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观察的类型与方法

2014-08-07杨东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观察者切片活动

杨东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其实施的过程具有预设与生成的双重属性。研究课堂教学,始终需要通过观察其实施过程,并从中分析成败,总结和提炼经验与策略。因此,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的重要途径,是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专业支持的重要方法。不同侧重点的课堂观察具有不同类型,需要不同的观察方法。

一、 同伴互助型课堂观察

“同伴互助型课堂观察”,是在学校内或一定区域内的教师相互听课、研讨,分析教学的成败,相互总结借鉴教学中的经验和方法。

对此类课堂观察的专业指导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堂观察着眼点偏差

课堂观察不应过于重视“成”与“败”的判断,而应着眼于“借鉴点什么”“发现点什么”。很多老师在课堂观察之后习惯于用“好”或是“不好”评价一堂课。觉得“好”,于是“顶礼膜拜”,丧失了自我的思考;觉得“不好”,往往嗤之以鼻,不去深入分析问题所在。

事实上,教学的结果在课堂结束之后已经变成“无法改变的事实”,观察与研究的意义在于分析其可资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课也有值得反思与改进的空间。

“借鉴点什么”,就是要从中提炼出可以应用到自己课堂中的东西。如课堂的结构,课堂中的学生学习活动,具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追问,具有激励性与导向性的课堂评价等。

“发现点什么”,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觉得“好”与“不好”的地方,多多思考个中缘由,举一反三,方能触类旁通。

2.观察记录着力点偏差

一般学校都统一给教师发放《听课笔记》,但对课堂观察记录主要应“记什么”,缺乏必要的指导,《听课笔记》沦为应付学校检查的一个“物证”,缺乏其应有的专业属性。老师在做《听课笔记》时一般只是简单记录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记录的线索一般也是从“教师活动”角度加以描述。

事实上,课堂教学更值得关注的是“学生活动”。学生在课堂中“做了什么”才是课堂的基础,是课堂的主线,也是更多可以迁移运用的资源。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则是课堂的“结构”。

比如,笔者在做《两只鸟蛋》的课堂观察时,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依次记录下来,形成了以下课堂观察记录:“抽学生说掏鸟蛋的经历、全班齐读课文、小组内‘小老师教读生字、全班集体认读生字、小组内‘小老师教读生词、分小组读课文、分小组表演课文情节”。

在课后研讨时,笔者将上述课堂学生活动用表格呈现在黑板上,把课堂中学生活动及课堂结构清晰呈现出来。在研讨中,笔者着重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如何更加聚焦到生字的掌握;二是同类的生字认读与掌握活动如何更好地体现递进的“梯度”。通过一番研讨,老师们提出了课堂学习活动顺序调整建议或活动再设计建议。综合这些建议,很快就形成了这堂课新的设计。

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的课堂观察具有如下意义:一是有利于将课堂观察的重心从教师活动转到学生活动。二是学生学习活动是教学观摩中最有价值、最有可能学习借鉴之处。因此,抓学生活动才是抓住了课堂观察的重点。三是整理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便于呈现教学的过程与结构。四是通过课后的研讨更容易形成新的教学设计。

3.交流研讨“学术精神”缺失

课后研讨是决定课堂观察价值的关键。当前的课后研讨活动多缺乏“学术精神”,“好字当头”。

学术是自由、平等的,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说话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视角,运用自己看到的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每个人都有责任捍卫别人说话的权利。每个执教公开课的老师都应当明白:此时你成为一个“焦点”,成为一个“公众人物”,被人怎么“品头论足”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需要宠辱不惊的淡定。

学术是求真、求异的,基于事实,求异思维才是学术的真谛。评论不是结论,不过是多一个看课堂的角度或者方法。在评课的过程中需要“假设”,即换一种方法、换一个活动,或是换一个活动顺序,会是怎样的效果呢?课堂行进的路线如“条条大道通罗马”,我们知道的路径愈多,才能愈接近于优化的路径。

