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评价, “放大”小学数学练习的 价值

2014-08-07朱宇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小数算式

朱宇

为了把书本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当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教师都深谙此理,所以在备课过程中特别重视练习的设计,力求回扣目标、照应过程,知识考查与能力提升并重。然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重视练习的设计与执行,却忽略了对练习效果的现场“调控”。我们知道,练习设计质量的优劣必须通过及时反馈得到检验,在反馈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准确掌控,通过对练习效果的精当讲评,或强化、或调整、或补充,进而达到纠正解题错误、“放大”习题价值、完善建构过程的效果。

由此,笔者以为,教师在课前对课堂练习做精心设计是必要的,但是仅有此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优化练习的反馈过程,借此放大练习的价值。

一、 对练习“预设”的有机呼应

从课堂练习全过程来看,学生完成习题需要较长时间,而对习题完成质量的评价时间往往比较短,因此,很多时候就出现了“重练轻评”的情况。其实,对练习的评价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个“节点”承载着及时纠错、全面强化、适度拓展等多重任务,短短的时间要承载如此之多的功能,“评什么”就成了决定习题讲评质量的重要前提。

例1:“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一内容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有表内乘法的基础,再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过来,就能够顺利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如果随后进行的练习仍然立足于写写算算(如图1),那么,这种机械练习之后的讲评一定会让学生不胜其烦,毫无价值。经过思考,我以“想想做做”的题组(图1)为蓝本,把原先的4组8道题换成7道算式(如图2),要求学生直接写得数,并把算式按一定标准分类。

学生会将7道算式怎样“分类”呢?我做了如下预设:

第一,分成三类:(4×93×76×8 ) ;(30×7 4×90); (3×700 400×9)。这是按照“一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规律进行分类的。

第二,分成三类:(4×9 , 4×90 , 400×9);( 3×7, 30×7,3×700);( 6×8)。这是按每组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的。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两种分类方法,我请学生说出第一种分类方法的依据,并就第二种分类充分展开:如果要给“6×8”找朋友,你能给它配上“朋友”吗?于是,学生开动脑筋,“造”出了一串算式6×80、60×8、600×8、6×800……

这样的习题充分挖掘了已有资源,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上对习题作了二度开发,以“评”促思,为学生获得较高的发展水平创造了条件。

例2:“圆的面积”练习

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从下边的正方形铝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我对它进行了改编:

如图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2cm2,在这个正方形中画了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面积。

解答原题只需对s=πr2这一公式进行简单套用,讲评时也只能对公式再作一番强调。改编的习题则需要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因为不能求得r的长度,所以简单套用公式“不灵”了,需要重新对s=πr2这一公式进行审视,运用整体思想寻找解题策略:因为r2 (图中小正方形面积)=32÷4=8cm2,所以,圆的面积=π×8≈25.12cm2

习题评讲时,我借此引导学生发现:“已知半径求面积”只是圆面积公式应用的一种情况,并不是一定要知道圆的半径才能求出圆面积。如此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培养,真切感受到“不能绝对化地思考问题”。

二、 对练习“生成”的理性把握

有了对习题的整体把握与深刻挖掘,也就使习题讲评有了“落脚点”。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教师的预设,而有时候预设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到学生中间,沉下身来认真巡视,对学生的习题解答情况了然于心,留心收集学生在解题时的相关状况,找准讲评的“着眼点”,这样在讲评时才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例3:“小数的性质”练习

学生顺利地把1.80、0.250改写成1.8、0.25,容易出错的0.060也准确地改写成了0.06,只有个别学生错写成0.6。看来学生对小数性质中的“末尾”一词界定准确,理解到位。这一点与我的预设是一致的。但是,17.000在许多学生的笔下被改写成了17.00,我既感到意外,同时也很纳闷:为什么不直接改写成17呢?也有学生把17.000改写成了17,但那是一步一步完成的,17.000→17.00→17.0→17。

讲评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放胆陈述自己的想法,学生是这么说的:“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把17.000改写成17.00。”原来小数的性质中“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在学生的理解中已经被异化成了“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一个0”。如果教师不能敏感地抓住 “17.000→17.00→17.0→17”这一看似正确却有缺陷的解题过程,学生的认知缺陷就不可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补救。

例4:“梯形的面积”练习

这是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道习题。

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明显困难,对所画梯形的上底、下底“心中无底”,踌躇好久,在方格纸上仍不能成形。很显然,“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这个结论太过抽象,学生没有构图与设计的能力,梯形的面积公式自然派不上用场。

