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颂千古经典 长文化素养

2014-08-15武劲松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读经儿童老师

◆武劲松

(吉林省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所载的常理常道,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诠释,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永恒的书,百读不厌的书”,它积淀着最深沉的人生哲学、处世原则、为学方法。近年来,教导儿童读经已经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在许多城市已经有现代私塾出现学生也取得相应的成果。应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带领孩子读经典,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开展儿童经典诵读工程是势在必行!

所谓的儿童经典诵读工程是指在记忆力最好的年龄阶段,通过诵读古今中外最经典的篇章,使少年儿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全面发展目的,为网络时代国际间的广泛交流和深层融合、以及在此背景下人类新文明新文化的创造打下基础,争当学贯中西的国际化创造性人才。

一、儿童经典诵读的选材

举凡中国的、外国的经典,都可以读,可以背。

1.儿童中国文化导读部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等多方面“智慧”的结晶,如《老子》《庄子》《墨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学记》、《孙子兵法》《吕氏春秋》《心经》《金刚经》《黄帝内经》《黄帝阴符经》《周易》《诗经》《离骚》《史记》等书,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可以熟读,甚至背诵。

2.儿童西方文化导读部分可以包括诗歌、散文、演讲词、故事、名著节选及哲学文献等具有西方文化精神的经典作品,外国古代经典很多,如《圣经》《古兰经》。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和狄更斯的小说等,短的可以熟读并背诵下来,长的可以多读熟读,或选择性地背诵段落、章节,通过一系列经典名著供小朋友们反复朗诵进而背诵,以达到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双重效果。

二、儿童经典诵读的方法

指导儿童读经本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关键是培养心定工夫,随文入观。所谓的随文入观是指随着文章文词的意境,我们就能契入了解字义。《弟子规》讲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因此孩子在读经典时,讲求语速、语调,最主要是让孩子的心定下来,吐字分明清晰,再透过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还可以慢慢地体会个中的道理。

校本课程的研发让学生尝到了甜头成为一种乐趣,挖掘了内在的潜力。对学生来说,学习的兴趣,是促成学业成功的巨大动力。学生对学习感到趣味隽永,就会全神贯注,心无旁骛,产生主动性,激发脑子记忆功能,很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学生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在每次发资料时我教给孩子记忆的方法,同时也让孩子们当场测试我,80首古诗的作者朝代学生考我,然后学生再进行背诵,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师

“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情,能识字读拼音的人就是导读老师,因此宣传动员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我们的教育。在学校的读经中,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首先必须要熟读经文,至于速度应该如何,我们要视孩子的年龄而定。高年级的,速度可以快一点,低年级学生,速度不宜过快。通过其他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老师在带读之前,内心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最好能把情绪缓和稳定下来,声调不宜急促、不宜过高,对所要教读的内容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老师有自信,学生自然有信心。老师如果能把经文读熟,甚至可以背下来,学生听到老师流畅的读诵和抑扬顿挫的音声,学习的兴致自然就很高。老师如果没有做好准备,不但心慌,又容易断句错误,学生就无法读得通畅,所以作为一个导读的老师在课前应该调适好自己的心理,并做好充裕的课程准备,上课才能收放自如,学生自然会随之欢喜地学习。

课堂上老师必须具有的表现:

1.声音要洪亮,要有精神,学生自然能精神奕奕,聚精会神。

2.语速不宜过快,让学生吐字分明清晰,有助于定心,再透过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还可以慢慢地体会个中的道理。

3.读经应有抑扬顿挫的表现,随着声韵的高低起伏而自然晃动,不知不觉地就会陶醉在读经的乐趣中。

(二)儿童

“小朋友!跟我念!”——导读的六字真言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儿童在没有压力下,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取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据调查儿童的背诵速度,将在三个星期后明显加快,因此可采取渐进的方式,原则上: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页,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半,诵读的先后顺序根据孩子的兴趣决定。诵读的方法灵活多样,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比如:孩子轮流摘抄每天一诗,并当天背熟;自创用音乐唱歌的形式背诵,还融于各种游戏活动中,如孩子边踢毽子边念,边跳皮筋边念,边做俯卧撑边也念,有的编成拍手操,有的对诵,还有的编故事等,“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求”,让他们在濳移默化中受到古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去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如果孩子每天能坚持读经10遍,只要反复读,经义、经文就可以顺畅而自然地吸收和背诵下来。

卢瑟福说:“科学家不是依赖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因此背诵名言就是运用交际的方式在和高尚的人在探讨人生的哲理与做人的道理。正因为这样,我为学生收集古今中外的立志和读书名言装进被我扩建的38个(班级人数)“储存室。”俗话说得好,“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意思是与高朋好友谈话,好像向一个有学问的老师请教,使人得益匪浅。一席话竞能起到胜读十年书的时间增值效应,何乐而不为呢?

热情是记忆的原动力,良好的心境是进行记忆的保证,自信感有助于记忆力的增强,紧迫感能够加速记忆的进程,趣味感是记忆力的促进剂。

(三)家长

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在家庭读经中,家长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全力创造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据调查如果家里的成员由父母带领在每日诵读20~30分钟,一年的时间可以把《论语》完全背下来。

给我三载,还你千年。经典诵读,让我们把中国最优秀的启蒙读物烙印在孩子最纯真的童年时代!

猜你喜欢

读经儿童老师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材料作文“读经热潮”讲评
生查子
再看读经:科学读经 品味经典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