二、 切片定量型课堂观察

“切片”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也可以通过“切片”形成定量研究结果。事实上,当下的课堂研究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极少开展定量研究,这不能不说是课堂研究的一大缺陷。“切片定量型课堂观察”是指将课堂按一定的时间节点进行分解,观察记录课堂一定时间节点上的课堂行为,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的课堂观察方法。

在“中英西南基础教育项目”中,我们开发了“切片式”课堂观察表。即把课堂按每分钟进行切片,观察课堂在每一分钟的时间节点上所发生的行为。这样,每一堂课就可以记录下40个瞬间发生的课堂行为。如教师讲授、沉默、提问、追问、板书、演示、评价、说明任务、参与小组活动、个别辅导、维持纪律等;学生听讲、回答问题、读课文、做游戏、小组讨论、展示小组成果、抄写、练习、表演等。将课堂记录下的40个行为分类统计就可以发现,在一堂课当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别所占的比例。将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分类统计,就可以发现课堂中教师教学主要有哪些行为、学生学习主要有哪些行为。

在一个学校或一个区域的多所学校采用上述课堂观察方法随机抽样观察若干堂课,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就可以比较不同学校或是不同区域课堂教学的状况。将在同学校或同区域先后进行课堂观察的数据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该学校或区域课堂教学所发生的变化。

切片式课堂观察还可以加以改造,应用于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之中。学校管理者不仅需要了解每个老师的教学,还需要知道本校课堂教学的一般状态。尤其需要知道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主要干什么”。

切片式的课堂观察特别适用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在课堂教学改革启动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课堂做切片式观察形成基线数据,在一定时段的综合干预之后,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课堂做切片式观察以形成统计数据,前后数据对比就能清晰发现课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综合切片”的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单项切片”。比如,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非常突出,可以专项关注“课堂提问”。统计分析一堂课内老师提了多少问题,不同类型的问题各占多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应等。

三、 专家诊断型课堂观察

“专家诊断型课堂观察”,是指教学专家深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帮助教师发现教学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的课堂观察方法。当前,各级专家在开展诊断式课堂观察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框架或标准作为支撑,主要凭借个人能力和经验,随意性太强。不同专家对课堂的理解或是偏好不同,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大相径庭,甚至相互矛盾,搞得教师无所适从。

美国堪萨斯州Overland Park所形成的课堂观察表主要从以下十个方面观察课堂。

1.课程组成部分

观察表分“日记活动”“分组讨论”“课程重点/ 全班”“团组活动”“反思”列成表格,要求观察者记录下各部分所花时间,并记录下“话题”或是“描述”活动,然后判断:基于课程大纲,今天的课程是不是与你所期望的相吻合?老师是否按照课程大纲上所标出的重点完成了本节课?如果不是,那老师教授了哪些内容?

2.学生使用的材料

观察表中列举了日记、三角架、棋具、摄影机、DVD、拼字游戏、电影剧本、电脑、光盘、麦克风(装饰类的)、一系列供学生参考的复印材料、图表纸和便签纸、学生用的单词墙或者拼词单、喇叭(用于听电脑上的一些电影片段)、一些书等。要求观察者在对应材料前面选择打“√”,或是在空白处记录下其他所用材料。

3. 读写教学和训练中用到的概念

观察表中列出的概念有:人物特征、主要角色、理解词汇、对比、动机、主要思想、事件序列、问题和解决办法、推理(暗含和分析)、环境、细节阅读、上下文线索、主题、总结、得出结论、观点、轻松与正式英语、文学、戏剧类以及电影等。要求观察者在对应概念前面选择打“√”,或是在空白处记录下其他所涉及的概念。

4. 单词墙

观察表中专门列出一栏,要求标注“是否有单词墙”,如果有,计算墙上陈列的单词数量。课堂观察表专门列出这个项目,不仅提示观察者,而且也简单明了引导执教老师重视单词墙的建设。

5. 技术运用

观察表将“向学生演示教具和软件的使用”“帮助学生解决教具和软件问题”“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等列出,要求观察者判断老师是否熟练地运用教具和信息技术。