发现这个情况后,我果断调整了讲评方案,把原先的“纠错”改为“指导”——我让学生以这个长方形为“模型”,对它的两条长边进行适当“加工”,构造出长短不同的上底与下底。讲评方向的调整为学生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练习效果。

三、 对练习价值的深度拓展

习题讲评不但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更是学生对知识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用足讲评过程中的一切有效资源,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的错题、错解最容易暴露思维的缺陷与不足。讲评时,要以错引思,以错促思。

例5:“分数的意义”练习

把1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学生的答案有①■②■ ③■米。

对■和■米这两个错误答案,我把讲评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倾听、质疑、交流、讨论中不断丰富对分数意义的体验。同时,对这两个错误选项,我没有弃之不用,而是进行了“回收利用”:请你利用原题中“把1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7段”这个条件,提两个问题,使它们的答案正好是■或■米。

在选择题中,看某一个答案是否正确,在于它能否与题干匹配,我“鼓动”学生为错误答案寻找合适的“母体”,经历了思辨的过程,是对分数意义的自我注解。改编题充分利用了备选答案这一宝贵资源,在运用中深化理解,在理解中进一步强化。

而有些题目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借题发挥”,发散思维、开拓视野。

例6:数一数,再填一填

()、( )、八十、( )、()

这是一年级的一道数学题。一年级小朋友刚学会了“一个一个”地数100以内的数,他们很自然地数出: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

实际上,数数看似简单,实则学问颇大。既有“逐个计数”,还有“按群计数”。我决定再“引一引”他们,于是连续“抛出”了三道同样的问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数数,再填空:

()、( )、八十、( )、()

()、( )、八十、( )、()

()、( )、八十、( )、()

学生议论纷纷,随后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渐渐打开了:

生1:我两个两个地数,七十六、七十八、八十、八十二、八十四。

生2:我五个五个地数,七十、七十五、八十、八十五、九十。

生3:我十个十个地数,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通过这道小小的填空题,“牵”出了本课时即将“登场”的新知识点,丰富了计数方法,更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思路的多样性。

总之,对于课堂练习,时间、数量、效率,知识、技能、情感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厚此薄彼。我们要立足于学情,着眼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状况,精心构思、精当取舍、精彩演绎,让课堂练习丰盈厚实起来。

【责任编辑:陈国庆】

为了把书本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当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教师都深谙此理,所以在备课过程中特别重视练习的设计,力求回扣目标、照应过程,知识考查与能力提升并重。然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重视练习的设计与执行,却忽略了对练习效果的现场“调控”。我们知道,练习设计质量的优劣必须通过及时反馈得到检验,在反馈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准确掌控,通过对练习效果的精当讲评,或强化、或调整、或补充,进而达到纠正解题错误、“放大”习题价值、完善建构过程的效果。

由此,笔者以为,教师在课前对课堂练习做精心设计是必要的,但是仅有此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优化练习的反馈过程,借此放大练习的价值。

一、 对练习“预设”的有机呼应

从课堂练习全过程来看,学生完成习题需要较长时间,而对习题完成质量的评价时间往往比较短,因此,很多时候就出现了“重练轻评”的情况。其实,对练习的评价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个“节点”承载着及时纠错、全面强化、适度拓展等多重任务,短短的时间要承载如此之多的功能,“评什么”就成了决定习题讲评质量的重要前提。

例1:“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练习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这一内容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学生有表内乘法的基础,再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过来,就能够顺利地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如果随后进行的练习仍然立足于写写算算(如图1),那么,这种机械练习之后的讲评一定会让学生不胜其烦,毫无价值。经过思考,我以“想想做做”的题组(图1)为蓝本,把原先的4组8道题换成7道算式(如图2),要求学生直接写得数,并把算式按一定标准分类。

学生会将7道算式怎样“分类”呢?我做了如下预设:

第一,分成三类:(4×93×76×8 ) ;(30×7 4×90); (3×700 400×9)。这是按照“一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规律进行分类的。

第二,分成三类:(4×9 , 4×90 , 400×9);( 3×7, 30×7,3×700);( 6×8)。这是按每组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的。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两种分类方法,我请学生说出第一种分类方法的依据,并就第二种分类充分展开:如果要给“6×8”找朋友,你能给它配上“朋友”吗?于是,学生开动脑筋,“造”出了一串算式6×80、60×8、600×8、6×800……

这样的习题充分挖掘了已有资源,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上对习题作了二度开发,以“评”促思,为学生获得较高的发展水平创造了条件。

例2:“圆的面积”练习

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从下边的正方形铝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我对它进行了改编:

如图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32cm2,在这个正方形中画了一个最大的圆,求这个圆的面积。

