亦堂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

一、背景

2009年4月21日,星期二下午第一节课间,初二六班的物理课代表姜亦武同学匆匆找到我说:“老师,你不是说期中之后,给我们重新编排座位吗?”我说:“是呀,你有什么想法吗?”他有点激动地说:“老师,这次你能不能改变一下这次编排座位的思路?”我望着这个平时从不多说一句话、遵守纪律、学习刻苦、担任小组长和课代表的高个子男同学,好奇地问:“为什么?”他很礼貌却又义正严词的说:“老师,为什么我们高个同学每一次编排座位都得坐在教室的后面?”我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就是想把自己的座位往前一点嘛,还用的着这么“委婉”,心想,真是个“鬼精灵”。由于他平时德智体等各方面都表现的比较好,所以也没有多想,就开始向他介绍我每一次编排座位时的苦衷和设想。我说:“你知道老师编排一次座位有多么难吗?几乎是绞尽脑汁:既要考虑同桌和一个小组四个同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又要考虑性格动与静的不同,还要考虑个头的高与矮会不会影响看黑板……再说‘座位’的正与偏、前与后跟学习的好与差并不成正比,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只要眼睛看得清黑板上的字,只要耳朵能听得见老师讲的话,坐哪个位置都一样……”我还想再说什么,谁知他平静中又有点失望地说:“老师,快上课了,希望您再仔细考虑一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什么好考虑的,我已经够仔细的想了一个多周了,原来平时学习好和纪律好的同学也有严重的自私心理。我不禁在心里嘀咕。

可是一张纸条改变了我的看法。大课间我上完操回到办公室后,一个同事交给我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外面写的收信者是——初二六班班主任亲启。我快速的打开,只见上面写着:

老师,我们知道您为了班级工作操碎了心,耗费了很多的精力,特别是为我们编排座位,同时各项工作的安排都非常民主,正因为这样,我们很愿意听您的号召,所以,一直以来,我们班不管是学习还是“三文明”评比,都名列前茅,也经常受到级部和学校的好评,同学们学习和工作的干劲都很大。本来对您的工作我们不能说三道四,指指点点,但是,您能不能再发扬一下民主,在座位的编排上,听听我们的意见(帽盖的够大的)。

老师,您知道吗,我们每一个同学不管坐在教室的哪个位置,都不是平视黑板的,都需要从前面同学的空隙中看黑板(有道理,我边看边点头)。您相信吗,我们希望自己学习好。我们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都希望也有机会坐到教室离讲台近一点的位置上。这是因为,上课时,有时老师讲课听不太清楚,又看到前面的许多同学根本不珍惜在前面的机会,上课不认真听讲,特别着急,有时又特别失望,甚至有些同学都因此要放弃了。所以为了我们班级,为了想放弃的同学,我们替老师想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就是这次编排座位时,不要再受高矮个的限制,这样既满足了我们经常坐在后面的高个的愿望,又提醒了经常坐在前面的小个子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好位置,让每个同学都再一次感受到您民主平等的工作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不要调查我们是谁。落款是“爱并尊重您的学生”

看完之后,我陷入了沉思……

自打参加工作担任班主任以来,每编排一次座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向学生强调“座位位置与学习成绩的好坏没有必然联系”,有一次我还特意从网络上找到了一首打油诗:《教室的位置》

“读书学习在教室,教室里面有位置;位置到底哪个好,哪个位置都很妙。

昂首挺胸坐前面,黑板字小看得见;时有唾沫一点点,粉笔灰灰一片片。

不远不近坐中间,眼睛看字倒是欢;挤进挤出不方便,另外空气不新鲜。

又斜又偏坐窗边,清脆鸟声在耳畔;阳光普照脸和眼,头晕眼花有点闪。

晃晃悠悠坐后面,交头接耳较自在;个性特长尽展现,成绩下滑怎么办?

个个位置都平凡,问题在你怎么看,人人位置都普通,看你是否很用功……

每一次我都认为,仅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不够的,还煞费苦心地研究和根据学生个性与个体的差异,实现比如“动”“静”给合,以“静”制“动”;“学科互补”与“性格互补”。高年级的同学还要考虑是否有早恋的倾向,避开异性同学做到一起,等等。有时还对个别的难以转化的特别学生,经常编排一个甚至两个“特座”;还要尽量不让学生感受到对特殊家庭,亲属关系的照顾,等等。一直以来,自以为工作做的挺完善的,谁知……难道我真得将最主要的忽视了?!再说,学生们说得确实很有道理,这一次不妨先试试效果。

二、处理方案及效果

建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大面积提高学生素质的现代管理和育人理念,促使我决定采纳同学们的建议:

根据学生平日的表现和任课老师的意见,统筹兼顾的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单位(分1、2、3、4号)将学生进行了均衡的搭配,其中更考虑了学生的个性与个体的差异,也尽量避免了异性同学产生早恋倾向的客观因素,唯独没有顾及个头的差别,每一周在保持小组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前后左右的循环对调。意见出台后,利用电脑将编排情况先打出来征求了任课老师的意见,都说可以试一试。利用星期一班会的时间,将座位经行了最后的编排落实。

还真奇了怪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唯独这一次座位的编排没有一个学生表现出不满意,也没有一个人找到我说自己的位置不适合自己。学习稍差一点的边缘学生也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特别是较差的学困生,从内心好像感受到了特别的“宠爱”,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事上,也有了明显的转变。经过实践,我们一个保教组的班级也采用了相同思路的编排方法,进行了本班级座次的调整。

三、反思

正所谓“干到老,学到老 ”。我觉得,能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不是因为我采纳了同学们的意见,而是让学生真正体会和看到了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希望和事实。一张纸条改变的不仅是我编排座位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陈旧的教育理念和顽固不化、墨守陈规的旧思想。而这种理念和思想直接影响着部分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诚然,有许多工作,虽然我们努力地想做好,但如果长期以自我为中心,只相信自己而不能客观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话,有可能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甚至是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各项工作的落实中应更多的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让民主平等之花在学生心底绽放,这样就会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带来的阳光,实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交往的近期目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好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教育“百年树人”的宏伟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民主平等素质,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后备军。

猜你喜欢

黑板座位民主
换座位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黑板
巴士上的座位
换座位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那个没抢到座位的孩子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