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人可谓“家”

2014-08-11杨子

人力资源 2014年3期
关键词:做学问书法家定义

杨子

对某个学术领域像对自己的家一样熟悉,住过几十年,进出数万次,对这个领域的事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这样的人方能称其为“家”;

判断一个人能否称之为“家”,要看其是否在专业领域内下过三十年或十万小时的工夫;

即使是平凡人,只要执着于同一领域,并坚持练习三十年或十万小时,也可以成为该领域的“家”。

判断是否成“家”的依据

今年1月4日,在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上,我做了一个《语言应当成为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我提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其为‘家”的问题。“家”在这里意指掌握某种专业学识或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人,譬如画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等等。我的答案是:对某个学术领域像对自己的家一样熟悉,住过几十年,进出无数次,对该领域了如指掌,说起其间的事如数家珍的人方可称其为“家”。这是我所赋于“家”的定义。定义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我认为一个被人尊称为“某某家”的人,在演讲时不应该看着讲稿发言。演讲不同于课堂授课,不需要按章就节,只要能够提出一些你目前对领域内某个问题的最成熟的思考即可。特别是学术年会这种场合,参加者都是业内的专家,谁也不想听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只想听你近期对领域内思考最成熟的问题或观点。而阐释这样的内容,我认为不应该也不必照本宣科,甚至不必花太多精力准备。事实上,这就像别人到你家做客,你向对方介绍你家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发生了哪些变化一样。设想一下,你自己的家,住过几十年,进出无数次,你要向别人做介绍,还用得着做详尽的文字准备吗?

其次,我的这个定义源于当代著名书法家李仲元老先生的一句话:“没有三十年工夫成不了书法家。”我在国外的工作需要教授书法,也曾应邀到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表演书法。照片放到网上后,很多网友说我字写得不错,甚至说我写得“太好了”,以为我是书法家。我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我只是小时候练过隶书,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几乎没碰过毛笔,我的字只是初学书法半年左右的水平,离书法家可远着呢。在李仲元先生这样的“大家”面前,我甚至不敢提自己会写毛笔字。

再次,这个定义是出于对“家”、“大家 ”、“大师”之称越来越泛滥的反思。“家”这个看起来漂亮、听起来悦耳的词,近些年来被人们使用得越来越频繁,甚至达到泛滥的程度,也使其逐渐远离了其核心含义。一个人,要在特定领域内成“家”,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需具有永不厌倦的恒心和进取心。判断一个人是否可以配得上这个“家”字,我的判据是:就看这个人是不是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持续不断地专注做着同一件事。

依据我给出的这个关于“家”的定义,看看你身边的人是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某个领域的问题,如果不是,所谓的“某某家”就是冒牌的、假的;反之,他真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某个领域的学术,即便没出什么大的成果,也可以称其为“家”了。

社会应倡导正确的价值观

为什么当今社会难出大学问家?主要根源在于,现在的人大多坐不住“冷板凳”,太热衷于当官、赚钱,太急于捞取眼前的实惠。去年,我在参加省政协会时遇到书法家么喜龙先生,他对我说,他“是事不管,是事不问”,从1971年到现在,他每天都写字,而且每天至少写200个字。能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矢志不渝地专注于一件事长达数十年,这样的人才配得上人们尊称他一声“书法家”,才配在国家美术馆办“书法展”。

当下,人们热衷于追名逐利却鲜有人真正地去做学问。“做学问”,通俗地说就是“成名成家”。为了

扭转当前这种不良倾向,舆论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让人们在自己热衷的领域或从事的行业中潜下心去做学问,做本领域内的“专家”、“大家”,甚至“大师”。社会应该多多鼓励人们为成为“专家”、“大家”而努力,鼓励人们在一个领域坚守几十年。如果人们都成为“家”,社会上的骗子就少了,真人、真话、真货就多了。社会一方面应积极倡导人们“成名成家”,另一方面要把好“成名成家”的关口,就像通过廉政纪律把好“官员”关口、通过市场规则把好“赚钱”关口一样,让“成名成家”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成名成家”既要积累专业领域的知识,同时又要注意“积德”。专家们作为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会被外界窥视,若有一次“不良记录”,如论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只要一次,就无法再在圈子里混下去,就像不久前网络上披露的官员“手表门”和“开房门”一样,而且,这种错误即便当时侥幸没被发现,但十年、二十年后被曝光,同样会使当事人威信扫地,无法立足。林肯曾说:“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的人,也可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一些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欺骗所有的人。”人道如此,学道如此,世道亦如此!

人人皆有机会成“家”

美国管理学家麦克莱兰把人的价值取向分为三种,即权力取向(N/POW)、亲情取向(N/AFF)和成就取向(N/ACH)。按照麦克莱兰的估计,社会上至少有1/3的人是具有成就取向的,具有这一取向的人最看重专业上的成就,一生中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专业领域中的事情,通俗点讲,他们就是那种想在专业上“成名成家”的人。

我相信,人只要不出家,他一定会在仕途、经商和“成名成家”三条路上选择一条道路走下去。我选的就是“成名成家”。对一个学者而言,这和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夺冠、商人想成为富豪一个道理。按照本文关于“家”的判据扪心自问,我可以被称为什么“家”呢?我勉强可以称为“管理学家”。因为我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持续时间超过了三十年,所以,尽管没出什么太大的成果,也可以算是个小“家”了。

对于“成名成家”,人们往往觉得难以企及,实际上,成为“某某家”没什么了不起,甚至人人都可以成为某个领域内的“家”——只看你能不能在一个领域内用足三十年的工夫。现在资讯如此发达,学习通道大开,几乎不用费心去寻什么名师,通过网络什么都能学到。比如学书法,无论你天资高下,生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你坚持每天都写毛笔字,不懈地写上三十年,那么你一定也能成为书法家了。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家”,可以量化到看一个人是否在一个领域里累计钻研十万个小时。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意义上的判据,天赋高的人可能用不了十万小时,但天赋再高,至少也得十年。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治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一种境界是要认识到治学道路的漫长;第二种是要准备坐几十年“冷板凳”,即本文所说的做足三十年或十万小时工夫;第三种则进入学成、学通、学精的境界。要成为“大家”,除了天赋,更离不开时间上的积累,离不开从量变到质变酝酿发酵的过程。

郑板桥为画竹、写竹穷尽一生,他有一首诗可以作为本文观点的佐证:

四十年来画竹枝,

日间挥洒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

想“成名成家”的人啊,还是拿出自己生命中的十万小时,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内慢慢积累,精进用心吧! 责编/张晓莉

猜你喜欢

做学问书法家定义
书法家周如璧
书法家·谢 锐
小小书法家
书法家
做学问与搞创作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做学问像爬山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