解答原题只需对s=πr2这一公式进行简单套用,讲评时也只能对公式再作一番强调。改编的习题则需要学生跳出固有的思维,因为不能求得r的长度,所以简单套用公式“不灵”了,需要重新对s=πr2这一公式进行审视,运用整体思想寻找解题策略:因为r2 (图中小正方形面积)=32÷4=8cm2,所以,圆的面积=π×8≈25.12cm2

习题评讲时,我借此引导学生发现:“已知半径求面积”只是圆面积公式应用的一种情况,并不是一定要知道圆的半径才能求出圆面积。如此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培养,真切感受到“不能绝对化地思考问题”。

二、 对练习“生成”的理性把握

有了对习题的整体把握与深刻挖掘,也就使习题讲评有了“落脚点”。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只是教师的预设,而有时候预设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走到学生中间,沉下身来认真巡视,对学生的习题解答情况了然于心,留心收集学生在解题时的相关状况,找准讲评的“着眼点”,这样在讲评时才能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例3:“小数的性质”练习

学生顺利地把1.80、0.250改写成1.8、0.25,容易出错的0.060也准确地改写成了0.06,只有个别学生错写成0.6。看来学生对小数性质中的“末尾”一词界定准确,理解到位。这一点与我的预设是一致的。但是,17.000在许多学生的笔下被改写成了17.00,我既感到意外,同时也很纳闷:为什么不直接改写成17呢?也有学生把17.000改写成了17,但那是一步一步完成的,17.000→17.00→17.0→17。

讲评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放胆陈述自己的想法,学生是这么说的:“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把17.000改写成17.00。”原来小数的性质中“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在学生的理解中已经被异化成了“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一个0”。如果教师不能敏感地抓住 “17.000→17.00→17.0→17”这一看似正确却有缺陷的解题过程,学生的认知缺陷就不可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补救。

例4:“梯形的面积”练习

这是五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道习题。

我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明显困难,对所画梯形的上底、下底“心中无底”,踌躇好久,在方格纸上仍不能成形。很显然,“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这个结论太过抽象,学生没有构图与设计的能力,梯形的面积公式自然派不上用场。

发现这个情况后,我果断调整了讲评方案,把原先的“纠错”改为“指导”——我让学生以这个长方形为“模型”,对它的两条长边进行适当“加工”,构造出长短不同的上底与下底。讲评方向的调整为学生提供了及时的帮助,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练习效果。

三、 对练习价值的深度拓展

习题讲评不但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更是学生对知识再整理、再综合、再运用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用足讲评过程中的一切有效资源,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的错题、错解最容易暴露思维的缺陷与不足。讲评时,要以错引思,以错促思。

例5:“分数的意义”练习

把1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学生的答案有①■②■ ③■米。

对■和■米这两个错误答案,我把讲评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倾听、质疑、交流、讨论中不断丰富对分数意义的体验。同时,对这两个错误选项,我没有弃之不用,而是进行了“回收利用”:请你利用原题中“把1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7段”这个条件,提两个问题,使它们的答案正好是■或■米。

在选择题中,看某一个答案是否正确,在于它能否与题干匹配,我“鼓动”学生为错误答案寻找合适的“母体”,经历了思辨的过程,是对分数意义的自我注解。改编题充分利用了备选答案这一宝贵资源,在运用中深化理解,在理解中进一步强化。

而有些题目可以适当延长时间“借题发挥”,发散思维、开拓视野。

例6:数一数,再填一填

()、( )、八十、( )、()

这是一年级的一道数学题。一年级小朋友刚学会了“一个一个”地数100以内的数,他们很自然地数出: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

实际上,数数看似简单,实则学问颇大。既有“逐个计数”,还有“按群计数”。我决定再“引一引”他们,于是连续“抛出”了三道同样的问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数数,再填空:

()、( )、八十、( )、()

()、( )、八十、( )、()

()、( )、八十、( )、()

学生议论纷纷,随后在小组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渐渐打开了:

生1:我两个两个地数,七十六、七十八、八十、八十二、八十四。

生2:我五个五个地数,七十、七十五、八十、八十五、九十。

生3:我十个十个地数,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通过这道小小的填空题,“牵”出了本课时即将“登场”的新知识点,丰富了计数方法,更让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思路的多样性。

总之,对于课堂练习,时间、数量、效率,知识、技能、情感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厚此薄彼。我们要立足于学情,着眼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状况,精心构思、精当取舍、精彩演绎,让课堂练习丰盈厚实起来。

【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小数算式
“减负” 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失踪的小数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优化
浅谈小学低年级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
小数精灵成长记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