6. 全班活动下的学生参与

观察表将全班活动分话题列出表格,项目有:“每个学生都有授课需要的材料(包括讲义、杂志等)”“学生表现出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学生表现出好奇、感兴趣或者有热情”“学生提出与这节课相关的见解或问题”“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持久集中注意力和参与其中”“学生没有做出与任务无关的举动”“学生没有做出干扰课堂的行为”。要求观察者在对应栏目选择“所有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一些学生”“很少的学生”。

7.理解检验

观察表将“老师在全班授课时如何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列为6个项目:“老师问一些需要简短回答的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联系先前学习的内容”“老师给学生提供书面的反馈”“老师给学生提供口头上的反馈”“老师测试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运用手势、指示卡或者其他方式体现他们是否理解了某个概念)”“老师利用简短的书面回答来检测学生们在一课或者课程一部分结束后的理解程度”。要求观察者判断:“无迹象”“一次或者两次”“整个过程中”。

8.批判性思维

老师在全班教学中如何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观察表中列出的项目有:“老师鼓励学生解释、阐释,或者证明他们的想法”“老师鼓励学生去评价或者评判各种情境、问题或者事件”“老师鼓励学生在分析、解释和抽象的层面来思考”“老师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老师引导关于某些问题或者概念的不同想法”“老师促使学生尝试不同的观点”。要求观察者判断:“无迹象”“一次或者两次”“整个过程中”。

9. 团组活动下的学生参与

要求观察者标明每一次团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选择一个由4~5人组成的团组来观察。具体项目是:“学生准备好他们的材料、器材和活动必需品”“学生表现出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学生表现出好奇、感兴趣或者热情”“学生相互问问题”“学生坚持完成最难的部分”“学生表现出‘冒险精神,例如希望去尝试他们不确定结果的事情”“学生一起协作”“学生在整个团组活动的过程中都能够持久集中注意力和专注力”“学生表现出对队友的尊重”“学生没有从事与任务无关的活动”“学生没有从事扰乱性的行为”“如果这个组提前完成了活动,组员从事与课程有关的活动”。观察者在对应项目后判断:“所有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一些学生”“很少的学生”。

10.作业

要求记录“老师布置作业了没?”“如果布置了,是什么作业?”

从以上10个方面可以看出,美国专家的课堂观察不仅全面、具体,而且指向非常清晰,既重视课堂的整体结构,重视技术运用,关注全班学习活动和团组活动,同时对于概念的建立、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也做到了细化。在这样的课堂观察工具引领下,专家对课堂作出的诊断意见无疑会更加具体,使老师教学改进的方向更加清晰。

四、 结果评价型课堂观察

“结果评价型课堂观察”是指通过对特定教师或是学校的课堂进行观察作出等级评价的课堂观察方法。如我国各地经常举办的赛课活动或学校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等级评价活动,都需要“结果评价型课堂观察”。

在英国学校督导中,督导者通过抽样观察学校课堂,对观察到的课堂教学作出等级评价,进而对学校教学评定等级。他们按“卓越”“优良”“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4个等级分别罗列出相应表现,要求观察者在其课堂教学中发现“证据”,能找到较为充分的相应等级“证据”,则可判定其课堂教学评价等级。

其实,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由于对教学的理解存在差异,想要强调的要素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采取“要素评价法”。即基于区域、学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用关键词提炼出具有区域或学校自身特点的课堂要素,然后对相应要素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具体描述。同时,根据其要素重要程度的差异分配不同的权重。课堂观察中,通过评分计算出相应的等级。

如课程改革初期,为了引导教师“理想课堂愿景”,笔者曾设计了“十度评课表”,将“理想课堂”分解为“十度”,即活动度、参与度、合作度、兴趣度、生活度、开放度、生成度、掌握度、整合度、亲和度。每一个“度”描述其课堂特征,并确定其计分权重。课堂观察者分项按100分制打分,每个单项得分乘以权重系数的分数相加,即是课堂得分。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观察者切片活动
“活动随手拍”
用追击相遇的模型解释多普勒效应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5G网络切片管理架构设计探讨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幼儿游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基于Android的智慧竞赛APP设计与开发
教师在幼儿游戏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